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慢穿]我靠种地赚功德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4章 清穿之熊孩子(二十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离开阿哥所之后, 太子几乎是十分急迫地赶向了乾清宫。现在他的心情很激荡,心里有数不清的念头, 可这些念头都是一闪而过的,他抓不住它们。

  大阿哥站在阿哥所的门前, 看着太子离去的方向,忍不住动了动唇,最终还是强迫自己转开了脚步,回到了自己的院子。

  他和太子之间的地位差异, 从太子出生那天就被决定了。可他真的不甘心啊,他比太子差在了哪里呢

  美洲

  大阿哥嘴里念叨着,心里逐渐有了个清晰的念头。他是绝对不可能就这么臣服于太子的,美洲, 或许就是他向汗阿玛证明自己的地方。

  若是明华知道了大阿哥的想法,肯定会说大哥你想多了, 美洲的形式复杂非一般人能想象,你要是过去了,得耗费大半辈子在那边, 怕是没什么精力考虑夺嫡不夺嫡的事情了。

  不过, 这样的话,她是不会告诉他的。

  怎么着, 也得先把人哄过去看看再说吧。

  太子脚下生风地去了乾清宫,在偏殿见到康熙后, 就将自己从六阿哥那里听到的事情全和康熙说了“若小六所说为真, 那大清的威胁, 就不仅仅来自于西藏和沙俄,还有远在天边的欧洲,西藏和沙俄是在明处的,咱们都瞧得见,这欧洲可是隐藏在暗处的,只怕就等哪天吸饱了美洲的血,再对我大清露出獠牙。”

  乍一听到这话,康熙也被惊住了“这是小六说的”

  太子点点头,道“小六从南怀仁那里打探出来的,应当不会错。”

  康熙一时间便有些恨恨的“这南怀仁,真是,真是”说到后面,他也说不下去了。

  他其实也明白,这事儿怪不到南怀仁身上。南怀仁虽然在大清为官,但他并不是一个政客,他更像是一个学者,只一心扑在公务上完善大清的天文历法,设计新的红衣大炮,并完成他传教士的使命。

  顿了顿,康熙忍着气道“梁九功,宣南怀仁,朕有事情问他”

  想到今日在阿哥所喝到的那杯清茶,太子犹豫了一瞬,在一旁道“汗阿玛,小明华十分尊重南怀仁,且这件事确实巧合,还请汗阿玛从轻处罚。”

  南怀仁此事,可大可小,若汗阿玛因为迁怒而重重处置了南怀仁,小明华和小六定会因为这件事和汗阿玛起冲突。

  他在心里给自己找了一个极好的理由小明华在这宫里,本就是依附着小六,才能叫汗阿玛和德妃对她这么宽容。以她的处境,为了一个南怀仁一个外人,而坏了她和汗阿玛之间的父女之情,实在是不值得。

  他不过是帮一个和他相处的尚且不错的小女孩罢了。

  梁九功在一边偷偷看了太子一眼,眼神中有些诧异。他跟在皇上身边这么多年,对这位太子殿下多少也是有些了解的。这位主子无论是表面还是骨子,都傲气地很,轻易没有人能入他的眼,便是他的兄弟们,那些在他们这些奴才看来尊贵无比的皇阿哥,他也从不在意。

  虽然旁人没看出来,但他心里是有数的,这位爷,除了对四阿哥尚有些情意以外,对其他阿哥和公主并无手足之情。

  今日,他竟会为了明华格格而向皇上求情,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奇事

  康熙却因为太子的求情而深感欣慰。太子那一瞬间的犹豫,他看出来了,自己是皇帝,说出的话是金口玉言,底下的人忙着讨好他尚且来不及,如何会违背他所说的话太子想要讨好自己这个汗阿玛吗肯定想的,但他今日却没有这么做。

  明华在宫里呆的久了,和他的儿子们一起汗阿玛汗阿玛地看着他,他已经将她当成了自己的女儿。在他看来,太子和小明华之间,就是兄妹间的感情。太子会为了手足而来求他,这就是他心怀仁厚,善待兄弟的表现

  这怎能叫他不觉得欣慰

  康熙微微一笑,道“朕心里有数,梁九功先去传南他怀仁吧。”

  很快,南怀仁就进宫了。他听到康熙和他说的话时,忍不住诧异地抬起了头。待到康熙问道他为何不将此事汇报的时候,他不由地叹了口气,强调道“皇上,黑奴贸易是罪恶的,血腥的这种贸易尽管能带来许多收益,但他是不人道的那些人,他们终将自食恶果,受到惩罚”

  他道“大清是臣心目中的理想国度,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他讲究仁德、孝道,这样的国家,不该被黑奴贸易这样的罪恶所玷污。”

  南怀仁的这几句话,并没有让康熙觉得高兴。外面的局势瞬息万变,大清若是因为这一次的隐瞒,一直不知道美洲的局势,无法对此作出及时有效的应对,将会产生非常恶劣的后果。

  因而,康熙的脸色很沉,看着南怀仁的目光也十分威严“爱卿,朕要知道的,是更多美洲的情况。”

  这是一个帝王对周围局势的敏感度。即便他现在不能做出有效的应对,但无法掌握对大清有威胁的情况,显然叫这位皇上有了危机感。

  南怀仁无奈,只好和他说起了美洲的情况。他知道的,又比明华她们知道的要详细多了。明华他们对三角贸易只有一个大致的概念,他却能说出欧洲各国,尤其是英国国内,是如何因为这件事情狂欢,有多少身无分文的投机分子,典卖了所有的家当,就买了一架枪,一张船票,跟着船队去海外捞金,他还能说出非洲黑奴是如何被关在船里,生病时得不到医治,死了就被扔进大海

  而他所说的一切,让康熙的心越发往下沉,一个全民都想着往外掠夺的大洲,真是叫人忌惮啊。

  送走诸位阿哥和公主后,六阿哥就跟着明华回了永和宫。德妃在永和宫专给他们收拾了一个书房,也叫他们有了一个说私密话的地方。

  自打自行车出来之后,明华给骑着自行车赶着上课的三阿哥画了一张画后,她就有了画画记录历史的喜好。

  在她的书桌上,放着一本册子。册子的外壳是用硬纸板做的,非常精美,上面有六阿哥亲笔写的紫禁城日常五个大字。明华每画完一张画,就会放在这本册子里面。

  今日的事情,对他们两个来说,都是重要到足以改变人生的大事,这样的大事若是不值得记录,还有什么是应该被记录的

  一回到永和宫,明华就钻进了书房,开始铺纸磨墨,构思画面。

  六阿哥洗了手,挽起袖子在一边给她调颜料。

  等画画好之后,明华就有些可惜道“这是现在没有照相机,要是有照相机,把这一幕幕的都拍下来给后人看看,那该有多好。”

  六阿哥帮着收起了用过的笔和颜料,笑道“没有感光材料是做不出照相机的,现在这样不是挺好,你这本紫禁城日常,若是能流传下去,只怕会变成无价之宝,这可比照片要好多了。”

  先不说小桃花作画的才华,光是这画里面紫禁城皇族的生活日常,和她记录了一件件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就足够这套作品成为华国的传世之作了。

  那感情好,明华被他说的十分高兴“要这么着,我跟着你学画画,也算是有意义了。”

  两人正说着话,明华还想问问他十三行什么时候能弄到橡胶树,忽然就听到木莲在门外说道“六阿哥,格格,皇上来看你们了。”

  才说完,也不给他们反应的时间,书房大门就打开了,康熙抬腿迈过了门槛,直接就走了进来。

  明华和六阿哥正凑在一起坐在书桌后面的长榻上呢。他们两个见状,赶紧从椅子上跳下来,走到书房正中间,看着康熙坐上他们坐的座位后,就要行礼。

  汗阿玛最近来后宫,越发地不爱叫人通报了,也不知他怎么忽然就有了这样的习惯。

  看来以后要越发小心才是。

  这礼才行了一半,康熙就先摆了摆手,又对明华和六阿哥招了招手,道“你们两过来。”

  明华和六阿哥对视了一眼,乖乖走到了康熙面前。

  康熙看着六阿哥,心里滋味十分复杂。他叫人去打探过了,小六从他那里借地图就是为了和太子他们说美洲的事儿。打听到了美洲这么大的事情,这小为什么不先和他这个汗阿玛说,而是要去告诉他的兄弟们小六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到底在想什么

  还是,他想去美洲,怕自己不答应,所以想要怂恿他的兄弟们帮着他求情

  如果是这样,那可真是胡闹

  父母在,不远游,他才几岁,这心就野了,想要去外面闯荡了

  没错,康熙以为,六阿哥如此大费周章,就是为了去美洲。他这个儿子的天分,丝毫不下于太子,但大清已经有了一个太子,他这个六阿哥,便要事事注意分寸。

  或许正是这样的原因,让他这个儿子萌生了去外面的想法。

  可小六虚岁才八岁,他这样的想法,不是生生剜了他这做父亲的心吗大清难道还容不下他一个六阿哥了

  不能再叫孩子有这样的念头。

  康熙素来扮演的是威严的严父,仅有的慈爱都给了太子和六阿哥,他语重心长地说“小六,你还小,许多事儿还不懂,你这个年纪,正是该好好跟着先生读书的年纪,美洲这事儿事关重大,朝廷有这么多大臣,等着建功立业的不知凡几,暂且不需要你们这些孩子操心。你啊,好好长大,多陪陪你额娘和小明华,好好辅佐太子,朕就心满意足了。”

  这什么意思这是叫六阿哥别再管美洲的事儿了吗

  明华细细地琢磨着他这话,再次肯定自己就是听出了这样的意思。她有些疑惑,康熙并不是那种迂腐、食古不化的君王,为什么会反对六阿哥接触美洲的事情

  明华转头看向六阿哥,却见六阿哥只是淡定地点了点头,道“汗阿玛放心,南先生本事那么大,儿子和小明华都还没有学全,不会乱跑的。”

  康熙顿了顿,还是隔空点了点他,道“你啊,行了,朕明白,南怀仁还是你们的先生,他为大清做的贡献,朕都记着,朕会叫他安享晚年的。”

  南怀仁这样安安静静的人,可比索额图和明珠那样闹腾的要叫人喜欢,自己连索额图和明珠都容下了,还会容不下他吗

  等康熙走了以后,六阿哥才对明华低声道“汗阿玛这是担心我有了去美洲的念头,所以不想叫我再接触和美洲相关的事情。”

  去美洲这还真没想过。

  在明华的计划里,他们是要留在京城,为大清的科学发展而努力的。但当她看着六阿哥高深莫测的表情时,不由地睁大了眼睛“你不会真想去那里吧”

  六阿哥比了个“嘘”的动作,轻声问道“难道你不想去看看在那里做大清的眼线,在那里赚钱,在那里帮助当地人建立新的秩序,将美洲各国,和中华紧密联系在一起小桃花,从无到有,从来比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更能叫人看到你的成就,难道你就不想像华盛顿一样名留青史,叫人一想起黑奴的解放运动就能想到你的名字难道你不想叫全世界都对你歌功颂德难道你不想得到更多的功德”

  “这些东西固然好,但是非我所愿。”明华坐在六阿哥身边,仔细思考了许久,才道。

  若是帝君所说的东西中,有一样是能引起她的兴趣的,那就只有功德。她并不是一个看重名利的人,想要功德,也不过是为了能更好地渡劫而已。

  但这也只是以前的明华的想法。在初入人世的时候,她还计算着救一个人能赚多少功德,做什么事情有多少收益,可过了这么些年,她的想法也慢慢改变了。她得谢谢帝君,正是因为帝君愿意陪着她来人间度过这漫长的岁月,她才能体会到为人为妖的乐趣,才能明白许多原本都不懂的道理,也才能叫她看清自己,只是想和帝君好好地在一起,凭着本心做事生活。

  功名利禄这东西,有当然好,没有也没关系,不可太过沉溺于其中。

  六阿哥忍不住摸了摸明华的头,含笑道“好,都听你的。以后若是你想去,咱们就去美洲看看,要是你不想去,咱们就不去。”

  旁人若是有了这样的机会,只怕恨不得立刻飞到美洲去。别说是凡人,在天上,为了名为了利勾心斗角的事情还少了吗也就是他的小桃花,坦荡磊落,不会因为这种虚无的东西迷失自己,能够坚定地跟着自己的心走。

  能够遇上她,成为她的丈夫,他已经十分感恩了。

  就这么过下去吧,只要和她在一起,怎么样都好。

  两人离开书房的时候,木莲请他们去了德妃那里“娘娘最近害喜地厉害,什么东西都吃不下,请阿哥爷和格格去看一看吧,说不定你们劝一劝,娘娘就吃下了。”

  没错,今年五月的时候,德妃又怀上了。她如今已经三十岁了,这个年纪还能怀孕,在宫里许多娘娘看来,十分不可思议。

  就连心如止水的皇贵妃,心里也忍不住起了波澜。

  去年十月的时候,十三阿哥已经出生了,明华和六阿哥估算了一下,德妃肚子里这一胎,大概就是十四阿哥了。隔了一年又怀上,对女性的身体损害比较大,所以明华越发注意德妃的身体状况。

  陪着德妃说了一会儿话,看着她喝下了一碗白粥,两人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的日子,和平时并没有什么差别。南怀仁照旧来上书房上课,但他讲的很多东西,太子和大阿哥他们已经听不懂了,所以他上课的时候,是在无逸斋的偏房里,单对明华和六阿哥讲的,而太子和大阿哥大公主他们,则仍旧是在无逸斋的正厅,听别的老师讲别的课程。

  九月的时候,大清派了三艘战舰前往美洲。每艘战舰上配备了六门红衣大炮、五百个将士,这五百个将士中,其中一百个出自营。除此之外,穿上还装了大量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

  这是一次伪装成贸易的军事刺探。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明华不自觉地松了口气。

  这么谨慎点试探是对的,怎么着都得先把美洲的情况掌握了再说。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康熙二十六年的冬天。天上又飘起了鹅毛大雪,但大清的官员和贵族,在这一个冬季,却提前准备好了羊毛衫。在热河的羊毛纺织厂最终还是建立起来了,天气一冷,这一家厂子,就开始不断地往京城方向运送羊毛产品。

  在冬日的凌晨,大清的官员们已经习惯了传上羊毛衫、羊毛裤和羊毛袜,然后再在这些衣服外面套上棉袄,穿上官服,戴上披风和顶戴,骑着马儿去上朝。

  冬天太冷了,自己骑自行车太遭罪,还不如坐在马上,让奴才牵着马儿走。

  也有些聪明的人,将三轮自行车布置成马车一样,在京城和附近县城四处揽客。只是这种方法虽然能让坐车的人觉得暖和,但是骑车的人,却被冻地长满了冻疮。

  石泽将情况报了上来,明华瞧了一眼,觉得这会儿可以将玻璃做出来了,只要有了玻璃,就可以将自行车打造成轿车的模样,将四周都封起来,骑车的人可以透过玻璃往外看,也不会影响到视野。

  这么着,冬天在外面拉客或是拉货的百姓,也能把寒风和雨雪阻挡在玻璃之外。

  化学这方面,还是六阿哥比较擅长。他叫工部准备了东西,拉着南怀仁一起研究,终于在十一月的时候烧制出了大清的第一块玻璃。

  这玻璃光滑透明,透光性十分好,看着就像是水晶一样。

  六阿哥特意数着数烧制了多块玻璃,想要安装在永和宫的窗户上。然而还没来得及行动,这玻璃就被来永和宫看望德妃的康熙给瞧见了。

  当他看到那一块块光滑剔透,比水晶还要透明的宝贝,被随意地放在地上时,整个人都震惊了。他愤怒说道“这等极品水玉,是谁放在外面这么糟蹋的”

  他素来主张勤俭爱民,可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居然有人敢这么奢侈无度这简直就是罪无可恕

  刚拿着工具出来,想要切割玻璃的明华懵了这不就是几块玻璃吗值得康熙发这么大火  647547956群号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