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宝马轿车
杏花春雨江南,烟花三月扬州。
明朝嘉靖年间的扬州府,正是春暖花开时节。
这一日上午,天气晴好,风和日丽。
保扬湖畔,碧波荡漾,垂柳依依,桃红柳绿,莺歌燕舞。
一艘艘画舫在湖面上缓缓驶过,一阵阵乐曲从画舫中悠悠地传出。
画舫上,浓妆淡抹的歌女,怀抱琵琶,舒纤指,启朱唇,边弹边唱,风情万种。
衣着光鲜的富家子弟,手捧紫砂壶,品着龙井茶,边饮边听,怡然自得。
忽然,湖边的青石板道上,传来了一阵车马声,马蹄声碎,车轮滚滚,像是在急匆匆地赶路。
画舫上众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只见两匹大马正拉着一辆大轿车,在如烟的柳条中穿行,如腾云驾雾一般。
轿车本是大明朝最流行的交通工具,这辆轿车除了比一般轿车大了点儿,倒没什么出奇,也是用竹篾编席搭个车蓬,裱糊一层布,再涂上防水桐油而已。
可那两匹拉车的大马却是稀罕物
这是为何
看官有所不知,我大明朝自开国以来,就与北方的鞑靼国处于敌对状态,断了贸易往来。而马匹主要是鞑靼国出产的,史上我华夏中原的马匹,大都是用铁器丝绸之类的物产跟他们交换的。现在双方贸易一断,我大明朝自然不能再从他们那里进口马匹了所以,我大明朝什么都不缺,就是缺马
既然缺马,那我大明朝的轿车都是用什么拉的
用骡子我大明朝的轿车还有个别名,就叫骡车
这还算好的,还有用驴的那就不上档次了。
因为我大明朝缺马,所以在民间很少能看到马拉的轿车偶尔能看到一辆,也是级别不低的官员乘坐的,通常都是一匹瘦马拉的小轿车。
现在居然出现了一辆两匹马拉的大轿车,而且那两匹马高大威猛,膘肥体壮,真让人眼热
画舫上的富家子弟们纷纷议论起来
“谁啊这是“
“是哪位官爷吧”
“胡说官爷有这么出行的吗”
“那是位军爷”
“胡扯军爷都是骑马的有坐轿车的吗”
“可也是不过看那两匹马,倒真像是军爷的马”
“这倒不假那两匹马一看就不是等闲之辈”
“一匹白龙,一匹赤兔,两匹宝马啊,啧啧”
“嗯,有白有红,真漂亮”这位富家子弟说着,瞟了正在弹唱的歌女一眼。
那歌女微微一笑,继续咿咿呀呀地唱“俏冤家,情性儿,好似三春柳絮”
此刻,岸上那辆大轿车上的人,也正在向湖面画舫上看。
大轿车的栗色门帘敞开着,里面坐着一位少年书生,头戴黑色四方平定巾,身穿灰白色直裰,剑眉星眼,鼻直口方,面如冠玉,貌似潘安。
车前坐着一个身强力壮的小厮,头挽一小发髻,身穿青色短衫,手里握着一根马鞭子。
两人一齐向湖面上观望,目光都是痴痴的。
两匹高头大马却是不管不顾,一个劲地向前奔,很快就把一艘画舫错过了。
少年书生埋怨道“小武儿你让马跑那么快干嘛”
小武儿赶紧勒了勒马缰绳,让两匹马放慢了脚步。他回头看了看书生,赔笑道“三爷咱这已经够慢的了你忘了咱这一路是怎么跑过来的官府的驿差都没咱们快”
书生道“那是在大道上跑这不快进城了吗悠着点儿”
小武儿点头道“是三爷”说着,他又扯了扯马缰绳。
这一扯可好,那两匹马居然都停下了。
书生问“怎么啦”
小武儿苦笑道“三爷咱这两匹马压根儿就不会慢跑我让它们慢点儿,它们倒停下了”
书生摆摆手道“罢了,罢了别难为它们了反正也快到了”
小武儿点头道“好嘞”说着,他轻轻挥动了一下马鞭子。
两匹马又欢快地跑了起来。
不一会儿,两匹高头大马就把这辆大轿车拉进了扬州城。
扬州城里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街道两旁尽是茶馆酒楼,商铺门店一家挨着一家,鳞次栉比。
空气中弥漫着茶香酒气,还有脂粉味儿。
嘉靖年间,我大明朝商业繁荣,繁华的市镇不少,茶香酒气可说到处都有,但扬州尤甚。
为何
原来扬州市民有喝茶的习惯,闲来无事总爱到茶馆里坐一坐,和朋友喝上一壶。满街的茶馆里,常常是高朋满座,人满为患,自然就茶香飘十里了。
朋友们在一起喝茶,边喝边聊,聊得投机,聊得兴起,肚子也饿了,再相邀一块儿吃饭饮酒。
于是乎,满街的酒馆也常常客满,美食飘香,酒气四溢。
茶香酒气各地都有,但有脂粉味儿的市镇却不多。而扬州城就是这不多的市镇之一。
原来扬州里脂粉铺甚多,发卖妇女用的头油香粉胭脂之类的化妆品。
那得有多少脂粉铺,才能让满街飘着脂粉味儿难道这脂粉铺像茶馆一样多
还真是像茶馆一样多,而且只多不少
是扬州城里的妇女特别多吗
城里的妇女自是不少,但要说用那么多脂粉,就有点过了。毕竟这脂粉是用来梳头搽脸的,不是用来吃喝的。
那这么多脂粉都怎么卖
原来扬州城的脂粉是销往全国各地的
扬州府是我大明朝妇女所用香粉和胭脂的最大产地之一,所产的脂粉品质精良,深受全国妇女的青睐,极为畅销。
所以全国各地经营妇女化妆品的商人,纷纷前来扬州采购,扬州成了全国最大的化妆品批发市场
满街店铺充斥如此多的脂粉,怎能不香气弥漫
小武儿驾着大轿车,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回头看了少年书生一眼,见书生正闭着眼睛,抬手触摸着太阳穴,忙问道:“三爷你怎么啦”
书生微微睁开眼睛,皱着眉头道“我有点儿晕“
这当儿,那两匹高头大马也呼哧呼哧地吸着鼻子,看来它们对这满街的香气也不大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