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先生传奇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三章 先生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先帝爷冷哼一声“女德你倒是学得不错。赵括已死,其母也亡。秦侯父子也被人枭首,朕的十万子民如今何在亏秦氏你也敢用这句诗。朕留你们性命已是开恩,还妄想秦侯父子能够死后安生。”

  “陛下。”莫如是摇摇欲坠,好像下一刻就会昏过去一样“伯宗凌人,妻知其亡。数谏伯宗,厚许毕羊。属以州犁,以免咎殃。伯宗遇祸,州犁奔荆。”

  先帝爷脸色缓下来,默了半晌,似是想到了什么,看向跪在地上的莫如是点点头“没想到李丞相竟然有你如此聪慧的孙女,身为女子之身真是可惜,可惜了。”

  莫如是跪着的身体已经在发抖“臣妇不敢。请陛下开恩。”

  先帝爷冷笑两声,意味深长地说道“朕再扣着不让秦侯父子下葬,这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背后骂朕呢。可又有多少人还记得秦侯父子贪功冒进”

  “朕让他们镇守函谷关,千万不能中了别人的奸计,进攻西凉。可秦侯父子约莫是觉得他们可比自家先祖,不听朕的号令就大举进犯西凉。乃至于函谷关的将士都要去搭救主帅,这才全军覆没。”

  “君命不遵,致十万将士性命不顾。此不忠不义之臣,逃了死罪,以为可以凭着护国公的大胜一切就都过去了”

  “朕没拿他们鞭尸,已经是开了大恩。”

  百官虽为秦侯父子可怜,但也就凭着同侪之情,思忖着秦侯父子一死,这一脉也就断了,藏入祖坟也不是多么大的事情。况且为秦侯父子供奉香火的事情看着也悬了。

  但鲜少有人了解先帝爷一反常态,连死了的人都不放过的原因是为什么。

  “君威”二字,大过一切。

  秦侯父子在世时,“忠义”二字学过了头,也许是军人世家,看不清先帝爷大举改革的用意。“贪功冒进”四字是秦侯父子上书时屡次提到的,先帝爷每次看见恨不得砸了他们的奏折。

  先帝爷对仗着先祖曾经救驾的秦侯父子已是厌恶至极。

  既然秦侯军功赫赫,那就领着十五万大军去和二十五万的西凉铁骑比一比吧。

  诗经云老夫灌灌,子蹻蹻。匪我言耄,尔用忧谑。

  秦侯父子以及家眷或多或少已经明白先帝爷的用心。

  接下来一句则是多将熇熇,不可救药。莫如是没有说出来,则是以“晋宗伯妻”的角度委婉说出,秦侯父子是咎由自取,请皇帝怜惜他们这些在世的人。

  先帝爷气消了一半,但天子之怒又怎么能那么容易消得下去

  但秦侯一家的气节已经在莫如是这些话里彻彻底底掉在了地上,以后也没有谁能拣得起来了。可就算这样,先帝爷也不打算放过眼看着要断了香火的秦侯一脉。

  如若一般妇人见到天子之怒,顶多就冒着被赐死的危险大声喊着“陛下开恩”,其他什么也说不出来了。又或者哆哆嗦嗦,一口气提不上来昏倒了,没准连裙下的黄汤都扑开了。

  莫如是乃李丞相之外孙。李丞相之名号朝中上下无所不闻,那可是一到关键时候就说“老臣听不见”的主儿,更何况莫如是乃是一介妇人,连头顶的天都塌了,谁又能为她撑得起来满朝上下,就连平时和秦侯交好的文臣武将,此时此刻恨不得躲进大殿中的红柱子背后。

  可莫如是她撑住了,还不得不让先帝爷叫一声好。

  “臣妇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绝非秦侯父子之故。

  夫树国固,必相疑之势也,下数被其殃,上数爽其忧,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

  说到这里就算莫如是累极,也接着说下去“秦侯父子只晓带兵打仗之道,不知治国安邦之方。黄帝曰日中必熭,操刀必割。今令此道顺,而全安甚易;不肯早为,已乃堕骨肉之属而抗刭之,岂有异秦之季世乎”

  先帝爷听到此时饶有兴味地看着莫如是说,站在前排的李丞相、姜御史等人也微微点头。

  “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所排击剥割,皆众理解也。至于髋髀之所,非斤则斧。夫仁义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惟用斤用斧,砍除荆棘,以仁义恩厚造势,方能除弊陈新。”

  先帝爷听到这里笑了起来“莫如是你这可是给朕出了难题。摘除了秦侯父子,把天下大势做瓮。朕身为天子,万民之父,是不入也得入了罢了,看在你的聪慧的份上,朕让秦侯父子入祖坟,两人配享太庙。”

  这这这秦侯父子不是千古罪人吗怎么一下子不仅能入祖坟,还能配享太庙

  莫如是听到以后,大喜过望,满含热泪行了大礼“谢陛下恩赐。”

  先帝爷继续说道“不仅如此,朕还允秦家旁支过继一子,以延续秦侯香火。”

  这下不仅莫如是长跪不起,连文武百官都跪地大喊“皇上圣明”。

  先帝爷

  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cente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