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剑指苍茫谁为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十六章 悟道有四境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夕阳西下,天边再次染出火烧云,金霞漫天。

  一众记名弟子悠悠转醒。

  道藏阁的大门早已悄然开启,夕阳照不进藏书阁太多,里面光线阴暗,有些清幽,越发显得道藏阁格外的神秘。

  众人沉默不语,静静的走进道藏阁。仿佛之前什么也没发生过,无人讨论,又像是发生了太多太多,沉重的让人不知该说些什么。

  藏书阁的木板踩不出很响的声音,但藏书阁太过静谧,哪怕是很小的声音,也能响彻整层楼。

  日头又落下不少,此时的藏书阁一层,变得更加幽暗。让一众记名弟子感觉到沉重感,是眼前道藏带来的沧桑感。

  一声叹息,萧明点燃烛灯。

  一盏烛火亮起,照亮了阁楼一角,也显出萧明的脸。

  “大师兄”

  “大师兄”

  一众记名弟子看向萧明,拱手行礼。

  萧明摆摆手,算是打过了招呼。道藏阁内,每隔几步就有一盏油灯,当初萧明没有用。不过眼下人多,需要将三层楼的灯火都点亮。

  他身影绰约的穿行在书架和楼层之间,纵然是封闭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五心识,他也能在这藏道藏阁之间畅通无阻。实在是太过熟悉了。

  不消片刻,道藏阁前三层便灯火通明,被照得彻亮。

  道藏阁之内无比宽阔,也就是看完七八层的道藏之后,萧明才意识到,整个道藏阁内部,都用了须弥空间术。

  宽敞的空间里,陈列满了书架。只剩下中间的过道,一直延续到窗台,沿着这通道走,便能一直走上楼梯。

  众人此时就侍立在这里。凡天地之间,无规矩不成方圆。道藏阁乃是门中重地,大师兄如何也要说上几句话的。

  萧明缓缓走到他们身前,风姿绰约如仙。

  在众弟子眼中,眼前的大师兄容颜未改,气质已经大不一样。眼前的萧明剑眉星目,一双眼睛灿若星河,十分明亮。他的眼神深邃无比,宛如藏有一方宇宙,浩瀚星空,竟是比圆法师兄的眼神还要深邃,沧桑,仿佛历经岁月变迁,苍海桑田。

  而且隐隐有些奇异,看见时能认出他的面容,一移开目光便再无法记住他的面容。若不是知道对方身份,特意留心观察,下意识便会忽略对方。

  “道隐”不知是谁,吸了一口气,惊讶间出声。

  众弟子也是见过识广,闻言稍微回忆此前所知典籍,又是颇为震撼。

  大道艰难,路漫漫而其修远兮。故而道门典籍将修道之路划分出一个又一个等级层次,使得修行之路变得越发清晰。

  道门先贤前辈将修道分成两个概念,一是修行,二乃悟道。

  修道之难,难于悟,而不在于修炼。悟了,修行便是水到渠成。

  若是不悟,任你如何勤勉刻苦,亦是毫无益处,强行修炼,反而有害,严重者可导致生出心魔,引来劫难,在劫难中身死道消,魂飞魄散。

  道门典籍将悟道划分成四重境界,最初为闻道境,第二境为知道境,第三层为见道境,第四层为得道境。

  一朝闻道,便可得天地灌体,三花聚顶,成就人仙果位。

  一朝知道,便可窥天人合一,五气朝元,成就人仙之圣。

  一朝见道,便可通天地万法,上天入地,成就陆地神仙。

  一朝得道,便可羽化而飞升,位列仙班,成就天仙业位。

  传闻东胜神洲曾有一位先贤,朝闻道,夕入仙。只是他方闻道,知其然而不是其所以然。于是不辞辛劳,周游列国,遍访名师,学贯古今。于东土盛阳之地,问道于先圣李墨。先圣讲道三日,其人因此知道,大彻大悟,遂立言。收徒三千,传下道统,飘然而去,不知其所踪。

  其人名字不详,弟子传人只知其姓为孔,尊之曰孔圣。乃至其道统大兴,门中弟子自称为儒家门下,别于道门。故而世人尊其为儒门孔圣。

  道隐,道韵存而不发,有而若隐。

  眼下师兄全身道意存而隐,分明就是达到了传说中孔圣找先圣李墨问道之后的境界。

  天纵人杰,惊才艳艳

  一众记名弟子眼神炙热的看着萧明,如此天资,必然要成仙作祖

  萧明仿佛看不见弟子们惊讶和震撼的眼神,脸色古井无波。由于多年未出言,酝酿了许久,他缓缓道“跟大家先交代清楚,自今日起,道藏阁前三层对诸位师弟开放,你们随时可以进入借阅道藏。但有几点你们要切记。首先说明,道藏阁对你们开放的区域只有前三层,不得有任何僭越。”

  众弟子表情各异,显然是心中各怀心思。

  萧明神色平淡,眼神清澈见底,仿佛看不见一众记名弟子的复杂的神色。

  “其次是道藏阁所有的道藏不得

  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cente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