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大国重器,被戏子曝光了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8章最难的救援!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与此同时。

  大夏上层也展开了一场激烈讨论。

  “陈院士的这台超级挖矿机确实先进,但我们也必须对这台先进的机器做好保密工作。”

  “没错,保密工作做好,不至于引起其他国家的注意。”

  就在这时。

  大夏国主的一句话,直接给这件事下了定论。

  “保密?为什么要保密?”

  “陈院士心系国家,拯救人民生命财产,有什么见不得光的?”

  “告诉央@视,给我全程跟踪报道!”

  回到事故现场。

  看到超级挖矿机的那一刻起。

  雷小芳就恍然了。

  原来大夏早就想好了应对方案。

  那台挖矿机应该可以救人。

  就在这时。

  雷小芳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她拿出手机一看。

  一下子就惊讶了。

  因为给她打来电话的,竟然是台里最高负责人。

  “小芳同志,现在委派你一个任务。”

  “接下来的救援行动,你全程跟踪报道!一个细节都不要落下。”

  “这件事十分重要,千万不要马虎。”

  雷小芳听完呆了呆。

  她没想到对方会给她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

  下一秒。

  雷小芳激动地原地跳起来。

  因为就在她看到超级挖矿机的时候。

  她就猜测出这台挖矿机一定有令人惊奇的威力。

  否则大夏也不会这么郑重地运输过来。

  这个任务正好让她可以看到超级挖矿机的威力!

  “我们跟上去。”

  雷小芳对着镜头说完,直接朝着矿井的入口跑去。

  此时超级挖矿机的出现。

  也引发了大夏国民的激烈讨论。

  “根据外形来看,那台机器的确是一台挖矿机。”

  “之前不是说我国没有可以用的挖矿机吗?关键我们的技术跟人家存在很大差距。”

  “难道是从别的国家租借来的?”

  “不可能,首先时间上不允许,拥有最先进挖矿机的a国,还在大洋彼岸,与我国的距离至少一万公里。”

  “绝对不是借的,你们没看到那台机器上,写的是我大夏的标志吗?”

  大家更加好奇了。

  “真要是我国的挖矿机,技术根本没有达到要求吧。”

  “还是说大夏有信心,那台机器真的可以把人救援出来?”

  就在大家热烈讨论的时候。

  大家惊讶地发现。

  大夏所有的电视台。

  都变成了同一个画面!

  画面中。

  雷小芳已经跟着超级挖矿机进入了矿井之中。

  “我们目前还不知道这台机器能干什么。”

  “根据之前的信息,我们还得跟着机器到下面二百三十米处,因为那块坚硬的岩石,就堵在那里。”

  随着雷小芳的解说。

  所有人都仿佛身临其境。

  网上依旧在讨论着。

  大夏国民的心却紧张起来。

  看来大夏这次是准备破釜沉舟了。

  这台机器将会决定这场救援的成败!

  祈祷这台机器可以创造奇迹。

  由于大夏这边选择公开报道此次救援。

  所以国外的许多网友也趁机发表了他们的看法。

  “那一千人被困在那么深的矿井中,这种案例在我国也发生过,当时我们出动了三架直升机,十辆救护车,结果成功把人就出来了。”

  “据说大夏的这次救援,被一块坚硬的岩石阻挠了,根据他们的说法,这块岩石需要破坏掉才行,但以他们的技术,完全做不到,而且,冒然救援,可能会造成二次塌陷,连救援人员也被困其中,那就太糟糕了。”

  “是的,但人不能不救,他们派出的那台机器,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了。”

  “不得不称赞一下大夏的反应速度,这要是发生在我国,没有二十四小时,根本无法调动如此多的士兵去救援。”

  大夏国上层也在观看电视画面。

  这是一个令人忐忑不安的时刻。

  尽管他们知道陈哲的这台超级挖矿机很强大。

  但没有亲眼见到奇迹的发生。

  他们紧张也是在所难免的。

  老天,时间再快些吧。

  还有多久才到岩石那边。

  ……

  “大家应该跟我一样很好奇,这台挖矿机到底能不能完成任务。”

  “再下去十几米,我们就能看到那块拦路岩石了。”

  雷小芳对着镜头说道。

  此时她的手心全是汗。

  两条腿走路都有些颤抖。

  她十分清楚。

  这个矿井仍旧有坍塌的危险,在这里多呆一秒,面临危险也就多一分。

  几分钟后。

  雷小芳终于看到了那块岩石。

  一瞬间她就感到毛骨悚然。

  因为那块岩石不但堵住了前方的道路。

  可怕的是,岩石下面还有数道裂痕。

  雷小芳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这块岩石会难住所有人。

  根据岩石所在的位置不难看出,如果采用无法在短时间内破坏掉。

  地面迟早承受不住岩石的重量,肯定会造成坍塌。

  此时一位地质专家一脸凝重地说道:

  “我们脚下的地质十分特殊,岩石下面存在大量沙土,一旦这里塌陷,沙土层会被压碎,这里就会垮塌,后果无法想象。”

  “国外也有过这种案例,都失败了,这也是l国不肯援手的关键原因,他们认为没必要救援了……”

  &amp;amp;amp;bp;&amp;amp;amp;bp;</div>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