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第二百一十八章 发展教育
用过早餐之后,尹勋将阳光新村的村民引到了他引以为豪的城墙上,有了之前星安那件惊心动魂的事情之后,这些年来每到农闲时节,他便带领村子里的男劳动们将城墙又加长加高加固了些,并在村口还修起了高高的城门,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便将城门关闭,整个星渊古村便被高大的城门与墙安安全全地保护了起来。
爬过一阶阶的石阶,阳光新村的村民们站在城垛上,极目远眺,星渊古村的美景尽收眼底。远处的金灿灿的稻田在夏风中掀起一层层的波浪,那沉沉的稻穗低调而又含蓄着自己的成熟;在那金黄的一片四周,种植了各色的果蔬,在这个生长的季节里肆意地生长着,红的花、紫的花、黄的花、蓝的花,在绿叶中露出妖娆的身姿,褪去了花瓣的果实却把自己在藏在了绿叶之下,在阳光下、在夏风里静静地生长;还有那不远处的那条溪,像一条绵带一般从山间铺流而下,那里面的水儿像一个个快活的孩子调皮地在山间嬉戏,在石块间激起的水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珠子,那绵带在陡峭之处被打了一个皱折,那座集合了先人的智慧、慈爱以及星渊古村的村民的汗水与勤劳的电站便就那皱折处的山林之中若隐若现;近处的便就是城墙脚的村舍,这里的村舍显然是经过精心规划的,各个区域划分的井井有条,互不干涉又相互联系,把各个区域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还有那袅袅升起的炊烟,把这个村庄的安祥的生活呈现了出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远处传来阵阵的吟诵声,那是李漾儿将两村的适龄儿童聚在一起,教他们念古诗。
走到一处台阶处,尹勋突然的脚步停了下来,指着前方的一块石板对一旁的阿坤说道“当初那头凶猛的野物就是在这里叼着星安从城墙上逃走,那一天整个村子都在发抖,过了胆战心惊的一天。唉,幸亏有香茹救了星安。”
“你知道为什么当时你们村会进野物吗”阿坤望着前方的山林问道。
“不太清楚,在那以前很少有野物进村,最多也是一些黄鼠狼趁着夜色到村子里来偷鸡,从没有进过大的野物。”尹勋说道。
“那些大的野物是因为地下之城的即将坍塌,它们无处可去而四处逃散的,之前它们一直生活在地下之城之上,”阿坤讲述着曾经的事情,脸上现出一丝忧伤,也许此时他想起为了重见天日而死去的人们,“为了不让那些野物再来骚扰你们的生活,当初把我们安顿好之后,香茹便带着我们上山将那些野物都引进了一个山洞里,没再让他们再出来。”说着阿坤的声音便有些哽咽起来,说起妻子他的思念便如潮水般涌来。
“真是辛苦你们啦,怎么没听你们说起过。”尹勋十分疑惑地问道。
“香茹不让说,她说她对星渊古村有亏欠,算是她对星渊古村的一种偿还,这样的她的心里会好受一些。”阿坤极力地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努力不让眼眶里的泪水流下来。
“唉,这个香茹呀,大家早就把她之前是的事忘记啦,她偏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尹勋叹了一口气说道,发现这个话题有些沉重便赶紧岔开话说道“哦,对了,漾儿说你们村的孩子们有些都十几岁了,应该要好好地学习一些数理文化知识了,让我问问你在这方面有些什么打算”
“最近我也是在为这事发愁,你看能不能让那些孩子先留在你们村子里,让漾儿好好教教他们”阿坤吸了一下鼻子,用手抹了一把脸并顺带着将眼眶里的眼泪都抹了去,作为一村之长当谈论到村庄事务的时候便把个人的情感给掩藏了下去。
“我看应该能行,就让孩子们先住在那一排房子里,”尹勋指着城墙下房舍不远处的一个类似于四合院的一个院子说道,那是之前按照李漾儿的设计要求建成的学堂,本就打算用来教学用的。
“真的”阿坤没想到尹勋这么爽快地就答应了,“不有跟村子里的其他人商量商量”
“不用,他们一定会支持我的决定的,这些年来漾儿一直在跟我们灌输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村子里的人会算数会认字那也都是漾儿教给他们的人,他们知道这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尹勋说道。
“那真是太感谢啦,放心,他们在这里要吃的口粮和要穿的衣物我们会按时送过来,并且这房子我们也不能白住,漾儿也不能白教他们,村子里有什么重活累活就让他们去干。”阿坤十分激动地说道。
“看你说这话真的就是太见外啦,”尹勋说道。
倚着城垛上欣赏美景的村民听到尹勋同意让他们村子里的孩子留在星渊古村学习,一个个的脸上都笑开了花,也学着星渊古村的村民们特殊的庆祝方式,嘴里发着“嚯嚯嚯”的声音向着尹勋靠拢,以示对于他的感谢。
尹勋没想到他们会以这种方式来感谢他的这个决定,倒是显得有些不自然,赶紧抬起手制止了他们,并含着腼腆地笑对围过来的众人说道“我们还打算把村子里的电引到你们村子里去,让阳光新村的每家每户晚上也能点上明亮的电灯,也能享受电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这个好消息,让围在周围的人都愣了一下,随即几个壮汉便不约而同地冲上前去,将尹勋抬了起来,其他的人也蜂拥上来针尹勋高高地兴举起向空中抛起,那快乐的声音在星渊古村的上空升腾。孩子们的朗朗地诵读声此时也正好再次响起,那一字一顿的声调组合成了一首优美的诗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