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黑石密码

报错
关灯
护眼
0748 始动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理查德死亡引发的风潮还在继续对于贵族们来说其实如果只是单纯的死一个人他们根本就不会在意也不会被牵扯其中。

  可问题在于理查德在“自杀”之前还写了一份悔过书真正把贵族们拉进“战场”的就是这份悔过书。

  其实要说真有什么可怕的内容也未必内务部已经检查过了这封悔过书并且内容也流出大多数贵族都知道了它上面写了什么。

  无非就是对金钱的痴迷和渴望让他冒险作出了错误的决定以及最后对陷入绝境时的恐惧和痛苦真正诱导他走向死亡的是他发现他的隐秘住处似乎有人在监视他。

  众多的压力终于压垮了他他决定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这辈子很短暂也没有太多能够拿得出手的经历展示给大家他不想被关起来被审讯在品尝过各种痛苦之后老死在监狱里或者直接被判以枪决。

  上吊是他唯一能保留自己体面的方式也是他在人生尽头唯一能由自己全权掌控的权力了。

  除了这些里面还涉及到了一些事情和一些人比如说他是如何钻漏洞让公司上市的……

  经过内务部的笔迹鉴定专家的鉴定悔过书的确和理查德以前的字迹相同尽管有一点细小的差别但也在许可的范围内。

  字迹是会随着心态情绪的变化而发生一些变化的比如说当人们特别得意的时候他们在书写时就会比平时更加的随意一些细节的处理有可能会有些不同。

  在自杀前承受的压力和恐惧也会让字迹发生变化。

  这个结果也明确了这份信件的内容是真实可靠的。

  这封信件中提及到了一些关键的名字这些人……都是财政大臣的手下。

  任何一个国家的财政都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在联邦由财政部管理它这个职务可以追溯到联邦立国之初。

  在盖弗拉帝国则由财政大臣来处理这些钱但财政大臣并不是一个已经存在很久的具体职务!

  按照目前盖弗拉帝国的各种记载在过去这个帝国虽然有“财政大臣”这个位置但更多的时候这个职务都是被人们忽略的因为往往都是首相兼任财政大臣。

  这已经演变成为了一种传统延续了很多年。

  毕竟国家的首相是帮助皇帝陛下处理日常工作的重要助手需要有足够的权力才能很好的经营这个国家。

  但是近年来因为某些原因财政大臣又被独立了出来成为了一个正式的官职。

  有时候皇帝会任命财政大臣有时候皇帝又不会任命财政大臣这也导致首相的权力有时候很大有时候又不怎么大——没有财政大臣点头首相所有的想法永远都只是想法。

  财政大臣这个职务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把首相架空了所以只有兼任财政大臣的首相才会被贵族们认可为“权相”。

  至于没有兼任财政大臣的首相?

  那就是一个吉祥物请示完皇帝后还要去请示财政大臣财政大臣还不一定同意对方的建议最后还是由财政大臣和皇帝讨论后作出决定这不就是一个吉祥物么?

  现在财政大臣的几名重要手下都出现在了理查德的悔过书(遗书)中一瞬间贵族集团们就像是嗅到了鲜血的鲨鱼变得躁动兴奋起来。

  首相第一时间就去了皇宫谁都不知道他和皇帝聊了什么但在事发的第三天首相出现在了枢密院。

  林奇因为被限制离岛所以他没事干也往枢密院跑。

  很多掌权的贵族认为枢密院就是养老院毕竟在这里的贵族都是没有任何实际权力的那种不只是他们他们的长辈也都早早的远离权力的中心这种情况只会越来越恶化。

  再过一些年他们可能连见皇帝的权力都没有了毕竟他们就是有一个贵族爵位的“普通人”而已而不是什么掌权者。

  这些曾经掌握过权力但现在以及以后都没有机会再触碰权力的人们对权力的执念与怨念也是最大的。

  从他们没事找事的给皇帝添堵就看得出这群人的内心有多暴躁只是他们伪装得很好而已。

  首相是接近中午的时候来的太早来的话这里没有人。

  贵族们都是睡到九点半才起床的人超过九点起床对他们来说都是无法忍受的“早起”简单的梳洗打扮后来到枢密院里大家聊聊天享受一顿免费精致的午餐然后下午一起吹牛打屁一天就过去了。

  这就是平民们向往的生活但也是贵族们无奈的体现。

  首相出现的时候引发了贵族们小小的轰动这是十几年来首相第一次出现在枢密院这种破地方枢密院的老贵族们似乎都有些意外。

  首相也没有来停留得太久只是在一些大贵族的陪同下到处转了转走了走然后告诉大家最近不要到处乱跑外面有些不安全后就离开了。

  他就像是来露个脸什么都没有说可就是他什么都没有说反而已经把自己要说的内容透露了出去。

  贵族们虽然手里没有权力可这不意味着他们也失去了政治能力。

  这听上去好像有点冲突其实权力和政治细分下来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贵族们的政治能力用得好有时候比权力更有效。

  其实在首相没有来之前大家就已经在讨论一个问题了现在财政大臣出现了巨大的危机是不是有可能会被扳倒。

  在盖弗拉要扳倒一个掌握权力的世袭大贵族是非常难得的可能几十年上百年都没有谁倒下。

  不过一旦有人倒下就意味着有大量的权力被释放。

  人们的热情因权力而生。

  在人们的讨论中最多的看法还是认为首相会发力他不发力就永远是一个吉祥物整天代表皇帝出现在各种场合说一些别人的看法与见解没有太多的自主权。

  只有拿到财权首相才是真正的首相。

  如果他要发力就必须得到皇帝以及更多的贵族的认可并且从名义上展现出“财权如果旁落就还会引发弊端”的观点半胁迫的让皇帝把财权赋予首相。

  这个过承诺并不容易首相要和其他大臣斗比如说早就不想干但又没有什么好去处的陆军大臣比如说一些明明是世袭大贵族但没有什么权力的枢密院元老以及皇帝本人。

  普通老百姓都知道谁掌握了钱袋子谁就是一家之主皇帝也想要牢牢的抓住钱袋子这就是后来财权独立出来的原因皇帝和首相都在争财权。

  首相要打败三方人马才有机会成为真正的权相他的到来就是一种表态和立场。

  下午的下午茶举行沙龙的时候人们都开始聊起这个话题。

  “我觉得财政大臣不是那么容易倒下的……”一名看上去只有四十多岁实际上已经接近六十岁的贵族看似很有见地的说起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都知道最终主要的决定权还是在陛下的手中如果陛下能够在这件事上选择视而不见甚至是他选择丢掉财政大臣的手下保住他对陛下而言更有价值一些。”

  “一旦剔除了财政大臣的手下安插上自己的人手陛下就能架空财政大臣自己牢牢的掌握住财权……”

  这个说法得到了很多贵族的认可如果皇帝自己也掌握了财权他实际上就有了成为独裁者的资本。

  军权、财权、再拉拢一批贵族掌握政权有可能帝国即将迎来最具有权势的一任皇帝。

  谈论起这些内容的时候贵族们对皇帝也好大臣们也好都没有什么畏惧回避的心理就像是在谈论其他贵族那样。

  这个时候有人插了一句嘴“我们都知道会这样难道那些大臣们会不知道吗?”

  沙龙的意义就在于抒发自己的想法没有障碍的交流。

  周围凑热闹的贵族们又一次没有立场的纷纷点头确实是这样。

  皇帝手中的权力如果膨胀了就意味着贵族手中的权力要收缩。

  有时候贵族和皇帝是一伙的因为他们有可能要面对一个强势的政敌比如说大权在握的权相。

  有时候贵族们又是一伙的他们要遏制住皇帝陛下无法控制的权势避免出现独裁者暴君之类的君王。

  当然其实这些斗争的核心还是权力。

  权力就那么多分一份就少一份谁都不希望一直被其他人压着所以就要分权不能太多不能太少要平衡。

  一旦皇帝出现了要“夺权”的表现很有可能其他大臣会团结在一起。

  整个下午贵族们都在激烈且热闹的讨论着这些事情这也是他们的快乐源泉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中的一些人有可能会因为这次变故登上政治舞台。

  林奇作为一个“外来者”坐在靠边的位置上没有人问他的看法他只是一个“新生儿”他甚至连哪个贵族叫什么名字都还弄不清楚问他有什么想法纯粹是白问。

  尽管他没有参与其中但也随着这些人的聊天逐渐的捋顺了一些脉络。

  晚上九点黄金时间档一台政治脱口秀节目突然出人意料的炮轰财政大臣……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