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升官发财在宋朝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孙静文作为孙家长房长孙, 受尽千恩万宠地长大,又理所当然地将在以后继承孙家的一切, 可谓顺风顺水惯了。

  唯有最近这么几天,他只觉事事不顺,实在头疼。

  起因还是他那不争气的妻舅。

  那人平日仗孙家财势,没少在城中欺男霸女, 可之前都是小打小闹的缘故, 用点小钱就能摆平, 他毕竟爱极林氏容颜的楚楚动人, 被她一哭一求,也就心软地帮着出手解决了。

  不想这回遇上个硬茬子,还伤了人, 被一张诉状告到县衙去,数罪并罚,怎么着也得挨顿打。

  林氏见兄长受难, 终日泪水涟涟,哀求夫君帮一把手。

  孙静文再疼宠她,也觉得有些厌烦了, 只是有个被县衙重惩的妻舅之事若传出去, 受损的也是孙家颜面, 便勉强同意再帮一回。

  他对律法也有些了解,知晓士人身份能帮着轻判几分, 于是, 在问过这惹是生非的妻舅是否读过书后, 就以重金收买了两位士人出堂作证。

  他亦想着总惹麻烦的亲戚被送远点,当然不会出大价钱将人给设法直接捞出来,而巴不得对方受点小惩。

  等安排好这一切,他就好声安抚几句林氏,成功换得对方安心的笑颜,便跟着松了口气,当这事儿是彻底料理好了。

  他也没派人去盯着看此事进展,完全不料秦知县看穿了他的谋算,还发了当众出题的奇思,愣是让这算盘落了空。

  结果是钱是没少花,妻舅却仍被重打百杖,送至他县看管起来;而那俩出堂作了伪证的士人,也因此被惩,自然对孙家也怀恨在心。

  如此赔了夫人又折兵,面子和钱都一场空的孙静文,当然不服气。

  然而秦知县颇有几分官威,又是铁了心要攒政绩,不容在这有京官来主持扑买之事的节骨眼上出差错的,孙家派去的下人连门都没能进,就被撵了出来。

  孙静文在外受挫,已是气得跳脚,回到家中,却又糟了父亲和祖父劈头一顿无情训斥。

  他们不满他在孙家要购置那李家庄园的关键时刻不知分寸,得罪了秦知县不说,还糟蹋了钱财,惹得一身骚。

  还道他根本不该插手进去,而该更早就规范妻舅一些出行径,莫要听妇人之言一昧纵容,否则不会酿成今日苦果。

  孙静文自知理亏,纵使感到憋屈,也只有忍了。

  然而等他灰溜溜地回到屋里,又对上压根儿就不懂看人脸色的林氏那张啼哭不止的脸,听着埋怨的话,他哪儿还不感到烦心扫兴

  索性拂袖出门,不顾她愈发可怜的泣声,到燕馆歌楼里寻相好的粉头去了。

  在成亲前,他也没少风流地与歌妓们寻欢作乐,只在娶妻后被家人交代着该安分一些,加上妻子颜色极好,才有几个月都未涉足此地。

  孙静文沉着脸,骑马行在街边,在看到欢楼门前悬挂的那以箬赣盖着的红栀子灯前,忽然想起他那叫竹娘的相好可是个烈性子。

  他这么久未去见她,缘由人尽皆知,要不买点小礼物讨其欢心,一会儿说不得也得被佳人甩脸色。

  刚巧去的路上将经过孙家开的胭脂铺子,孙静文转念一想,就让厮儿原地等着,自个儿拨转马身,往铺子去了。

  等将马拴在一边后,他掀开珠帘,进到铺子里,懒洋洋地出声吩咐道“包三盒螺子黛来。”

  “大郎君。”

  刚还笑容满面的掌柜,见着来人后,不由面露尴尬“螺子黛已被这位郎君全买走了。”

  孙静文不禁皱了皱眉,勉强一笑“是吗这位客官可真是好眼光。”

  说到底,他拿去哄人欢心是白拿的,顶多在拿多的时候走走大房的私账,平时都让公中的钱给填了。

  铺席是要开门做生意的,生意越好,他作为未来的家主,于情于理都得高兴。

  只是这位出手阔绰的大买主,却与他印象中的那些大腹便便、穿着奇装异服的海外客截然不同。

  年纪轻轻,穿着最时兴的苏绣织成的紫袍,坐在高椅上的姿态随意而慵懒,透着几分隐隐约约的风流俊逸,模样更是精致漂亮得跟画里的人一样。

  孙静文原只是随意掠了一眼,后就愣住了,情不自禁地定住认真打量片刻。

  直到正低头仔细查看胭脂色泽的对方敏锐地察觉到什么,侧起头来看向他的方向时,才匆匆别开。

  他见掌柜的忙着招呼对方,也不非要人过来,便信手拦了个正忙着给胭脂盒擦去表面不存在的灰尘的伙计,毫不客气地问道“螺子黛没了,凤仙花红总有吧给我包几份来。”

  伙计却是一脸为难,小心翼翼道“回大郎君,那也没了。”

  孙静文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压低了声音问“又是被他买走的”

  伙计点了点头。

  孙静文无可奈何,只有咬咬牙,又改个主意“画眉七香丸,蔷薇水总有吧选一样拿一份给我。”

  这几样制造起来工序费事,材料成本也高,价自然也高居不下。

  店铺里的存货固然不多,但除了难得遇到些贵妇外,是不会有人买的。

  换作平时,孙静文也不乐意拿那么昂贵的香墨和香水去哄个粉头开心,可这几天太过不顺,连弄个礼物都多有波折,他心烦意乱下,也懒得麻烦了,直接拿最贵的了。

  谁知伙计又是苦笑“回大郎君,那些,也没了。”

  孙静文没好气道“你干脆就直接告诉我,店铺里还剩下什么吧”

  伙计如释重负,立马回道“凝露膏,飘云乳”

  他一口气数了七八样出来,最后道“其他的都卖完了。”

  孙静文“”

  哪怕这些名字再取得好听,也掩盖不了这都是些店里最便宜的货的事实。

  要真送这些给竹娘,怕是要吃好些个白眼。

  见孙静文一脸纠结的模样,把店里最好的胭脂水粉一扫而空、正悠然地捧着掌柜着人沏的茶,耐心等人给自己包好货的这位大买主,微微笑着主动开口道“若是这位大郎君有需要,不妨在我方才买下的货中挑选几样取走。”

  孙静文不料他会主动示好,笑道“多谢郎君好意。只这倒不必了,我再想办法挑几样别的便是。”

  那人莞尔道“无妨。我买下这些,非是倒卖,仅为赠予娘亲罢了。少一两件,却能帮得上忙,她定也不会怪罪的。”

  孙静文大吃一惊“这全是送给一人的”

  那人颔首,轻描淡写道“难得回苏州一趟,才稍微买多了一些。毕竟不知娘亲喜欢什么样的,唯有全买去,让她慢慢选较为合适。”

  这是在胡说八道。

  不论是名扬天下的苏绣也好,胭脂水粉也好,运到密州去,都是再受欢迎不过的商品。

  孙静文信以为真,不禁咋舌。

  孙家不说大富大贵,也因富庶,而在这苏州城里颇有几分份量了。

  孙家的胭脂铺子,货物种类之多,名气之盛,更是在城内首屈一指的。

  可这却不知是哪家的小公子,竟是眼都不眨地一掷千金,将店里现存的货物给悉数买尽,还专买贵的那些,只为孝敬自家娘亲

  如此阔绰的大手笔,连他都不免心有戚戚。

  “既然如此,那我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孙静文笑着拱手一揖,当真挑了两样,再让掌柜的退了四五份的钱回去。

  对方摇了摇头,正欲开口,孙静文就抢先道“难得叫我遇见郎君这般的人物,多的不敢说,小小心意,还请接受。”

  那人无奈地摇了摇头,还要回绝,孙静文又道“在下孙静文,不知是否有幸得知郎君名姓”

  那人见推辞不掉,唯有受了,唇角矜贵地微微一扬“我名陆辞,密州人士。如若有事,可派人来刘方客舍寻我。”

  孙静文心念一动。

  刚巧在这时,货物全都包好了,掌柜的笑呵呵的来通知陆辞,他却只淡淡地一点头,对那些价值不菲的货物,连看都不多看一眼。

  他直接给了伙计的一些赏钱,让其帮着叫个车夫,把货全载到码头的塌房去,就风度翩翩地冲孙静文微笑致意,施施然地手离去了。

  他走是走的潇洒,却让孙静文的心里都忍不住一直惦记。

  哪怕在逗得假装不悦的竹娘再次露出笑脸,二人一阵颠鸾倒凤后,也还想着方才那事,一下就被竹娘看出他的心不在焉了。

  竹娘噘着嘴,也不穿衣裳,就转过身去,拿光裸的背对着他抱怨道“孙大郎既这般冷落奴婢,又何必费神前来”

  孙静文这才回神,赶紧抱住她一番甜言蜜语,才又哄得人肯同他温柔缠绵。

  他并无断袖之癖,龙阳之好,之所以会对那位陆辞陆郎君念念不忘,只因他总模模糊糊地觉得,不论是这名字也好,来处也好,都好似在哪儿听过

  不等孙静文再纠结多久,眠花宿柳的翌日,就从孙父口中得到答案了。

  “你那寡居密州的姑母的独子陆辞,昨日使人送信来了。”孙父最近都忙着四处筹钱,以增加购买庄园的资本的事,对这多年不曾谋面、又顶多带点杯水车薪来的外甥,当然漠不关心。

  他兀自翻看着公中的账本,一边思索着还有哪儿可以抽点钱出来,一边漫不经心地对眼睛倏然一亮的长子道“你尽早派人去刘方客舍,把人接来家里就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