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殿试
说起来,唐二牛还是李铁的大弟子,可明显不及二弟子周萌萌受欢迎。
你看,李铁走到哪儿,都带着周萌萌。
其实李铁自己都感到奇怪,而且还有后悔过,当初怎么就鬼使神差地收了唐二牛为弟子呢
记得还是组建自卫队对抗贼子那会儿。
不过收了就收了。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理,唐二牛也懂。
况且,现在住在赵府,有吃有喝,还有工作。
也算稳定踏实。
最关键的是,每天还可以见到自己喜欢的姑娘。
尽管唐紫嫣对他的态度一如既往的差,可他也不气馁,一如既往地对唐紫嫣好。
他相信心诚则灵金石为开,终有一天唐紫嫣会被感动的。
可有些东西实在可怕,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比如思念、寂寞
唐二牛忙完一天,回到自己房间,眼前豁然一亮,咦有人进来帮他收拾房间了吗
不会是紫嫣妹妹吧
唐二牛内心一喜,不过这个念头稍纵即逝。
不可能,绝不可能唐紫嫣对他的态度从未变过。
那会是谁呢
不会是斧头帮的弟兄吧
嗯,唐二牛自信在斧头帮他还是有一定威望的。
毕竟,不看僧面看佛面,斧头帮的创始人是他师父,现任帮主是他师弟。
可转念一想,似乎也不合情理,哪有男人帮男人收拾房间
管他是谁,反正不是赵府的人,就是斧头帮的弟兄。
哎呀
他忽然想到什么似的,赶紧拉开抽屉,还好,还好,在。
安安静静地躺在那儿,好像没有动过。
然后,他拿起来,放在鼻端,闭上眼睛闻了闻,顿时感觉一股莫名的兴奋传遍他的全身。
赵炜彤虽然找唐紫嫣聊天,可先头只口未提唐二牛,简单问过两句内衣的事,就报告李铁京试的喜讯了。
唐紫嫣自然高兴,但在赵炜彤这位“准嫂子”面前,她也没有过于激动,还是有所克制。
她对赵炜彤的感觉确实有点复杂,复杂到有时候她都不敢相信那是她自己吗怎么会是那样一个人呢
对赵炜彤应该只有感激只有爱才对啊若非赵家,她和她哥还不知道在哪儿混日子呢。
“赵姐姐,你和小铁哥准备什么时候成亲啊”唐紫嫣很希望看到那一天的到来,但又很怕。
“不知道呢,看小铁吧今年他考武举,明年他又计划考科举,成亲也不急于一时。”赵炜彤如是般回答,继而问道,“你呢除了小铁,还爱过别人吗”
“赵姐姐,我对小铁哥是哥哥的那种爱。”唐紫嫣道。这一点她一向不承认,尤其在赵炜彤面前。
“哦,”赵炜彤也不争辩,关键争辩没有意义,“其实,唐二牛对紫嫣妹妹很不错。”
直到这时,赵炜彤才听似不经意地提到唐二牛。
“赵姐姐,别提那家伙,就是全世界剩下他一个男人,我也不会喜欢他,宁可孤独一生。”唐紫嫣态度十分坚决。
赵炜彤打趣着笑道“那又是为何呢”
唐紫嫣对唐二牛的态度倒是毫不保留,直言不讳“不知道,感觉这个东西说不清楚,反正就是看着他讨厌。”
聪明人点到为止,赵炜彤不再多说什么。
唐二牛偷内衣的事,暂时自然没有揭穿。
但无论是赵炜彤还是水清灵,自那以后看到唐二牛,都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若不是赵炜彤刻意交代,水清灵看见唐二牛都想躲得远远的,那家伙变态啊
殿试眼看就要开考了。
李铁像所有晋级的考生一样,也有琢磨皇帝会出什么论题。
与草原部落的矛盾还是与成国之间的战争或是统一中原
与“武”相关的热点,好像就这么几个。
无论是哪个,作为一个穿越人士,李铁都觉得他占优势,思想指定全面先进一些。
但其实,也无关全面先进,关键还是要看皇帝。皇帝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至于他向赵一天提出的那两个论题,绝不是因为他猜想到皇帝会出,而不过是教给赵一天一个学习的方法与其花心思押题,不如花心思将某个问题写开写透。
就如同练功一样,与其学这学那,不如专心学好一门。
殿试虽然不让投买,但这一科武举也没人觉得有什么悬念,武状元肯定是李铁嘛,与其他考生压根不是一级别的。
朝中诸位大臣,包括京试的主考官、监考官也都这么认为,更别说高鉴和金古梁两个了。
若非武举期间,为了避嫌,不许私下与考生交涉,有些官员都想提前拜访认识一下李铁。
不像京试,殿试简单,一天时间就结束了。
考试的地点,依然设在皇家贡院,只是不让人围观。
考试的方式也简单,通常情况都是由皇帝出两道论题,当场发给考生作答,答完交卷完事。
像所有考试一样,可以提前交卷走人,也可以交白卷。
这一天终于如期而至。
对李铁而言,能不能夺魁考个武状元,就看今天了。
对赵一天而言,则是能不能高中武进士,虽然落选的人很少,但毕竟还是有嘛他京试的成绩倒数第二,处在危险的边缘。
只是跟在“锦鲤”身边,他莫名多出几分信心。而且,这阵子李铁督促他练习,并给出一些指点,他觉得受益匪浅。
两人整装待发,准备去皇家贡院。
临走前,周萌萌打气道“师父,你一定是武状元还有赵哥你呀,跟着师父学习这些天,若还不能高中,以后别说认识我,你不嫌丢人我嫌丢人。”
两人出发了。
皇家贡院今儿个异常安静,因为不让闲杂人等出入这里。
殿试不比京试。
京试需要观众,显得热闹,而且有激情。呐喊助威声音越大,有些考生可能发挥越好。
但殿试考策问,需要沉思,必须安静。
二百四十名晋级的考生陆续到来,个个激情满怀。
进考场前,需要简单搜身检查,不让带任何资料或书籍。
通过检查后,所有考生都被安排到一个如同大教室一般的考场。
每位考生的位置已经提前安排好了座位上都写好了名字。
考生找到各自的位置对号入座。
二百四十人无一缺席。
李铁的位置在第一排,赵一天的位置在最后一排。
可见,位置是按照京试的成绩安排的。
如此庄严的场合,没人说话或交头接耳,只等着皇帝和四位监考官的到来。
很快,皇帝现身。四位监考官是丞相李博、闫恩旺、孔维新,外加兵部尚书张硕。
皇帝进来扫了一眼,待钟声响起,他一挥手,命令站在四个角落的监考官同时下发论题卷子。
李铁拿到卷子,心头一喜,暗自忖道“陛下,不用这么照顾我吧”
赵一天拿到卷子,像做梦一般,真想冲到李铁跟前,抱起他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
原来,这科武举殿试的论题有三道,三选二,任意作答。
第一道是论赵国与草原部落和平共处的可能性;
第二道是论三年内清查全国田地的可行性;
第三道是论赵国与成国间的兵事。
三道论题都是角度不限,任意发挥。只是一旦选了,要求必须写八百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