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八零:娇俏农场主

报错
关灯
护眼
193,该怎么办?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陈白羽开学了,爸妈也要回东莞了。

  在京都玩了一圈,花了大笔钱,家里的早餐店又有十多天没有开业了。不能赚钱,只花钱,阿妈心着急,不愿意再留在京都了。

  想着在京都多一天,就多花一天,少赚一天。

  对不赚钱就没有安全感的阿妈来说,简直就是折磨。如果不是陈白羽一再撒娇,让她跟着来,说什么需要阿妈鼓励之类的话,说的可怜兮兮的她才舍不得花费这么多的车费过来呢。

  来了京都就是吃喝玩乐。

  总之两个字就是花钱。

  看着陈白羽大笔大笔的花钱,阿妈心头跳了又一跳。但是,陈小五能花也能赚,阿妈也不多说。

  再说,陈小五从小就娇气,喜欢好的东西。

  小时候就要买十元一条的裙子,看不上一元五角一条的。别的小孩有烂苹果就高兴,她却喜欢吃好的,新鲜的。

  所以,对于陈白羽的大手大脚,阿妈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后享受孩子的孝顺。

  要回去了,陈白羽带着爸妈去买了不少的手信。

  广东话里的手信,就是人们通常出远门回来是捎给亲朋戚友的小礼物。不是按照计划买来的大件或者贵重的东西,是信手捎来的,所以被称为手信。

  手信,一般突然当地的传统人文价值,讲究携带方便,轻巧,具有当地文化特色,有能讨得亲人朋友的欢心。

  手信,不在于贵重,而在于心意。

  一份情意,一份真诚,一份心意,代表对亲人朋友的祝福,表达对亲人朋友的关心。

  在广东,很多人出门回来的时候,一般都会带一些特色小礼物作为手信,带回来给大家。

  特别是出去旅游的时候,一般会在旅游地买一些小巧而又有意义的东西回来。

  记得给我带手信哦。

  我给你们带了手信。

  这是很常见的对话。

  爸妈难得来一次京都,在回去的时候,陈白羽当然要给家里的亲人朋友准备手信。

  顾延年更是直接让人准备了一箱烤鸭,有五十多个呢。送回大唐农场,一家能分两个了。

  看着满大箱的烤鸭,陈白羽哭笑不得,“不知道的还以为阿爸是贩卖烤鸭的呢。”

  虽然多,但分给亲朋戚友后,应该也没有多少。阿妈第一次来京都,肯定要给外公外婆家寄一些的。

  东莞的熟人分一些,大唐农场分一些,灯火村分一些。

  可能还不够分。

  陈白羽还在稻香村买了不少的糕点,然后就是一些景点的纪念小牌子。还有就是刻有伟大人物的小吊坠,阿爸一口气买了十几个,准备送给村里的老人们。

  还有用木头雕刻的天门,长城等等。

  阿爸负责挑选,陈白羽负责给钱。

  买买买。

  买了不少的纪念品。然后给阿祖买了两罐牦牛粉,听说牦牛粉比一般的牛奶粉更营养,还能补钙。

  人老了,钙流失,骨头就比较脆。

  老人为什么走路都要小心翼翼因为摔倒了,骨头就断了,还不容易生长愈合。

  陈白羽还把爸妈在京都大学正大门拍照的两张照片放大,制成海报,然后让爸妈把这张海报贴在店里,吸引一些望子成龙的客人。

  陈白羽还找顾延年要了个保镖,让他跟着爸妈,保护爸妈一路回到东莞。爸妈的普通话不好,陈白羽担心他们在路上会不方便。

  有个人照顾着,陈白羽能放心很多。

  “不要告诉我爸妈,这是保镖。就当是路上遇到的,结伴同行。”陈白羽知道,如果爸妈知道自己给他们请保镖,肯定会拒绝的。

  所以,只能偷偷安排。

  “座位靠在一起。”顾延年让人安排的车票,把陈白羽爸妈和保镖安排在一起。

  顾延年很感激陈家爸妈对陈白羽的照顾和宠爱。不少人家都收养有孩子,但养得像陈白羽这么好的,还真是少见。

  即使京都也有不少人家收养了孩子,但很多都是给一口饭吃,能养大就是大功德了。

  甚至有些人家收养孩子就是为了给家里添一个劳动力,吃得少,干得多。

  像陈家这样,不仅养得好,还在家庭不富裕的情况下送捡来的孩子读书考大学真的很少很少。

  看陈白羽的娇气劲儿就知道她在家里很受宠。

  受宠爱长大的孩子是不一样的。

  遇到陈家人,是陈白羽的幸运。

  在顾延年看来,即使是亲生父母也不一定能做得这么好。

  也难怪陈白羽满身阳光。

  生活在幸福家庭里的孩子,会自带幸福的光芒。

  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cente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