返回

重生八零:娇俏农场主

报错
关灯
护眼
136,谁没有几个极品亲戚?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阿妈和大姑敷衍的聊了一会,就开始准备东西去外婆家。

  大姑不把阿妈当一回事,阿妈也觉得大姑这个人连敷衍都多余。虽然大姑喜欢找茬,但阿妈从来都不会正面接招,因为阿妈觉得那是在浪费时间。

  有些人连话都不会说,更不要说做人。

  和不会做人的人谈乱相处之道,那是为难自己。而阿妈是宁愿搬砖也不会为难自己的人。所以,阿妈和大姑也算是相处和谐了。

  阿妈给外公外婆准备了不少的东西。

  陈白羽也把自己给外公外婆准备的礼物拿出来,给外公买了一瓶养生酒,老虎骨泡的酒。还是李建国战友帮忙弄来的,花费了不少钱。

  但陈白羽高兴。

  外公喜欢酒,即使早餐也要喝一碗,更不要说午饭和晚饭。要是一天没有酒,外公就会浑身不得劲,吃不好,睡不着。

  外公也是个建筑工,在乡下帮人盖房子,修整灶房。外公还懂一些五行风水,谁家建房子打地基都会让他去看看,还有灶口的朝向、高低等等。

  千万不要以为火灶是随便起的,用多少块砖头的高度也是要根据火庐的位置还有门口的朝向来定的。

  例如有些人家的火灶是七块砖头的高度,有些人家则是九块。火灶的高低对火苗的旺盛也是有影响的,所以火灶矮了就要另外想办法通风,加大柴火的燃烧率。

  千万不要小看农村人的智慧。

  更不要小看生活中存在着的智慧。

  外公因为乐善好施,所以在村里的关系很好,常有人请他喝酒。

  因为外婆喜欢炫耀,所以陈白羽给她买了一件外套,一件唐风的大红外套,很俗气,但陈白羽相信外婆肯定会喜欢的。

  也相信,外婆肯定会在村里炫耀一番。

  记得上辈子,阿妈从东莞给外婆带了香米。外婆大中午的煮饭,然后拿着一把大葵扇在火庐门口,不停的扇着风,让香味飘得更远一些。

  不少人闻着香味都过来问外婆吃什么怎么这么香

  外婆一脸得意,“我家话如从东莞买回来的米。”

  “这孩子就是不听话。家里也种了稻,哪里需要买米浪费钱。”

  “既然买了,我就煮来尝尝味儿。闻起来香,也不知道吃起来香不香,听说是泰国香米呢。”

  村里人谁不知道外婆的性子但即使知道也妒忌,因为人家养了一个好女儿,还有一个好女婿。

  女婿比儿子还要孝顺贴心。

  “大嫂,你拿这么多东西回娘家你看看我,只拿了一斤糖。”大姑看到阿妈大包小包的准备又开始找茬。

  阿妈还没有说话,阿婆就已经开喷了,“你还知道你是在回娘家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打发乞丐呢。”

  辛辛苦苦养大一个女儿,竟然还不值得一斤糖

  阿婆怒瞪了大姑一眼,“不高兴就回家去。”碍眼。

  大姑跺跺脚,“我是为了你好。”

  “你少回娘家就是为了我好。”好好的日子都被搅和了。

  儿女都是债。

  上辈子欠了她的。

  阿婆虽然不高兴,但也不会真的把大姑赶回家。

  “哼。白眼狼,什么好东西都往娘家搬。”

  大哥想要说什么,被阿妈拉住了。大年流流的不适宜吵架,再说,即使吵赢了又怎么样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虽然阿妈没有读过什么书,不懂大道理,但她明白好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她有憨厚老实的丈夫,有聪明能干的儿子,漂亮可爱的女儿,根本就不需要计较大姑的话。

  阿祖常说,越是过得不如意的人就越是计较。

  生活幸福的人,从不斤斤计较,因为不需要。

  阿妈当大姑是透明的。

  至于阿爸

  呵呵,当大姑丈是透明的。

  曾经有一年,大姑刚结婚不久的年初二回娘家探亲,在路上遇到了带着阿妈和大哥去探米婆的阿爸。

  阿爸和大姑丈打招呼,而大姑丈竟然当没有听到就这样直晃晃的走了过去。大姑居然也跟在大姑丈身边,当没有看到和他们打招呼的大哥一家。

  在农场,新年打招呼不被应答是很不吉利的,因为会让人想起让看不见摸不着的鬼魂。阿爸当时就被气着了。

  从那以后阿爸再也没有主动和大姑丈打招呼,爱理不睬的。

  “姐,姐。你的书被撕了。”小胖子从阿祖房里跑出来,急吼吼的双手拉住陈白羽的手,“快。”

  陈白羽想起了什么,眼里闪过一丝懊恼。

  她竟然忘记了大姑家那两个被宠坏的表哥,冒牌二世祖。这两人就没有消停的时候,每次来家里都是这

  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cente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