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痞子相公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8章 058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孟夏的夜风暖融融的, 没有春寒的料峭,也不似盛夏的闷热, 拂过脸颊时,柔和又温柔,宛如情人那充满怜爱的轻抚。

  藏蓝色的夜空中, 繁星满天, 弯月似钩,三两片薄云如玉带一般从月上抹过,淡淡的白,给月增添了别样朦胧的美。

  白日里澄净的碧水,夜色下已成为一块幽蓝的宝石, 湖水微微荡漾,空气中泛着微甜的含笑花香,四周十分的寂静,只能听到阵阵促织的鸣叫声, 和一声两声咕咕的蛙声。

  还有彼此的呼吸声。

  赵瑀和李诫并排躺在小舟上,没有划桨,任凭小舟随波飘在湖面上。

  “瑀儿, ”李诫挠挠她的掌心, 嗓子有些发干,“你热不热我怎么这般的热, 好像三伏天穿着大棉袄蹲在火炉子旁边烤火, 快烧死我了。”

  赵瑀笑了笑, 没有说话, 却轻轻握住李诫的手。

  李诫翻了个身,胳膊直直地撑在她的两侧,声调低沉慵懒,带着一丝丝的诱惑,“瑀儿啊,你家相公最近仕途不顺,心情是十分的沮丧你摸摸他的心,是不是有些凉”

  如擂鼓般强有力的心跳,隔着衣衫,在她的掌心跳跃着、欢呼着。

  赵瑀觉得自己捧着的是世上最珍贵的宝物。

  “一点儿也不凉,你净胡说。”她喃喃道,受不住他炽热的目光,不自觉把头扭向一边。

  “瑀儿,看着我。”

  他的眼睛灼然生光,比天上的繁星还要璀璨,他的嘴角啜着一丝笑,带着说不出的欢喜,无论谁见了,都会忍不住跟着他笑起来。

  按捺不住心中的悸动,赵瑀双手抚上他的脸颊,极其认真地说道“我一直没跟你说过,我想你能感觉得到,但我觉得还是亲口说出来的好李诫,我喜欢你。”

  他的笑容更大了,顽皮地轻呼一声,“抓稳,小船要晃喽”

  有那么一瞬间,赵瑀犹豫了。

  在她以往的认知中,夫妻之间的密事是难以启齿的,应是躲在层层叠叠的帷幔后,而不是这般暴露在天地间。

  君子端方,行为有度。

  在李诫动作之前,她就应该尽到妻子的规劝之责,让他克制住一时的冲动,不要做出荒唐的举动。

  但看到李诫的双眸时,她马上改变了主意。

  她如何能让这双亮若灿星的眼睛变得黯淡失色她打心底喜欢他,她想让他欢喜。

  什么廉操羞耻,什么世俗规矩,暂且放到一边去吧,此刻,她只想拥着他,给他最美的愉悦。

  夜空的星在眼前上下跳跃着,光芒太过炫目,赵瑀不由闭上了眼睛。

  小舟轻轻荡着,周围如镜的湖面上泛起阵阵涟漪,水波拍打着船舷,一下一下,很是温柔。

  湖面起了雾,星星不见了,月亮也朦胧了,虫鸣和蛙声也没有了,唯有水声如此地清晰。

  哗啦哗啦,水浪一声接着一声,既紧又密,用力撞击着小船。

  赵瑀觉得自己宛如风暴中海上的一叶小舟,被惊天巨浪卷起,冲得高高的,瞬间又落下,还没等回过神来,又被冲上了浪尖。

  忽上忽下的刺激,让她忍不住叫出声来。

  一次比一次高,惊呼声还未完全脱口,下一波的海浪复又撞了过来,生生把她的声音堵在嗓子眼。

  剧烈的起伏中,她有些恍惚,怕自己被甩到空中,只能紧紧抱住桅杆,努力将整个人贴上去,盘上去,如藤蔓绕树,将自己缠在上面。

  不知什么时候,她再也感觉不到任何束缚,似乎在云端漫步,无上的眩晕感让她分不清谁是谁,好几次她觉得自己快死去了,然而下一刻她又活了过来。

  从未有过的愉悦,她想,或许只有西方极乐世界才能给人这种感觉吧。

  雾气渐渐散去,皎洁的月光下,眼前的一切复又清晰了。

  赵瑀看见自己的脚搭在船舷两侧,刚才不觉什么,现在却觉得有些难为情,奈何浑身酥麻无力,半分也动弹不得。

  她费力地将胳膊从头顶上挪了下来,轻轻推了推李诫,“腿。”

  望着她那潋滟如春水的目光,李诫的喉头动了下,哑着声音说“好,我帮你。”

  然后,他从船尾散落的衣服中翻出一方丝帕,沾湿湖水,俯下身,凑到跟前给她细细擦了起来。

  赵瑀倒吸了口气, “不可”二字已是脱口而出,但李诫好像没听见,手上根本没停。

  她无力反抗,也只能任由他去了。

  微凉袭过,稍微平抚了热热的痛感,的确舒服不少。

  一床薄被盖在身上,李诫揽着她,轻轻道“睡吧。”

  赵瑀也的确累了,窝在他怀中,顷刻便睡熟了。

  再睁眼已是清晨,灿烂的阳光下,一池碧水在风中荡漾,岸边柳丝如烟,略远处一大片桃林,如喷火蒸霞一般,清风拂过,当真令人心旷神怡,诸般烦恼都消散不见。

  李诫慢悠悠摇着橹,看她醒了,因笑道“昨晚折腾得有些狠,你且靠在船头别动,等会儿下山,我抱着你走。”

  赵瑀见身上穿戴整齐,知是他帮忙,脸色微红,低头说“没人的地方允你放纵些,有人了你还是收敛些吧你不要这样看着我,羞也羞死了。”

  李诫轻笑,“好,听你的。”

  小舟出了南溪,二人弃舟登陆,李诫叫了顶小轿,正午时分就到了县衙。

  远远就看到县衙大门前的红灯笼撤掉了,几个衙役正忙着挂白布,换白灯笼。

  李诫猛地一惊,立刻意识到有大事发生了,不待他问,刘铭已从内出来,脸上的表情似喜似哀,“东翁,皇上驾崩了”

  虽早有猜测,但这消息太大,李诫脑子嗡地一响,失声叫道“什么时候的事”

  “刚刚接到的,诏书已明发,东翁赶紧去迎诏。”

  李诫吩咐轿夫直接将小轿抬进后宅,低声嘱咐了赵瑀几句,匆匆换上素服,走了几步却停了下了,问道“郑县丞呢”

  “在大堂。”

  “你悄悄把他叫出来,我在二堂影壁那里等他。”

  约莫一盏茶功夫过后,郑县丞满脸凄容地过来,拱手道“大人,有何吩咐”

  李诫微眯了下眼,冷冰冰道“吩咐牢头给我开门,姓计的不能留了。”

  郑县丞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多少有点神情恍惚地反问道“您说什么”

  “大牢里的计庄头,”李诫口气阴寒,一字一顿道,“必须马上做掉”

  “可、可还没给他最终定罪,而且死囚要皇上朱笔勾画,咱们没这个权力。”

  李诫眼皮一闪逼视道“就是要私下杀了他,新皇登基,肯定要大赦天下,如果庄王世子替他求恩典,皇上是应还是不应”

  “庄王掌管宗人府,是唯一的皇叔,不应,太不给这位老亲王面子;但若是应了,寒了下头办事人的心不说,今后凡是涉及到宗亲勋贵的田地案,可如何处置”

  郑县丞瞠目望着这位县太爷,哆嗦着嘴唇说“你的担心不无道理,但万事自有圣心裁度,你我只需听令行事便可。你胆子太大了,这事有悖律法,不成,决计不成”

  李诫默然半晌,忽长长一揖到底,“郑大人,我是潜邸出来的,皇上对我有救命之恩,我没什么才学,不能替主子分忧,但也不能给主子添乱。请您念在我一片忠心的份儿,给通融一下,您放心,这事儿不经他人手,我亲自要他的命,就算今后翻腾起来,你们只说不知道就行。”

  这人天不怕地不怕,平日里谁的帐也不买,今日如此诚挚,甘愿给自己低头,郑县丞也不禁动容,长叹一声道“罢了,老郑佩服你是个人物我把狱卒都叫出来,剩下的,你自己见机行事。”

  李诫嘿嘿一笑,拱手作别。

  忙乱的一天过去,县衙后宅也早摘了红灯,但凡有点鲜艳颜色的都换了下去。

  屋里燃着白烛,赵瑀半卧在床,靠着大迎枕,和脚踏上的蔓儿说着闲话。

  蔓儿一边剥着花生,一边眉飞色舞道“晋王爷登基,老爷算是熬出来了,过不了几天肯定重新重用”

  赵瑀没有她那么乐观,微蹙着眉头道“你可别忘了,当初老爷扣押举子,可是把先皇气得不轻,我就怕有人拿这事说话,再参老爷一本。”

  “老爷多大能耐能把先皇气死”蔓儿不以为然道,“就算有人弹劾,皇上也不会搭理他,老爷算得上是皇上的心腹,若是识相,他们就该早早巴结。”

  其中干系复杂,不好对蔓儿多说,赵瑀幽幽叹了一声,只盼自己是多心。

  但有时候不好的预感往往特别灵验。

  二十七天服丧期一过,皇上给李诫的旨意就到了就地免职,即刻押送上京

  毫无预兆,别说赵瑀几个,就是李诫自己都没想到。

  然看着面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李诫也不得不相信这的确是皇上的意思。

  他双手一摊,苦笑道“老几位,可否等我安置好家人再上路”

  来人的语气并不好,“圣谕是,即刻”

  李诫无法,只能脱去官袍,上了囚车。

  赵瑀追了出来,隔着囚车说“相公,我和你一起回京。”

  李诫张张口,想劝她又不知道说什么,遂将手腕上的铁链抖得哗哗响,满不在乎地挑眉一笑,“娘子,咱们便杀回京城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