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倴城往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五章 人奔之城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爷爷轻轻的端起茶缸子,慢慢的喝了一口水之后,开始给我讲起了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这里的地名还不叫倴城,名字我也记不清楚了,好像叫什么铺着。这里有一个伙子,打儿呢,父母就双亡了,孤苦伶仃的一个人生活着”

  “得亏呀,这里的街坊邻居们都非常的善良,今儿个张家接济一顿儿,明儿个李家接济一顿儿这样他才没有饿死。”

  “伙子就这样吃着百家饭,慢慢的长大了,伙子也非常善良,非常感激乡邻乡亲的,他也经常帮助别人干活儿”

  我突然问道“爷爷,后来呢,发生了什么事”

  爷爷厉声道“二林,你不要着急,听我慢慢的说给你听。”

  我赶紧说道“爷爷,我听着呢,你继续讲吧。”

  爷爷继续说道“伙子长大之后,不知道是跟谁学会做烧饼的绝技,他做的烧饼非常非常的好吃,美味无双。为了感谢乡邻们,他的烧饼价钱卖的也不高,所以十里八乡的人经常过来买烧饼吃,有时甚至要排对菜买的到。”

  “话说有一天,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吕道祖打此地路过,闻着一股香气十分的诱人,就过来看了看,发现人们都在排队买烧饼吃。于是他也买了一个,一尝,太好吃了,简直是人间少有的美味。吃完之后,他又多买了几个烧饼,带着就上天了,准备留着吃。”

  我问道“爷爷,吕洞宾上天之后怎么了”

  爷爷咳了一下,慢慢的喝口水继续说道“后来吕洞宾就飞上天了,到了凌霄宝殿去见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闻着吕洞宾身上传来一阵食物的异香,便问他带着什么美味,于是吕洞宾把身上带着的烧饼呈献给玉帝品尝,并且告知了其来历。”

  “玉皇大帝一尝,觉得烧饼非常美味异常,可惜数量太少,还不够众仙品尝。于是他就卖吕洞宾下凡寻找这个做烧饼的伙子,请上天做御厨,专门给玉帝做烧饼吃。没想到伙子听到之后,十分干脆的拒绝了,说自己是吃乡邻们的百家饭长大的,死也不愿意离开这方养育自己长大的故土。”

  “玉皇大帝听到吕洞宾的回复,就下了一道御指拔城飞天,这里一下就上天了。可是伙子十分的倔犟,说家乡因为自己上天了而出现了一个大坑,导致乡邻不能在此定居,自己的罪孽深重。”

  “玉帝听了之后,十分的感动,于是就施展法力在坑里扔上一个聚宝盆填补大坑,然后再填上了土,地势比原来更高了,下大雨此地也淹不着了,从此免去了洪水的威胁。”

  我听到这里,想起了一句民谣“愁死龙王爷,也淹不了倴城街,这句话是不是从这里来的”

  爷爷回答说“你想的对,应该差不多是这个理儿吧“

  ”此地莫名其妙地升天,大坑又莫名其妙地填好,填的地势更高了。听说此事的好事者们多方打听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有人说看到聚宝盆填进坑里了。”

  “这样一来啊,聚宝盆的事情就传的是远近皆知。为了沾上聚宝盆的灵儿气,后来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到此地定居,形成了一个不的城镇。因为人们都爱奔这里来,于是大家管这里叫作人奔之城。“

  ”时间一长呐,大伙觉得这个名字太长了、也不太好听,干脆就把人与奔字合二为一,形成倴字,省去了之字,于是此地日后就被人们称之为倴城,这就是倴城由来的故事传说,我都讲完了。”

  我听完之后,十分的感概,每一个地名之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中午时间快到了,奶奶走过来对爷爷说“正好故事也讲完了,该做饭了,今儿晌午蒸点儿鸡蛋羹吃,早上剩的米饭也一块儿蒸上,你先给锅里添点儿水,烧上火吧。”

  我站起来说道“奶奶,我去拿柴禾了,要几捆稻草”

  爷爷说道:“二林,拿两捆就够了。”

  我于是赶紧出门去拿稻草,外面的烈日果然很大。

  爷爷奶奶一辈子配合的都很默契,爷爷烧火,奶奶掌勺做饭精心的烹制每一顿简单却不失美味的饭菜,也是他们自己最合口的饭菜。

  我时候差不多是奶奶带大的,奶奶做出的饭菜总是很好吃,我每次都把碗里的饭菜吃的是干干净净的,一点儿粮食都不会浪费掉,吃完之后,内心充满了幸福感。

  我很快的从院子外面的稻草垛上取来了两捆稻草,解开上面的捆绳之后,放到了地面上,然后说道

  “爷爷,我来烧火吧,我能烧的非常旺。”

  爷爷说道“不用了,你火候把握的不好。”

  爷爷说完麻利的点着火,控制着柴禾在灶膛里均匀的燃烧着,没多久大锅中的水就冒出了热气,从锅盖上的圆孔里开始冒了出来。

  奶奶揭开锅盖,把装好蛋液的大碗和米饭的盆子都放进锅里面的饭筛子上

  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cente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