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腊八粥
兴庆宫里。
玄宗皇帝依旧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花萼相辉楼,有些发愣。
高力士虽然在极力揣摩着他的心事,可到底,还是没有说出来。
;高力士,你说,朕这一步,走的对还是不对。
这一步,自然就是说柳雨瑶为公主这件事。高力士急忙上前说道,;皇上,昭敏公主聪慧过人,担得起公主的身份。
玄宗皇帝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缓缓转过身,在倒负双手,在地上来回踱着步,;我这心里啊,总是觉得不踏实。
;皇上,您这是太劳累了。你先去暖阁歇息一下吧。高力士自己不想再把话题继续下去,急忙想岔开。
可没想到,玄宗皇帝谈性正浓,;你说,世间还有多少柳雨瑶这样的女子。
多少。高力士心里暗自说道,柳雨瑶这样的女子,也就是中上等的女子,自然不少。
可是这种话,他哪里敢说。
;皇上,昭敏公主乃是万里挑一,难得的人才,世间恐怕罕见啊。
听了这话,玄宗皇帝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今日是个好日子,值得记住。
说完,玄宗忽然惊醒,;今天是什么日子了。
;皇上,今日腊月初七,明日就是腊八了。
;腊八节,好,好日子。玄宗的心情,忽然变得好了起来。
高力士见玄宗心情不错,小心的提醒道,;皇上,您看是不是降旨,给几座寺庙一些赏赐?
玄宗点点头,;嗯,说得对,得赏。
腊八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腊八一词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又称;腊日,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而在唐朝时期。虽然佛教中腊八节已经开始盛行,可是民间的活动,并不多。就连腊八粥,也没有流行开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所以,腊八节的早上,长安城里似乎没有什么异样。
沈不易却是不同,他可惦记着腊八粥呢。
特意起个大早,匆匆来的火锅店,命周贵在后院架上大锅,放入大米,小米,几样豆类,花生,开始熬制腊八粥。
;少爷,这什么呀?风五瞪大了双眼。
沈不易微微一笑,;熬粥。
粥。
风五不由得舔了舔嘴唇,对于吃,这个孩子明显没有抵抗力。
一个时辰后,粥终于熬好了。
周贵先盛了一小碗,送到沈不易面前,;少爷,您先尝尝。
沈不易接过来,试着喝了一小口,满口盈香,这个时期的材料,才是货真价实啊。
;嗯,味道还不错,再去多取些白糖过来,想吃甜的,自己加即可。
得到沈不易的首肯,周贵这才又给在场的几人,每人盛了一碗。
;今日腊八节,但凡来就餐的客人,每人一碗。沈不易喝完了碗里的粥,擦了擦嘴角。
就在这时候,忽然有人急匆匆跑了进来,;少爷,公主来了。
公主?
沈不易就是一愣。这大清早的,公主犯了什么邪。
可当他率众人迎出去,才有些哑然。
是公主。而且两个公主一起来了。
昭宁公主和昭敏公主。两人并肩站在那里。一个端庄,一个明媚。相得益彰。
姐妹花,姐妹花。沈不易心里暗自赞叹。
;沈不易拜见公主殿下。说完,就要撩衣跪倒。
柳雨瑶看到沈不易,心里不免有些五味杂陈,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倒是昭宁公主,见沈不易要下跪,急忙摆摆手;好了沈不易,免礼,快免礼。
沈不易倒也听话,直起身子,往旁边一闪,拱手说道,;二位公主,请屋里说话。
进到火锅店大厅。
昭宁公主毫不客气,拉条板凳坐了来。
柳雨瑶倒是很矜持,冲沈不易点头,指了指自己身后两人,;她俩一个叫春花,一个叫秋月,我今日来,是把火锅店的账目和规矩交于她们,以后,我......
说到这,柳雨瑶有些哽咽了。
沈不易自然也明白,成为了公主,天天在火锅店抛头露面,肯定是不合适。所以,来进行工作交接,也算是正常流程。
;喂,沈不易,什么东西,这么香啊。昭宁公主忽然站起身,四下闻了闻。上前拉住沈不易的手。不断是摇晃着,;喂,快说,快点说。
看她这副着急的样子,沈不易哑然失笑。;就是一碗粥,别急,我现在去盛给你。说完,沈不易冲周贵和王铮说道,;去后院,每人盛一碗出来。
看着沈不易和昭宁公主这般随和,柳雨瑶的心里,不免微微有一丝酸溜溜的感觉。
这俩人相处的如此自然,自己恐怕永远不能做出这般举动。这也许是沈不易对自己不咸不淡的原因吧。
而沈不易的安排,却是让在场的太监,宫女十分激动。人手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喝着,心里比粥还热乎。随着主子出门,有几次这样的待遇啊。
不得不说,还是这位沈少爷会做事。倘若这位沈少爷,能成为我们家公主的驸马,那该多好。
一时间,两个宫里的下人,都已经把沈不易看成了想当然的自家人。
交接工作,随着一声有客人到而暂时中断了。
柳雨瑶有些急了。;这还没有交完,该如何是好。
昭宁公主不以为然的说道,;敏姐姐,这有什么,明日再来就是了。
柳雨瑶轻轻摇摇头,;不妥,不妥,那今日火锅店如何营业。
沈不易却是不慌不忙,;敏公主,您看这样可好,您去柜台后面歇息,倘若春花秋月,遇到不懂的事情,随时可去后堂请教。你看如何。
柳雨瑶点点头。也只得如此了。
然而,昭宁公主,却是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