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铁血悲情扈三娘

报错
关灯
护眼
漫谈《水浒》之三 :武松去哪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武松去哪了

  武松显然是水浒作者偏爱的人物,用了整整十回来写他,用的篇幅差不多跟鲁智深及林冲合在一起多。

  武松不是水浒中武功最高的,绝对是最有名的。一提水浒中人物,马上就能想到武松。

  著名书评家金圣叹也特别喜欢武松,对他评价极高

  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

  总体上说,笔者也是比较喜欢武松的。小时候看水浒,武松的故事记得最扎实。

  水浒写武松很集中,从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一直写到第三十二回“武行者醉打孔亮,锦毛虎义释宋江”,用了几万字,相当于中篇小说。

  可这之后,几乎很难看见武松的影子。喜欢武松的读者发出这样的感叹武松去哪了

  其实,武松哪也没去,还在水浒中。有的读者不满意,觉得后面还应该好好写一写武松,不能这样虎头蛇尾。

  为什么施耐庵不再写武松了不能再写了,再写别人怎么办108将都用3万字来写,那可就成了300多万字小说了。那时,用毛笔写字很慢的,又得反复修改特别不容易的。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没有“度娘”,打字、复制、粘贴一会儿就千八百字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武松已经特别幸运了。排在他前面的天富星扑天雕李应和天满星美髯公朱仝作者着墨都不多。

  金大坚、马麟、郑天寿、陶宗旺、李云等,不是搞水浒研究的人,谁还记得他们是108将中的人物呢

  如果不是写扈三娘这本书,又重读了两遍水浒,我也把他们忘了。

  水浒结构是“块状连接式”结构,严格意义上说,它不属于长篇小说,更像是中短篇小说集,或者说是“传记”集。武松传鲁智深传林冲传等等。红楼梦属于网状结构,讲究“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结构上更高明一些。

  施耐庵也无奈,在他出生之前,水浒的故事流传很广。武松打虎及杀嫂已经就有了,施耐庵通过合理的想象,经过进一步整理,使之更丰富了。

  水浒要写许多人物,没有一个男主角。如果说有,也不是武松,那得是宋江。因此,武松到了第三十二回,从“人物创作”的角度而言,已经结束了,以后写与不写关系都不大了。

  其实,不只是武松,鲁智深、林冲等,也没有什么“发展”了。水浒排完坐次之后,已经没有多少看点了。后来差不多是硬抻长的,算是“水文”吧

  在笔者的这本书中,也极少写到武松或鲁智深,一个是道士,一个是和尚,不知怎么写好,索性就不写了

  假如将来有兴趣写一写潘金莲,那武松可绕不过去了。要写的东西很多,不知道有没有时间。

  说明漫谈水浒是随性而写,尽可能贡献一点与众不同的东西,别人说过的,尽可能不说。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