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黑石密码

报错
关灯
护眼
1195 布佩恩条约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媒体报道或者书本杂志上来说科学进步就是一个词组它平淡无奇。

  实际上推动科学进步的是数不清的钱。

  不是每一次针对科学的研究都能得到正面的回应很多时候做不到这一点研究的方向错了或者配套的科技限制着最终投入的资金都成为了一种技术的累积。

  累积不是成功它只是为了成功进行必要的储备从投资者和回报来看短时间里至少是亏本的。

  越是尖端科技越是如此。

  越是人们需求的东西研究的人也就越多投入的钱也就越多涌入这个行业的人也越多。

  如果说有什么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景那一定是生命的长存。

  无论是穷苦人还是社会上流人物他们都渴望着能够活得更久。

  从人类文明诞生之初追求永生似乎就刻进了人们的基因中。

  或者反过来说人类乃至生物基因中本能的存在着对永生长存的渴望。

  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富豪政要甚至从一些秘密账户中转入大量的资金到一些尖端的医学研究当中在人们无法通过神学获得长生时他们本能的把目光转向了医疗。

  也许医疗无法让人类真的永生但能最大限度地让人们活得更久一些。

  早些年一部名为《多面人》的科幻电影上映故事里的外星人能用先进的科技和人类进行换脑隐藏在人类之中。

  这部电影也给医学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人类的衰老和死亡基于器官的衰老那么如果给人们换上全部崭新的器官人类是不是就不会死了?

  于是有关于器官移植的课题一直在各种富豪政要各种明里暗里的资金支持下不断推进在动物身上人们已经开始有所得。

  不过成功率还是比较低一直有一些问题在影响这些课题的前进比如说排异问题。

  人们始终在解决这些有科学家认为也许十年到二十年时间里器官移植就能趋于成熟在五十年内将能成功的运营到临床。

  五十年……太久了威克利夫先生可等不了五十年。

  在一次新的会诊之后威克利夫先生留下了他的主治医生两个人单独在一起。

  “我最近感觉我的心脏越来越无力……”威克利夫先生的脸色有点发青他的表情也很难看。

  医生点了点头“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有些人会快一些有些人会慢一些我们不能精确的判断出一个具体的时间但是你的情况的确很不好。”

  威克利夫先生站起来走到了窗边看着阳光下那些在草坪上奔跑的孩子脸上露出了一抹嫉妒。

  “你们说的手术……是指心脏移植吗?”

  医生也没有隐瞒“如果你的情况到了必须做手术的程度那就意味着吃药也很难控制你面临的选择只有两个。”

  “做手术尝试可能不到百分之五的成功概率或者放弃所有治疗迎接死亡。”

  心衰这种东西它不像其他的玩意有些切了就切了心脏不跳了说什么都没有意义了。

  就连干预都没有什么好办法干预换一颗健康的心脏似乎就成为了唯一的办法。

  威克利夫先生沉默了一会“我不打算放弃我的生命我有一个想法……”

  看在钱的份上医生耐着性子“请说我在听。”

  他转身看向了医生眼神有些逼人“为什么我们不直接在人的身上进行实验这比在动物身上研究应该更快应用到人类本身身上!”

  话是如此没错动物这种东西研究得再好哪怕成功率百分之百了到人类的身上也会存在很多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在人类的身上进行研究呢?

  医生干笑了两声“威克利夫先生我能理解你对你现在身体的担忧可你提的这个问题……”

  他摇了摇头“我们还没有完全的掌握这些技术贸然用于临床会造成大量实验人员的死亡而且它违背了道德。”

  威克利夫先生抬起了手阻止了医生继续说下去“我不在乎道德也不在乎别人会不会死我只关心万一到了必要的时候我有多大的概率能活着。”

  “你可以和医院的高层那些专门负责研究这些人的聊一聊我有办法给你们提供一些合适的场所进行研究。”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早就该死了却还活着这或许就是他们能活下来的原因!”

  医生点了点头没有继续争辩什么他隐隐有一种感觉或许这件事能成功。

  科学的进步总要有人付出医疗科学的进步更是如此。

  “我会转达的威克利夫先生……”

  看着医生离开的背影威克利夫先生眼中只有不甘心他不愿意早早的就离开这个世界他此时开始认真的思考如何弄到一笔钱。

  即便这边的医院不赞同他的提议他也可以找一些人去做这些研究一两年时间他还能等总能通过不断的尝试找到办法。

  而这一切都需要钱。

  钱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关键!

  对于威克利夫先生的焦躁林奇没有丝毫的共情首先他没有病其次他还很年轻他还有大把的时间去挥霍——其实也不完全是。

  联邦现在的人均寿命只有六十多岁这还是医疗水平非常高的情况下看上去林奇马上就要二十五岁还是年轻人。

  实际上在平均年龄这一部分他已经度过了一半的人生。

  人类真是一个可怜的种族老天给了人类智慧让人类社会有了璀璨的文化却也残忍的限制了人类的寿命。

  短暂的生命力承受着太多的痛苦如果人类能活得更久一些或者不要让人类产生自我产生人格那该多好。

  庸碌一生就像那些猴子懵懵懂懂的来懵懵懂懂的离开没有烦恼没有忧愁。

  随着总统先生的笔落在协议书上《布佩恩条约》算是彻底的签订完毕。

  无数的闪光灯亮起总统先生站在了二十四名外交官或者大臣官员之类的外交人士的最中间。

  这一组织将会彻底的改变目前国际贸易中无序的事实让一切都变得有序起来这也是所有人都希望的。

  其实对于小国家来说可能他们领略不到联邦政府说的那些战略意图也不太明白国际金融战争的意义他们想要的只是订单。

  订单能够帮助他们从目前的经济困局中走出来还有些人想要的是工业援助或者其他什么援助。

  不管他们有什么样的目的在这一刻所有人都紧密的团结在了一起。

  总统先生笑得很开心露出了他微微有点发黄的牙齿。

  他的牙医告诉他那不是牙黄只是他的年纪太大了牙齿表面的那层什么东西已经完蛋了露出了更深层的牙质。

  这些牙质很容易上色所以看着有点发黄其实并不是他不注重口腔卫生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这一刻对他来说将是重要且难忘的他其实没有太大的野心能因为一纸条约进入历史书也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这对这个实际上还是有一些保守的老人来说可能是最大的好消息之一。

  拍摄完毕之后就是答记者问的环节今天很热闹因为有这么多的大人物坐在一起这可能是有史以来历史上第一次汇聚了这么多国家的国际盛事。

  每个记者都想要站起来发言对他们来说这些宝贵的资料有可能也会成为“历史”他们也会成为“历史的碎片”被无数的后来人所熟知。

  “前排那个女孩看起来不错……”总统先生微笑着轻声和身边的特鲁曼先生说。

  特鲁曼先生看向了那个年轻的女孩同样以很低的声音回答道“这不是我们的人。”

  总统先生有些遗憾他指向了那个金发女孩旁边的人一个棕色头发的女士看起来有三十多岁。

  “感谢总统先生选择了我我是来自……的记者我的问题是……”

  一个很尽责的记者提出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对通稿的一种补充。

  像是这种大的政治事件在记者们提问之前一些重要的媒体机构就已经拿到了通稿他们知道该问什么不该问什么。

  只有不破坏规矩的人才能和整个生态环境共存下去。

  而那些破坏了规则的人则会被踢出圈子。

  总统下属很认真的听着这位女记者的提问然后用风趣幽默的回答征服了所有的记者。

  人们为总统先生的发言鼓掌感叹着总统先生的智慧。

  其实有些人很清楚这些都是标准答案在提问之前就已经有了回答方式的。

  又是一个傻瓜问题……

  不少记者一边想着一边还是老实的把总统先生的回答记录在本子上这些都是要刊登的内容。

  紧接着人们再次举起了手……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