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96章 许清雅的小秘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从段晓晨回国开始,许清雅就没来过杜采歌家,给他的感觉,似乎小许是在避免和段晓晨在他家里见面。

  对此杜采歌也是乐见其成。

  当他终于把许清雅的那些写真照片全部修好图,准备打包发给她时,许清雅拒绝了。

  “ll传不了这么大的文件,邮箱也不行。”

  “那用网盘。”杜采歌说。

  “不安全,在网上总会留下痕迹,大叔你还是拷到移动硬盘里给我吧。”

  杜采歌一想,也是这理。

  他们约在一家咖啡厅见面。

  这几天,魔都的天气都不怎么好,黑云压城,阴雨绵绵,许多地方路面泥泞。

  天气预报说,接下来还会有几天阴雨,然后初三、初四可能会有小雪。

  但注定今年是打不成雪仗了。

  快过年时,路面比平时顺畅很多,很多人已经开车离开了魔都。

  很顺利就带了见面的地点。

  许清雅已经早到了,她的脸蛋冻得红扑扑的,煞是可爱。

  杜采歌把移动硬盘给她后,她笑着抓起杜采歌的手,“借给我暖一暖,冻死了。”

  杜采歌自然不会反对。

  过一会,她干脆整个人依偎在杜采歌怀里。

  香喷喷,软软的。

  “你最近在忙什么?”杜采歌问她。

  “之前是期末考试。然后师父让我参与排《长生殿》,今年他们要上春晚,只唱一出。春晚老是那几个传统剧目,这次终于有了新剧,而且写得那么好,老前辈们就希望这次我们一定要上。虽然其实我们还没有排练得很熟练,也只能赶鸭子上架了。”

  杜采歌有些讶异:“那你是演杨贵妃?演不出那个味道吧。”

  “谁说我演不出?我也可以很妖娆的。你要不要看看?”许清雅不服气。

  “恩,我知道。”杜采歌想起了在酒店给她拍写真时的几个镜头。

  许清雅可能也是想到了那几幕,脸更红了,都红到耳根了。

  过一会她笑道:“不过我不会参与演出,最近几年都不会。师父说,这几年让我把重心放在影视方面,多拍点电影。《长生殿》去演出时,暂时不会让我出场。但我要做好准备,如果主演出了什么事故或者小意外,我要随时能顶上去。”

  杜采歌点点头。如果许清雅要参加演出,早十天半月就去北境彩排了。

  “你是未来天下第一大青衣,长生殿这样的剧目你肯定得会唱。”

  “那当然。”许清雅傲气地说。

  “对了大叔,过完年,我带你去个好地方。”

  “什么好地方?过完年我会很忙。如果你方便的话,今天去吧。”

  许清雅似笑非笑:“今天……也不是不可以。说不定我会把你拐卖掉哦。敢不敢跟我去?”

  “有什么不敢的,到底是你拐卖我,还是我拐卖你,这是个问题。”

  “大叔啊,”许清雅垂下头,长长的睫毛轻轻颤抖,“那你把我拐走好不好?”

  杜采歌无语回应。

  许清雅抬头笑了笑:“开个玩笑。”

  杜采歌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想,你那表情可不像是开玩笑……

  但既然你说是玩笑,那我就当是玩笑吧,否则怎么蒙混过去呢。

  咖啡没喝完,两人就起身离开。

  许清雅摊着手掌索要钥匙,杜采歌自然会满足她这点小小的要求。

  “地方很远,你确定要去?”上车的时候,许清雅问道。

  杜采歌其实挺想和她多呆一会。“去呗。明天就过年了,今天没什么事。话说你带我去的地方,今天还营业?”

  “去了就知道了。”

  虽然今天交通状况非常好,但还是开了一个多小时后,许清雅才说:“快到了”。

  要是平时的路况,估计得开两个小时。

  这时都已经过了绕城高速,快到昆山了。

  不过一路上有志趣相投的人相伴,有钟天地灵秀的美女可以欣赏,并不无聊。

  “你不是一直想知道,我的片酬都花在哪了么?今天就告诉你。”

  说着,许清雅将车驶入一个收费停车场。

  杜采歌向窗外看去。

  不远处有一块招牌吸引了他的注意。

  “鹿鸣剧院”。

  他指着招牌问:“是那儿?”

  许清雅笑了笑。

  带着点狡黠,带着点热忱和亲切,像是要把自己心爱的玩具和好朋友分享的小孩子。“我打赌你会喜欢的。或许不会很喜欢,但至少会有那么一点喜欢。”

  她举起右手,用小指头比划了一个“一丁点”。

  配合着她唇边的那一抹调皮的微笑,眼睛里动人的光芒,那动作显得可爱极了。

  停好车后,许清雅自然地挽着杜采歌的手,像普通的情侣一样,漫步过去,来到一扇铁门前。

  大铁门紧锁,这是车辆进出的门。

  旁边开了一扇小门,却是没有挂锁。轻轻一推就开了。

  穿过这扇小门,他们走进一个小院子,里面空间不大,有十来个停车位,还有两个小小的狭窄的花坛,此时花坛里自然是百花凋敝,但还是有一些亮眼的绿色挣扎着存活。

  正面是一栋小楼,上面挂着牌匾:鹿鸣剧院。

  旁边一行小字:先锋实验剧院。

  许清雅一路给杜采歌进行简单的介绍:“这里距离昆山很近,大叔你知道,昆山是昆剧的发源地。这家剧院的老板和老板娘都是昆山本地人,从小喜欢昆曲。后来他们都进入了吴都市昆剧艺术团,在那里相遇,相恋。”

  “他们都很年轻,才二十多岁,比我大一点点。不过他们和我系出同门,他们的师父的师父,和我的师父是师姐弟。所以从辈分算,他们都是我的师侄。”

  师侄可还行,许清雅在戏曲界的辈分太高了,直接师从老一辈大师何田田,现在活跃的一批中生代名角40-60岁的都是她的师兄弟,新生代20-30岁左右的则大部分是她师侄辈。

  许清雅继续说:“他们很喜欢戏曲,但是他们的理念呢,有点激进了,想要把戏曲和现代流行元素做深层次结合,大肆修改乐曲和唱词、念白,甚至走位和动作。他们认为这样,才能让戏曲在快节奏现代社会传承下去,并获得更好的发展。”

  “至少师父、师伯们都不太能接受,认为这样就失去了戏曲的传统之美,优雅之美。一些前辈说,如果戏曲要变成这样才能生存,他们宁愿戏曲从此消亡。”

  说到这,许清雅扭头看着杜采歌,眼中含笑:“大叔,你怎么想?”

  杜采歌拒绝评论,“我不是这个圈里的人,我怎么想的不重要。”

  “可是对我来说很重要。”

  在关于艺术方面的话题,杜采歌偶尔会忽悠一下,有时会敷衍。

  但一旦开口,就绝不说谎,不说违心之言。

  哪怕说出来会让她不高兴,那也没办法了。

  所以他想了想,给了个认真的回答:“没看到之前,我听你这么描述,会有一点排斥,担心由他们的理论发展起来的新派戏曲,会失去传统戏曲最精髓、最能打动我的东西。但是我愿意先保留看法,先看几场他们的表演再说。”

  许清雅展颜一笑:“可惜今天没有演出了。等过完年,找时间我带你来看他们的演出吧。”

  杜采歌不知道自己的答案,她是否喜欢。

  因为许清雅明显是很支持这两位师侄,甚至将她自己大部分的收入都投入进来援助对方。

  不过看她的样子,应该能接受自己的想法吧。

  艺术方面,求同存异很重要,不能像宗教那样你死我活。

  当某种艺术形式只能容得下一种声音时,也就是这种艺术的消亡时候。

  一枝独艳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对艺术来说,尤其如此。

  因为今天并没有演出,所以其实没什么好看的。

  而且两位老板中的丈夫不在,只有那位妻子在最后进行一番收拾。

  看到许清雅带着杜采歌上门,那年轻女孩先是惊喜地说:“小雅你找男朋友了?”

  许清雅既没有承认也没否认,只是笑着把杜采歌介绍给她。

  许清雅的这位女师侄是杜采歌的本家,也姓杜,有个很普通的名字“杜娟”。

  “不是杜鹃的鹃,而是娟秀的娟,”她笑着强调,“杜大哥,你写的《长生殿》真是神作,我家那位一直念叨着想见见你真人,感谢你对昆曲做出的贡献。”

  听这话,杜采歌对那位素未谋面的师侄有了一点初步了解——会感谢别人对昆曲做出的贡献,说明他是真的把昆曲视作自己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东西,把发扬昆曲视作自己的人生目标。

  杜娟带着他们参观了一下办公室,戏服收藏室,乐器存放室等,又带他们看了看有200座席,最多能容纳300观众小剧场。

  “挺简陋的一个小地方,让杜大哥见笑了!我们就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杜娟说。

  “你们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开销绝对不会小吧?”

  “是,没有师姑的资助,我们的剧场早就倒闭了。”杜娟坦言。

  杜采歌没追问许清雅资助了多少钱。

  这是人家的事。

  “我突然有点想投资剧场了,我投50万,给我5%的股份吧。”

  杜娟一口回绝:“那不行,我们这剧场总共也没投多少钱,现在也没能盈利,50万至少要给你20%的股份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