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升官发财在宋朝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81章 第八十一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待贡士们行至庭中, 望向阙位站定后,乐声便戛然而止。

  陆辞立于队列最前, 见着此回的押宴官时,不禁微微一讶。

  这位中使不是别人,正是被皇帝委派过,朝他宣过两回旨的那位内臣。

  林内臣冲陆辞含蓄一笑,就重新绷起脸,扬声宣道“因陛下亲至之故,诸位需向东南面立,再行谢礼。”

  此言一出,除了内心木然的陆辞冒出果然如此的念头外,所有人都忍不住大吃一惊,惊喜地交头接耳几句, 才赶紧执行。

  往年的闻喜宴上,官家虽也会赐下诸多恩典, 但亲至宴席, 却还是十数年来的头一回

  尽管在放榜唱名那日, 官家也曾在崇政殿内宴请过, 但受那赏赐的, 到底只有位列二甲的区区二三十人。

  而参加闻喜宴的人,则除了包括五甲在内外,还有特奏名的数百人的。

  然而在最初的激动过后, 他们就隐约猜出了官家是为谁而来。

  这么一想, 那股浓重的喜悦就无形中散去几分, 叫他们不约而同地看向了陆辞,心里微微叹息。

  此人天纵英才,也就罢了,怎么陛下竟这般破厚爱,让所有好事都让他赶上了

  怀着复杂心情,一干贡士恭恭敬敬地在押宴官的引领下,面向建在足足数十丈高的华觜冈上的横观层楼,朝着有金碧相射的珠帘的遮挡下、而显得很是朦胧的皇帝身影拜了拜。

  随着那身影漫不经心地一抬手,林内臣便又道“陛下有敕,赐卿等闻喜宴。”

  大领导的话一出,分明是自掏腰包的陆辞等人,就又得再毕恭毕敬地拜一次。

  林内臣又代官家给榜首三人赐下御制诗、儒家典论,叫其他进士们跟着拜完好几回后,乐声才重新再起,舞蹈亦然开始了。

  押宴官便有条不紊地将队列领去座次边,按照惯例,正奏名坐于冬廊,特奏鸣坐于西廊,安排每人不按等第,只照序齿就坐。

  战战兢兢坐在最上头的,就是白发苍苍、颤颤巍巍,乍一看怎么也近耳顺之年的那些人了。

  在正奏名进士中,无疑是年纪最轻的朱陆二人,就毫无悬念地落在了最末尾的席位上。

  不久前还在叙同年仪式中,由朱说向陆辞拜过的这两人,对此何止是没有意见,简直是再合心意不过了。

  朱说纯粹是欢喜于能与陆辞紧挨着坐,一直竭力抿唇,矜持又正经地乐个不停。

  而陆辞则是乐得少被人关注一些,好方便一会儿专心享用将被呈上的各色美食了。

  谁知他才与朱说在青墩上落座没多久,安顿好其他人的林内臣就回来了,笑盈盈地看向陆辞,客气道“陛下特恩,还请陆三元往上阶就坐。”

  “”面对再一次齐刷刷地投向他的羡慕嫉妒的目光,陆辞麻木地站起身来,极艰难地表露出受宠若惊的神色来,沉声道“谢主隆恩。”

  望着陆辞跟押宴官一前一后地往前头去的背影,朱说在心里无比惋惜地叹了一声,默默戳起了铺在身前小黑桌子上的桌布。

  在这小小风波过后,闻喜宴终于开始了。

  陆辞主持期集所大小事务已有月余,对闻喜宴的具体流程,可谓烂熟于心。

  自然清楚,闻喜宴最初需斟酒三行,每行酒下,乐具不同。

  第一轮为宾兴贤能之乐,第二轮为于乐辟雍之乐,第三轮则为乐育人材之乐。

  等三酌下了肚,众人微醺之际,才是陆辞最最期待的正宴开始。

  随第三行酒被呈上的菜品,为鲜雀鲊一碟。

  其摆盘精致,香气扑鼻,然而份量却少得可怜。

  陆辞扫了一眼就能看出,怕是只要五口就能食尽。

  其他贡士们正准备矜持下筷时,就见方才端菜的小侍忽出现了,在陆辞身前恭敬地又摆下一碟一模一样的鲜雀鮓,念道“陛下特赐三元菜品一道。”

  众人皆面露艳羡时,唯有柳七没按捺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这份赏赐,可真是太实在了。

  陆辞哭笑不得地重新起身,谢了恩后,也就大大方方地接受了。

  可想而知的是,经皇帝这不留余力的宣扬,自己好美食的名号,怕是今日之后得传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陆辞起初还有些不自在,但仔细一想,索性就顺其自然了。

  反正连士人心目中的孔圣人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好些吃食,又会如何呢

  鲜雀鲊的份量虽少,风味却是绝佳,丝毫未辜负陆辞这么些天来的期待。

  外皮烤得如蝉翼般薄而酥脆,轻轻包裹的肉质,则是截然不同的鲜嫩柔软,再配合甜辣的酱汁蘸着食用

  尽管陆辞比别人多得一份,又始终秉持着十分珍惜的态度品尝,但这两碟鲜雀鲊,还是一眨眼就不见了。

  相比之下,其他人的心思完全不在吃食上。

  要么忙着与相识的友人交谈;要么故作端雅,其实正以眼角余光偷觑一池之遥、冲他们方向张望的罗裙丽人;要么忙着向皇帝所在的横层投去炽热目光。

  当陆辞动作优雅,却极效率地将两碟都一扫而空时,他们盘中竟还剩了好些。

  好在随着旧乐奏完,新乐响起,陆辞未候上多久,新的配酒菜就如流水般,被侍人一一呈上。

  第四和第五轮一样,每人都新得了菜品四道,佐下酒用,加起来共有八道。

  哪怕每碟的份量不多,加起来也足够摆满各人身前的小黑桌,乍一望去,堪称丰盛了。

  菜品种类更是五花八门有花炊鹌子、三脆羹等肉食,也有南炒鳝、煨牡蛎等海味,还不乏砌香果子、奶房签等甜品。

  应有尽有,丰富之至。

  又因官家的厚爱,每道菜品陆辞都得了双份的。

  饶是份量再少,也不愁会不够满足了。

  哪怕陆辞一直被柳七在心里偷偷念为小饕餮,在十分实诚地将这些全都一扫而空后,也觉得已彻底饱了。

  在他心满意足地放下筷箸,将第五行酒一饮而尽时,柳七才终于挪开了目光,悄悄地揉了揉笑得发疼的小腹。

  哎哟喂呀。

  尽管当坐在席首的小饕餮不声不响地消灭掉份量惊人的菜品时,动作很是优雅漂亮,但也掩盖不了他辉煌战果给人带去的震撼。

  与他同席的正奏名进士们,自是首当其冲。

  尤其是坐陆辞身边、菜品还剩了大半的那位老者,已彻底看傻了。

  唯有隔了一湖之遥,只能远远看着诸位绿衣郎的那些姣姣们,不知确切情况,只能模糊看个大概轮廓,还纷纷为状元郎的风流优雅的举手抬足而醉心。

  等酒肉果品用完,菜盘被一一撤下,大多已是半醉的进士们,精神顿时又是一擞。

  在他们的殷殷注视下,引宴官再度出现,身后跟的一串侍人,臂弯上皆挂一篮,里头满满地放着鲜亮宫花。

  按照宴席流程,接下来的为五荣中的末荣,赐宫花。

  “陆三元,请。”

  有官家明晃晃的偏爱摆着,林内臣也毫不掩饰自己的偏心,笑着先择了四朵色泽最明亮,个头最饱满的宫花,捧到陆辞手里,还加了句玩笑“只可惜这回官家未说,要给三元再多来一份了。”

  陆辞哭笑不得地接过,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派淡定地按照旧例中所言的那般,把这四朵宫花,给簪到了幞头之上。

  四朵花簪上去,在陆辞看来,已很是拥挤了。

  不止拥挤,看上去恐怕还很是奇葩,还好只用忍这么一会儿。

  陆辞暗忖着,轻轻地叹了口气。

  还好不是真又赠他双倍,要是八朵的话,怕还真找不到多的地方下簪。

  不过皇帝可真够精打细算的。

  宴席费的大头是贡士们自己筹备的,他以示恩宠的御赐品,不是预制诗就是几本儒家典籍,或是用布帛扎的宫花,成本可谓低廉得没边儿了。

  就在陆辞暗暗腹诽的时候,宫花被悉数赐下,众人欢天喜地地纷纷簪在了头上,万分荣耀。

  此刻还清醒的,除了陆辞和朱说外,就只有一向审美方面品味最刁,也对形象最为爱惜的柳七了。

  赐花乃君恩,亦为五荣,是非戴不可的。

  他刚强忍着别扭,将宫花簪上,再随便往四周一扫,入目的皆是相貌平平、三四十岁的男子喜气洋洋头戴宫花的情景,顿觉得眼里火辣辣的疼。

  他痛苦地闭了闭眼,忽想起什么,赶忙把目光投向小饕餮。

  美人含笑,乌发簪花,可谓相映成趣,果真赏心悦目。

  柳七欣赏了好一会儿,才略微缓解了不适感。

  柳七如释重负地舒了口气,才跟着队列,在押宴管的引领下回到庭中,望向横楼立定下拜,以示谢恩,再回了座席。

  前筵已毕,簪花过后,就是后筵。

  又是四轮以银卮所盛的酒水送上,一道道下酒菜配上粟米饭,连绵不绝。

  连再矜持的人,在闻喜宴真正结束时,也能得个酒饱饭足,更别说是一直专心品菜的陆辞了。

  在前筵过后,他已颇有饱腹感,后筵里的粟米饭根本连碰都没碰,把菜品挨个尝了一两口,就已是彻底饱了。

  陆辞充满遗憾地在还剩下许多的菜品上一一流连,叹息一声。

  可惜不能打包带走。

  宴毕时不必谢恩,而可直接离去。

  陆辞面无表情地坐着,心不在焉地品着酒,等人一个个磨磨蹭蹭地走得差不多了,然而楼上的皇帝身影却一直未曾消失时,就没了最后的侥幸。

  他慢吞吞地站起身来,在附近踱了踱,以作消食,顺道活动一下手脚。

  等感觉轻便了许多后,陆辞彻底下定决心,冲柳七和朱说飞快投去一个沉重的眼神,就笔直地往湖的方向行去了。

  其他人还不知情况,加上不少还喝醉了酒,以至于没留意到陆辞的举动。

  柳七酒量还好,此刻人还没迷糊,赶紧疾步上前,小声道“真要跳啊就跳这个湖对面人太多了吧。”

  朱说也小步跑着追了过来,手里还拎着一个小包袱。

  陆辞往湖对岸因留意到他们这边的动静,而渐有骚动、越聚越多的人群扫了一眼,皱了皱眉,暂无心理柳七,而是让朱说附耳过来,小声交代几句。

  朱说一脸严肃地点了点头,立马转身,直接跑开了。

  柳七莫名其妙“朱弟你要去哪儿”

  朱说头也不回,已蹬蹬蹬地跑远了。

  柳七只有回过头来,又要问陆辞,却见陆辞已三下五除二地褪了外裳,只剩一件雪白的里衣,又利落地解了发簪和头幞,让乌瀑一般的长发吹散下来。

  柳七好美人的习惯一下占了上风,眼底掠过一抹惊艳,很快又意识到这是什么场合,不禁道“摅羽”

  话刚起头,陆辞已毫不犹豫地一头扎了下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