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1 银行的业务
小银行有小银行的烦恼。
大银行有大银行的忧愁。
各不相同。
小银行的问题基本上用钱就解决联邦在七大行之外其实还有很多的私人银行。
因为《反垄断法》的规定基本上只要人们能做到符合行业规则的要求就能轻易的踏足任何行业。
在联邦只有准入制度没有实实在在的门禁不会说有什么企业已经完成了准入的标准还有人拦着不给它进入这个行业。
这种行为本身就是违法的。
私人银行这个东西怎么说呢?
很具有联邦特色!
因为联邦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在这里没有一个统一的种族几乎所有人都来自不同的国家。
在来联邦之前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信仰崇拜有着不同的三观和道德要求。
最后他们都来到了这里。
尽管这些人表面上好像已经融入的联邦内但是有不少人在个人财务方面还是多多少少和联邦的体系分开的。
这也是联邦众多私人银行存在的原因!
为同族服务也成为了这些私人银行的主要营业目的以及客户来源。
他们开设银行并帮同族保管他们的财物然后按照标准利息给他们发放储息。
只要这些私人银行符合行业标准并且有足够的保证金金管会就会给他们批发执照。
不过私人银行的“安全等级”不够高所以它即便拥有了大量储户和储蓄金也不能将其中大多数拿出来进行金融操作。
比如说联邦七大行由于它们的体量较大金管会给它们的安全等级较高。
这些七家银行可以将银行内百分之七十的储蓄金拿出来进行商业投资和金融操作。
这七家银行在很多金融领域之内既可以是投资者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转变为庄家的存在相对来说风险较小。
所以他们只需要有少量的保证金就能维持银行的正常运行。
但那些小规模的私人银行不行他们的体量很小储户很少储蓄金也不算多在金融市场中更不具备统治力。
让这种私人银行把百分之七十的储蓄金拿去做金融投资对储户们来说就是犯罪行为!
因为私人银行在金融领域内不具备抗风险能力一旦他们的金融投资计划失败基本上这些钱也就找不回来了。
而他们如果想要弥补这部分的损失就必然会动用更多储户的储蓄金!
要知道私人银行说白了和一些私募基金会是一样的他们就是把客户的钱拿出去做金融投资。
唯一不同的私人银行可以向社会公开揽储而私募基金只能定向地融资。
所以金管会在私人银行的风险控制方面比较严格。
为了避免出现私人银行因投资决策失误导致银行破产的事件出现。
基本上私人银行的保证金最低要确保在总储蓄金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和七大行正好反过来。
也就是说储户每储蓄一百块钱在私人银行里私人银行的老板最多只能将其中的三十块钱拿出来用于投资和商业行为。
但……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不缺少冒险的人加上金管会的工作模式是周期性排查没有人举报就不会主动出击。
所以有很多私人银行实际上是在非法操作的他们超额地将储户的钱拿出来进行商业投资行为。
有时候一部分储户需要用钱了或者一部分合约到期了之类的总之他们需要大量现金的时候他们口袋里也没有钱。
他们总不能对他们的客户以及合约对象说自己没钱。
那么挤兑一瞬间就能让他们破产。
所以在这个时候小银行向大银行借钱也就成为了私人银行之间的惯例。
他们很多时候并不是要借很久他们只是要应付一下金管会的检查或者在合约结束的时候用于应付合约。
这往往就是三五天的时间最多也就一两周的时间。
而这种业务在银行行业内部很普遍以前的六大行加上林奇的黑石银行位于食物链的顶端。
像是一百万联邦索尔拆解一天的利率有时候高达百分之一点击这可是比高利贷更高的利率!
但大家都普遍的认可这样的利率毕竟他们借的时间也不长同时大额现金在任何领域内都需要被人尊敬。
黑石银行从正式的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到现在主要的业务和盈利还是在这些中小银行身上。
把钱借给他们利润率高风险低。
投资任何一个企业一个领域总会有饱和的时候。
比如说一个企业它可能在发展初期需要大量的资金但这个“大量”实际上也只是有实际数字的一部分。
它不可能是无限的。
但是在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拆借领域里有多少钱都能被吃掉。
哪怕一百亿都没问题!
“……至于揽储问题等我们各个地区的分行建造完成之后再列入日程。”
“在这之前我们首先是要把自己目前抓稳的一些业务维持好同时考虑在不触及同行敏感的情况下拓展一下业务。”
“尽管目前一些快节奏的拆借和贷款能够为我们带来可观的效益可我们还是应该考虑成立更多的投资部门。”
“让我们在投资业务和盈利业务上实现多层多元多选择化……”
在黑石银行的董事会上林奇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作出了要求。
这些人中有不少是他从六大行挖来的还有一些来自黑石财团那些资本大鳄对加入到银行业里也非常的感兴趣。
他们愿意加入林奇自然不会吝啬人家给他钱花他还要拒绝那他就是真傻。
这个行业恰好有需要有这么多的人这些人从林奇的手中买入了一块钱的股票的同时还会将十块钱二三十块甚至是一百块作为增资投入到银行中!
也就是说林奇每卖出去一万块钱的股份黑石银行的总资产就会增加一万块的十倍几十倍甚至是上百倍的资产!
这种明显吃亏的投资看上去好像不会有人投但事实恰恰相反。
不仅六大行的人感兴趣黑石财团的人感兴趣就连那些自由金融机构也非常的感兴趣。
目前黑石银行的股权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林奇减持到百分之三十三点四的其余的大约百分之四十左右会作为非流通股交易给了其他股东。
其中有一部分大约百分之十五左右是以交叉持股的方式和六大行交换了股票。
剩下的股份里百分之二十将会作为流通股发行上市剩余的则作为合伙人的激励期权。
林奇会一直是银行的最大持股人他现在掌握着一票否决的权力因为在银行内哪怕所有人的权利都集中在一起也可能达到百分之六十六点七他们就无法对拥有三分之一以上权利的林奇发起决定性的决议。
反倒是林奇能够一票否决他们所有的决定。
人总要学会保护自己。
银行成立到现在第一笔大订单就是上十亿规模的国际贷款盖弗拉从黑石银行贷了十亿从其他银行贷了五十多亿一共六十亿的贷款用于购买各种技术和军事设备。
其中飞机是很大的一部分。
在战争中地面部队是否能够顺利的安全的推进完全取决于制空权是否能够牢牢的掌握。
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发动地面战争那和找死没有什么区别。
盖弗拉和彭捷奥在安美利亚上空的空战中消耗了大量的本国飞机。
以盖弗拉本岛的工业生产能力他们生产飞机的速度明显赶不上他们在前线消耗的加上其他各种军事装备。
他们除了购买没有其他办法。
这是一笔很大的生意因为它不是低息的这是正常利率的贷款同时它对黑石银行没有实际性的资金压力。
银行支付了一半的现金给了黑石航空剩下的一半会以每次交付为界限进行分批分次的支付。
其他人有没有赚钱有没有风险林奇不在乎反正他该得的一分没少反而更多。
但除了这笔大生意其他营业项目也需要尽快建立起来。
毕竟这是一个商业性质的银行林奇也和董事会谈论过后决定推动它上市!
要让这家银行上市并且在股票市场中实现可见的有效增长就必须有好看的财报。
单靠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拆借其实维持不了太久。
主要的项目应该还是放在揽储和投资方面……
薇拉作为银行的行长就坐在林奇的身边。
不少人对薇拉并不熟悉也不认识对于她为什么能成为银行行长有些困惑。
但知道她的人对于林奇用她倒不显得有什么好奇或者疑惑的。
因为银行总行行长这个职务它的关键不在于这个总行行长有多强的业务能力可以为银行揽多少储蓄或者为银行开拓什么业务。
最重要的是她要能够让股东们放心的同时还对高层社会有更多的影响力。
这两点她都有或者说站在她背后信任她的林奇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