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自动装填
此时的嘲风机腹的位置被打开了几名研究人员正围绕着弹舱内的自动装填装置在说着些什么。
显然刚才声势浩大的升级过程对于这些人而言是完全不存在的。
陈新没有刻意去询问什么只是走到了飞机边上这些研究人员便停下了讨论纷纷向陈新打着招呼。
不待陈新询问其中一名研究人员主动向陈新说道:“院士我们刚才在讨论这套自动装弹系统这是您设计的您觉得它能够应用到其他飞机上吗?”
“应用到其他飞机?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想法?”陈新看向了问话的研究人员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而向他反问道。
面对陈新的反问这名研究人员很直接的回答道:“要是都能应用这套装置那我国的战斗机不就都可以携带两倍的载弹量了吗?这样一来在空战中就能够获得更多的优势了!”
说着这名研究人员的眼神中流露出了兴奋的神色。
然而陈新对他泼起了冷水:“整套装填系统的重量就不说了在满弹的情况下它要占据一架战斗机绝大部分的空间。嘲风是因为不需要油箱的特性才能够在机腹内多出一个能够容纳它的弹仓来。
换到其他战斗机它们本身的结构就已经非常紧凑要进行作战还需要外挂油箱机腹内根本没有容纳这套系统的空间。
就算强行装上去也只不过是增加起飞重量导致飞行速度变慢在实战中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
陈新的话明显让这名研究人员的神色暗淡下去他也知道事情确实如陈新所言。
如果能够多带一些弹药以前的飞机设计师们是不可能漏过这些东西的即便不能做成自动装弹也会在机身上多做几个挂载点。
但这名研究人员还是有些不甘心毕竟如果能够提升飞机的载弹量的话确实可以有效提升火力。
只是并非每一架战斗机都像嘲风这样能够省去油箱只装一个反应堆就行了的。
就算其他战机也被改造成核能电推机身的结构、布局等等诸多因素还是在制约着它们无法将自动装填设备塞进机身里的。
研究人员并非是不懂这些只是面对眼前的自动装弹装置多多少少还是会生出一些畅想来。
可惜这份畅想注定是要落空的而且陈新似乎觉得这还不够特意说道:“而且这套自动装弹系统我并不满意当时只是想着机舱里还有空间随便赛点什么进去才做了这么套系统。
在实际测试中飞行员也觉得这套系统并不好用所以我是要打算重做这套系统或者说把整个导弹发射部分重做的。”
“重做?那院士您打算怎么做呢?”另外一名研究人员听到陈新这么说顿时好奇的问道。
对此陈新摸了摸下巴说道:“都见过火箭发射巢吧?你们说做个类似的导弹发射舱怎么样?”
“呃……这个……”几名研究人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火箭发射巢和导弹发射舱虽然从某些意义上来说确实很像结构、原理也相差不大但说到底还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而且用发射巢来发射的火箭体积一般都比较小巧所以才能塞入一个发射巢里。
但导弹即便再小体积也摆在那里想要塞进一个类似的发射舱里不是不可以只是体积会很大。
看着几名研究人员的神态陈新当然能够明白他们是什么意思。
以常规而论能够装得下导弹发射舱这种东西的也只有军舰了因为路基导弹通常都是一枚导弹一辆发射车反正陆地上有足够的空间也铺展得开不至于需要把好几发导弹都装在一起。
也就只有军舰或者飞机上有这种需求了。
但军舰够大自然能够装得下足够的导弹飞机不够大就算导弹也不大但还是携带不了那么多。
嘲风虽然是个特例但就算陈新改进机腹内的载弹结构也只不过是能够多装几枚导弹而已而且还不好发射。
就在众人为难的时候一旁一名地勤技师忽然开口问道:“说起来这个结构确实不太合理或许可以将挂架做成传统炸弹挂架的样式然后像弹匣一样一发一发的进行发射?”
这名地勤技师说完却发现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他。
这让这名地勤技师有些尴尬以为自己说的有什么不对。
然而陈新却并没有追究只是继续摸着下巴来到机腹底下抬头看着头顶上的自动装弹机构和两边打开的导弹挂架想了想之后说道:“这个提议倒也不错如果将弹舱改成弹匣式的挂架将两侧的挂架换成发射口打一发装填一发的话确实比现在这种结构来说要能多带一些弹药。”
“只是这样一来的话就只能携带一种弹药了吧?这样对作战的灵活性有影响啊!”一旁的一名研究人员顺着陈新的思路想了一下觉得这还有问题需要解决。
“这个好解决在背部再开两个发射口就好弹舱一分为二中间的部分供给背部发射口两边的部分供给两边的发射口这样就可以携带两种弹药了。”陈新只是略作思考便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听到陈新这么说几名研究人员互相讨论一下之后都觉得这个设想比较可行。
于是其中一人向陈新问道:“院士那需要照着这个方案来对嘲风战斗机的弹舱做修改吗?”
“你们先出个设计方案我看吧弹舱先不急着动等你们的方案出来了我看过之后再看是不是要真的改。”陈新此时并没有着急上手而是让研究人员先做方案。
虽然改造对于他来说很简单想要获得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也只不过是动动念头的事情但终究陈新不是专业人士所以还是让这些研究人员出方案他在专业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比较好。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