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升官发财在宋朝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44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到了休沐那日, 陆辞一早就起了身, 沐浴更衣后, 换上身轻便的浅色襕衫, 再骑着马, 就优哉游哉地往王曾宅邸所在的方向去了。

  晏殊虽有意陪他一同前去,却因四郎昨夜忽染急病, 尽管请了擅孩儿的大夫诊治,仍有些放心不下, 陆辞便迫他留下照看了。

  而朱说与柳七并未收到请柬,自也不好前往, 陆辞便颇为难得独自一人出了门。

  同为三元及第者,对于王曾,陆辞自然在感觉上就有所不同。

  但在仕途方面,王曾称得上是步步为营的稳打稳扎,陆辞则是作弊版的加速版了同是年纪轻轻便连中三元, 颇得陛下赏识, 王曾却是先去地方上任将作监丞,后才被召回京中担任馆职。在馆阁中连连升迁后, 再为翰林学士,后主管审刑院,接着升任尚书主客郎中, 又知审官院、通进银台司、勾当三班院

  这份让人眼花缭乱的履历的结果, 就是让他初初迈入不惑之年时, 就已以右谏议大夫拜参知政事。

  在一干位高权重的同僚之中, 他如此岁数便当上副相,绝对称得上是小年轻了。

  如此炙手可热的显贵,想要结交他的人,不知凡几,尤其明争暗斗的寇准与王钦若等人,一度有此意向。

  然王曾却对两派都不甚搭理,单纯于政见方面,则较欣赏寇准所为。

  他曾赞和数次,便被丁谓等人视作是寇准一派的了。

  而不论旁人如何看待,王曾仍是公事公办、我行我素一般,私下交游的对象,也只以馆职时的旧交,或是其他官部任职时、感情甚笃的昔日同僚为主。

  晏殊曾受他相邀数回,交谈甚欢,不免对他颇为推崇欣赏,亦有意向其引荐陆辞。

  不想还未等晏殊提起具体名姓,王曾便直接猜出了陆辞的名讳,爽快表示,自己早有意与其结识,苦于无人引荐而已。

  若非那回陆辞忙于雕琢木龟司南,就不会错过迫不及待地来寻他数回的晏殊。

  陆辞对王曾相邀的意图,自有诸多猜测。

  是为王钦若之事,还是为寇准之事,或是,为小太子之事

  陆辞漫不经心地看着沿街的店面摆放的琳琅商品,不知不觉间,就已到了王曾位于春明坊的赐宅前。

  不等他报上姓名、再道明来意,门仆就已一眼认出他来,赶忙恭恭敬敬地领着他,越过前院,直往后圃去。

  待陆辞穿过短短行廊,再走出两道石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副富丽雅致的四方宾客游华园的景致了。

  经历过前院的窄仄后,乍见此幕,便予人豁然开朗之感。

  有那山石瑰奇琬琰,亦有嘉木繁阴如云,有说有笑的士人们手持酒盏,姿态闲散随意地走于其中,显然都是比陆辞还早到一步的其他客人。

  陆辞的到来,一时间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他。

  陆辞莞尔一笑,淡然自若地拱手一礼。

  大多数人在或是颔首、或是拱手回礼后,就礼貌地将目光移开了。

  而作为这场游宴的主人,王曾正与人笑着说话,眼角余光捕捉到园口附近的陆辞时,索性将人一道带着,上前相迎了。

  虽人人皆着便服,且大多都是生面孔,但单凭这身与众不同的气质,陆辞也能不费吹灰之力地认出王曾的身份。

  当视线在王曾身边人上一扫而过时,陆辞眼底却飞快掠过一抹笑意。

  “陆左谕德,”王曾微微笑着,目光在陆辞身上作片刻逗留后,便风度翩翩地收回,赞道“果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王曾在观察他时,他也在大大方方地打量对方。

  王曾虽已是不惑之年,鬓霜发华,眉目轮廓仍极端正,眼眸神采奕奕,可谓正气澄清。

  对王曾释放的善意,陆辞推辞几句后,再行一礼 “谢王参政之邀。”

  “不必如此客气。”王曾笑着,将身边友人向他做了引见“此乃宋公垂,你于馆阁中,应也听过他名讳吧”

  不等陆辞开口,一直装模作样地憋着笑的宋绶,再也忍不住了。

  他哈哈大笑着,主动上前一步,旋即张开双臂,极其亲昵地将陆辞揽住“何止是听过而已”

  王曾微微一愣。

  陆辞也笑着轻轻回抱他“承你那日情,现我那两位至交遴选得过,还想着哪日邀你上门,好好谢你,却不想在这先见上了。”

  王曾回过神来,不禁失笑着拍了宋绶一下“原来你一直卖关子不肯说清楚名姓,只道要寻个好时日才来引荐予我的,便是陆左谕德”

  宋绶爽快承认“正是。”

  有宋绶这位热心肠且话痨的好友在,在这日的私第宴饮中,不仅没让陆辞有片刻闲着,也没让正主王曾有单独与陆辞说话的机会。

  陆辞就哭笑不得地任宋绶带着,如花蝴蝶一般自如穿梭在这片漂亮小园林中,将他当大宝贝一样,骄傲地引荐给诸多来客。

  当他拽着陆辞往第七个友人身边走去时,耳畔响起了悦耳的丝竹妙音,众人也纷纷往声源所在的东斋聚去。

  陆辞虽极少赴此类宴饮聚会,却也清楚,但凡士大夫的宴席上,多有婢女或聘请歌妓为客人表演歌舞,以此娱宾遣兴。

  奏曲的佳人身影曼妙,透过珠帘若隐若现,却难窥见真容。

  在这之前,通常是相熟的人坐在一起,谈论时事,或是抒发情怀。

  陆辞被宋绶独占着,新认识的人自然不会前来抢人,便各自寻了相熟的紧挨着坐了。

  宋绶因近来馆试之故,也很是繁忙,这阵子头回出来赴宴,就遇上陆辞,自兴致勃勃,满腹的话要说。

  而自从陆辞坐下后,就有几道不怀好意的目光,隐蔽地投了过来。

  只可惜让他们失望的是,陆辞在后世却是见惯比这还狂浪得多的场合的,当然不会出现一些人希望看到的孟浪模样。

  而是一派清心寡欲,仍与书呆子般的宋绶有说有笑,甚至连一眼都不曾瞟向那香风阵阵的珠帘后。

  他们耐心等了会儿,陆辞仍是如此,就让他们没了兴致,默默收回了视线。

  不知不觉间,已是酒过三巡。

  随着琴声一滞,在帘后抚琴的六位歌女拨开了珠帘,纷纷露出了俏丽真容后,席间的气氛顿时就变得更热烈了。

  宋绶压低了声音,热心地告知陆辞道“为首之女名笛姬,尤擅竹笛,柘枝舞亦是一流,都请得动她的人据说寥寥无几。”

  陆辞发自内心地对此感到兴趣缺缺,只微笑应了声“噢”了事。

  见他一副面无表情的模样,宋绶忍不住好奇道“你究竟是眼里无佳人,还是心中有佳人”

  话刚说完,宋绶就自己找到了答案“不过以你的这副相貌,也的确难瞧上别人了。”

  陆辞“继续喝你的酒吧。”

  宋绶笑着端起酒杯,正要饮下,身后的女婢就小心走近,通过一张精巧的小桌,从陆辞空着的身子右侧,呈上一套简单文房。

  陆辞不知这是作何用意,也不直接问询,只静静地看着她。

  却瞬间就将侍女的脸看得绯红,极小声地娇羞道“此、此为虫娘恳请左谕德,赏面填词侑觴用。”

  宋绶见她的头都快低得埋到胸口去了,便挥了挥手,打发她下去,再给对此一无所知的陆辞解释道“方才所奏曲目,你可还有印象若你愿赏光依曲制词,她便将当场谱入其中,于宾客前歌唱。”

  既是歌女能接触身份清贵的士大夫,从他们手里求些好词的好时机,也是客人在其他人前一呈诗艺,顺道得些艳福的机遇。

  毕竟在这一场宴席中,歌女只得六名,也只会求六首,宾客却有数十名。

  能被歌女挑中,软语相求,在未被青睐的其他人眼里,也给陆辞增添些荣光了。

  陆辞却以为自己听错了,不由重复道“虫娘”

  那不是柳七以前心心念念的那名歌妓吗

  宋绶以为陆辞对那歌女起了兴趣,不免觉得有趣,点了点头道“你若愿为她写上一首,多半可受邀成为入幕之宾了。”

  陆辞虽不知歌妓间的艺名重名率有多高,但完全不愿去亲身验证一番。

  若说在知道对方名字前,他还不介意略解风情,为这些卖艺的美貌歌女助攻一把的话,现在就彻底没了那念头了。

  陆辞客客气气地拒绝后,虫娘仍觉得被扫了面子,不满地瞪了陆辞一眼,抿唇挪开目光后,却还不时向陆辞送去暗嗔的秋波。

  陆辞淡定饮酒,看也不看她,而她所换求的人也欣然应请,作了一词后,虫娘才终于不再看他了。

  这场小小插曲后,编曲呈艺部分,就是全宴的高潮。

  陆辞认真听完,宴业已毕,尽兴而归的众人纷纷告辞回去。

  意犹未尽的宋绶看着一脸无奈的王曾,才恍然意识到不妥“我是不是将你的活给抢去了”

  王曾好笑道“你这才发现”

  宋绶不好意思地打了个哈哈,就听王曾玩笑道“我看你之所以迟迟不肯将陆摅羽引见予我认识,是舍不得,而不是真要挑个好时候吧。”

  宋绶却当了真,颇愧疚道“的确怪我,那你们好好聊会儿,我先走一步了。”

  话音刚落,他就讪讪地真放开陆辞,快步走了开去。

  陆辞笑着看他心虚的背影摇头,王曾却道“刚才虽是为了逗他为主,但我也的确有东西要交给你看。”

  陆辞对此早有预料,不置可否,只有礼地颔首“有劳王参政。”

  王曾不急不缓地带着陆辞进了书房,直接就拿起放在桌上的那一小叠文书,放入一布袋中,交到陆辞手里“我从寇相口中听闻,你近来自请了治水的职事。我偶有闲暇,便寻出早年于外地任职的一些资料,略作整顿,应能对你有所助益,用或不用,就看你的了。”

  陆辞微微一怔,王曾已不再看他。

  他自顾自地坐在书案之后,懒洋洋地往后一挨,含笑看向洒落园中的夕阳余晖,自言自语道“若想赋诗饮宴,就多趁此时吧。”

  陆辞心念微动“多谢王参政提点。”

  王曾笑着看向他,却道“锦上添花,不必多谢。天色已晚,你不妨回去罢。”

  陆辞从善如流地告辞了。

  王曾“”

  真走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