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痞子相公

报错
关灯
护眼
129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齐王走后不过个把时辰, 大批的锦衣卫就接管了清远寺。

  赵瑀便知,京城仍在皇上的掌控之下, 武阳公主所说不过是夸大其词而已。

  幸好齐王没有偏听偏信, 他这一脉应是能保下了, 而妲姐姐,只要能挺过这道生死关,往后的日子也必能顺遂安康。

  张妲还是昏迷不醒,但按吴院判的话来说,“伤口很深,没中要害, 命大, 养着去吧。”

  她被小心翼翼抬回王府养伤,赵瑀也在侍从的护卫下,回到了京城。

  一场大雪过后, 京城已变成银装素裹的琉璃世界,虽然城内已解除禁令,但行人依旧很少,大街小巷也都静悄悄的, 与前几日剁案板声不绝于耳相比, 简直恍若两个世界。

  达官贵人聚集的西城区, 好几家的大门上都有刀砍火烧的痕迹。

  赵瑀有点惴惴不安, 催促马车再快点她也怕家里出事。

  果不其然,李府的朱漆铜钉大门上,遍布伤痕, 连辅首衔环都被撞歪了一个,大门紧闭,门洞子里也无人看守。

  赵瑀心头猛地一沉,也不待下人叫门,扬声喝道“人呢,怎么不见门房照应”

  跟车的侍从立即将门拍得山响,“太太回来了,快快开门”

  过了好一阵子,门才嘎吱吱开了,四个门子跟头咕噜滚出来,急急忙忙拆掉门槛,七手八脚拉马车进门,老门子还苦着脸解释道“不是小的们偷懒,昨儿晚上来了一伙强人,砰砰当当砸了半宿门,还有翻围墙的,老太太吩咐紧闭大门,谁叫也不开。”

  赵瑀急急问道“老太太和少爷他们是否平安府里有没有伤亡”

  “回太太的话,主子们一切平安,有几个下人受了点皮肉伤,都不打紧。后来官兵满大街抓人,那群强人就全跑了。”

  赵瑀松了口气,点头道“好,回头我重重有赏。”

  说话间,已是下车换了暖轿,赵瑀从轿帘往外看,内宅并无受到冲击的迹象,平静如斯,这才慢慢放下心来。

  一听说她回来了,周氏、王氏、赵玫,还有莲心几个有头脸的丫鬟嬷嬷,呼啦啦一拥而上,围着她是嘘寒问暖。

  昨晚的事不便多说,赵瑀草草几句带过,看了一圈问道“实儿呢”

  周氏道“昨晚强盗都快冲到二门了,一个个挥着大刀片子,嘴里是嗷嗷直叫,吓死个人何妈妈就说带着大孙子先躲起来,我一琢磨,诶,她说得对,就让她带着大孙子从后门悄悄逃了。”

  赵瑀一听发了急,“简直胡闹,外头街面怎么可能比府里安全现在人呢”

  往常她对周氏从来都是尊敬有加,如此直言不讳还是第一次,周氏一怔,当下面皮微红,讪讪道“一大早就派人去找了”

  王氏见状,赶紧打圆场,“瑀儿你是没见到昨晚多么凶险,喊打喊杀的就没断过,咱府里好几个侍卫都受了伤,我们也是害怕出事。你别急,随行的还有侍卫,出不了事。”

  赵瑀脸色并不好看,深深叹了一口气,吁出胸中郁气,“就算要送走孩子,实儿有自己的奶嬷嬷,让何氏带着算怎么回事阿远又在那里”

  周氏解释道“两个孩子都跟着她走了,她说,若有人盘问,就让阿远顶替实儿。”

  阿远比实儿大半岁多,却比较瘦弱,实儿长得敦实,猛一看两个孩子确实差不多大,但是

  赵瑀眉头微蹙,这一出偷梁换柱,怎么听着如此别扭何氏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周氏见她面有不虞,生怕再招她埋怨,赔着笑脸道“儿媳妇你放心,何氏的两个孩子,还有他男人,都在府里,不怕她作妖。她说带孩子躲到东城去,地方也好找,一会儿准能接回来。”

  王氏暗暗给赵瑀使了个眼色,意思让她别太过分,周氏好歹是婆母,不能让人家下不来台。

  赵瑀会意,平缓下心情,起身给周氏行礼道“我一下子慌了神,语气太冲,言语也不妥当,婆婆莫怪。”

  周氏忙扶起她,“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咱不说这些虚的。现在想想我也是后怕,唉,只盼快点儿把孩子接回来才好。”

  在一家人的忐忑不安中,黄昏时分,终于把人找回来了。

  李实毫无损失,在乔兰怀里睡得呼呼的,赵瑀接过儿子晃了晃,人家哼哼唧唧地瞥了母亲一眼,打了个哈欠,继续睡

  赵瑀不禁失笑“这小子,走哪儿睡哪儿,真是心宽。”

  乔兰活动活动发酸的胳膊,“少爷这是有福气,别人羡慕还羡慕不来呢。”

  “怎么不见何妈妈和阿远”

  乔兰犹豫了下,悄声说“阿远少爷受了伤,何妈妈说见血不详,怕血光冲撞了少爷,非要养好伤了再回府。”

  赵瑀先是一惊,接着恼怒道“胡闹,快把阿远给我接回来”

  “太太”莲心欲言又止。

  “你说。”

  “太太,奴婢觉得何妈妈是故意的,当初她男人受伤,直接就抬进府里了,当时她怎么不说冲撞”

  赵瑀稍一思索便明白了,“让我亲自派人接她和阿远回来,比老太太派人是不是更有面子”

  莲心冷笑道“不止如此,只怕要您三邀四请,给足了脸面,她才肯回来。她昨晚上自荐带少爷逃走,当时我就觉得不对劲。”

  乔兰却说“不对劲也没办法,太太,阿远少爷是因少爷受的伤,奴婢以为,还是派人再接一次的好。”

  她细细说道“我们昨晚出府,街面上也不太平,遇到几波盘查的,有衙役,有锦衣卫,还有不知哪里来的官兵,有人认出奴婢,就问抱着的是不是少爷。奴婢正不知怎么应对,何妈妈抱着阿远就逃,口中还喊什么保护少爷,引得那些人去追,奴婢和少爷才得以脱身。”

  赵瑀默然半晌,叹道“我知道了,我亲自去接。”

  莲心仍旧不服气,“留在府里什么事都没有,她这是给阿远少爷铺路呢”

  “不为她,只为阿远,再这样下去,那孩子就让她教废了。”赵瑀面上淡淡的,吩咐道,“莲心收拾间屋子出来,阿远以后养在我院子里,再准备一百两银子。乔兰,备车,跟我去接人”

  很快,赵瑀接回了阿远,打赏何妈妈后,以受惊为由,让她回老家休养几个月再回来。

  何妈妈当然不愿意,口口声声说阿远离不得自己。

  莲心冷哼道,“阿远少爷是太太的养子,正儿八经的少爷,还离不得你一个奶嬷嬷太太体恤你,你倒蹬鼻子上脸了”

  何妈妈噎得差点一口气没上来,她不明白,自己和阿远分明对少爷有恩,可她们看自己的眼神,好像是在看罪人

  还是乔兰事后提醒她,“你那点花招,也就骗骗两位老太太,别看太太面善,谁好谁坏心里一清二楚,你呐,还是回老家待几个月再说吧。”

  话虽如此,但谁都知道她回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何妈妈弄巧成拙,只得拿着赏银和积攒的家当,悲悲戚戚离了李府。

  至于她后来如何,赵瑀没有多做关注,她现在关心的是皇上对齐王的处置,是否会责怪李诫擅离职守。

  她没有宫里的人脉,好在有蔓儿这个耳报神,多多少少也知道了其中内幕。

  皇上真的遇刺了,没有受伤,但受惊不小,或者说是受到的打击太大,毕竟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刺客竟是皇后安排的。

  皇上没有赐死皇后,只把人打入冷宫。

  齐王在御书房门口跪了一天一夜,皇上才召见他,听说皇上的怒骂声,都快传到宫门了。

  而齐王出来的时候,衣服破了好几道口子,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头上还挂着几片茶叶,一看就知道被狠狠教训了一顿。

  赵瑀便知道,齐王无碍,皇上更不会追究李诫的过失。

  也许还会嘉奖李诫,若不是他,齐王也许真的反了。

  但皇上并未将此案明示天下,或许是太过伤心,或许是觉得有损天家颜面,他一直缄口不言,最后朝堂上竟无一人敢提起此事。

  直到小年夜那天,宫中传出皇后病死的消息。

  随后,武阳的死讯也传开了伤心过度,呕血身亡。

  欲盖弥彰然无人敢说,只规规矩矩的进宫哭丧,做足表面功夫。

  真正伤心的恐怕只有齐王一人而已。

  惨淡的年节过后,皇上仍以皇后之礼将其厚葬,不过没有葬在帝陵,远远的葬在一处青山,旁边,是武阳的陵墓。

  二月二,是李实的生辰,赵瑀并未大肆操办,京城风波初平,她不想招人注意。

  但京城始终是权力漩涡的中心,几乎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二月十五这日,皇上一道圣旨,追封秦王的生母为皇后。

  秦王由庶变嫡,至此,皇上属意哪位皇子,已然昭然可见。

  登时,秦王变得炙手可热,每日求见的人都能排出去二里地,而人们忽然发现,温钧竹竟不用排队就能率先进府。

  原来人家早就和秦王搭上线了,

  谁都知道温钧竹和李诫不和,不少被清丈土地的人都兴奋得搓手这下李诫要倒霉啦

  然到了三月,李诫捷报传来,河南、安徽等地民乱已经平息,只剩几股小势力负隅顽抗,不足为患,预计四月可完成平乱。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191128 21:38:5720191129 23:51:4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泼猴 10瓶;柳芙蓉、睡在月球上的猫、夏远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