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误入眉眼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4章 围场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成婚后第二天, 萧扶玉就带着唐柒柒前去慈心宫给太后请茶,这个老太婆果然一来就给唐柒柒下马威。

  愣是让人跪地端着茶迟迟不接,萧扶玉看不下去便同唐柒柒一起跪着了。

  唐柒柒到底是将要掌管六宫的皇后, 如遭太后刁难无人撑腰, 往后如何在宫中立威, 岂不是受太后打压。

  见萧扶玉陪着皇后跪地,太后自然是气恼的, 但又不好再让二人一直跪着,愣是把那茶水喝了。

  而后从慈心宫回来, 皇后深受宠爱的消息,传遍了皇宫, 只怕用不了多久就传出宫门了。

  萧扶玉这是给足唐柒柒的面子, 以后随意遭人欺到头上来, 像前世的姜絮棠仗着太后,在宫里横行霸道,更不把皇后放在眼里, 不过这次此女没能入宫。

  跪这么久, 膝盖都泛着淡淡淤青, 更别说唐柒柒的膝盖更甚,萧扶玉便令苏长瑞去取好的凝脂膏来擦拭。

  唐柒柒接过她递来的凝脂膏, 低声开口道:“陛下,杨昭仪与臣妾情同姐妹,延春宫远了些, 臣妾难寻着她解闷,你要将她换个离长辰宫近些的寝宫住着可好。”

  萧扶玉没想到她会提这个,便多看了她几眼,回道:“往后这后宫由你掌管, 这等无伤大碍的事,就不必过问朕了。”

  唐柒柒微顿,而后福身谢礼,浅笑道:“谢陛下看重。”

  心里的事放下了几分,唐柒柒本以为当今皇帝是个刁蛮纨绔,几次接触下来,竟愿同她一起罚跪,有些出乎意料。

  不止她,就连她父亲南伯侯都不看好这个臭名远扬的庸君,无才且不务正业,无法理解为何卫相选择辅佐皇帝。

  而今想来,卫相深谋远虑,才智不凡,选择皇帝定也有他的道理,陛下虽然平庸,但足够仁政。

  一连几天夜里,萧扶玉都去到长辰宫留宿,将宠爱皇后的流言坐实。

  至于在尚德宫被灌酒之事,正因未出大事,萧扶玉即便有气,但不好拿这事对摄政王不满,只能放下。

  除此以外,朝中谣传卫玠乃为重瞳之眼的话语,近来愈演愈烈,甚至有臣子上书相谏。

  对于这样的奏折,萧扶玉是不予理睬的,但在宣室殿内时,她还是同卫玠提过,他则神情淡然,并不放在心上。

  几日后早朝,甚至有臣子将此事抬到朝堂上争辩,萧扶玉听得心烦,便道:“哪来重瞳的言语,简直无稽之谈,卫相的眼眸朕见过,不过是眼疾罢了。”

  何时见过,自然是年初花灯宴落水之时,有理有据的,皇帝都如此开口了,两个臣子不敢再有议论,这事就如此暂且放下了。

  萧扶玉便看向卫玠,试图邀功,他则碍于君臣之礼,朝堂上极少与她视线相交。

  自成婚那日后,卫玠似乎很少与她谈政务之外的事,总是公事公办的,隐隐有些淡漠疏离。

  并非身体上的,而是言语上的,并不明显,但萧扶玉能感觉出来,像是除了政务就没把她放心上。

  正是谷雨时节,公务繁多,忙于各种政事间,或许是她多想了。

  她这宣室殿除了丞相大人跑得勤之外,近来那赵家世子也来得勤,这两人本就不对路,根本没法共处一室。

  赵千檀说是近来她有些冷落他这个玩伴,都不约着出去喝酒了,是的,以前萧扶玉想偷偷出宫都是找赵千檀掩护的。

  待到清明过去,趁着休沐,摄政王邀众臣于围场射猎,这去了不少权贵之人,赵千檀自然也来寻萧扶玉了。

  萧扶玉本想去中书都堂缠着卫玠,得知卫玠有要务在身,今早就离了京都城。

  萧扶玉苦闷之下便应了下来,顺便将杨望舒一同叫上,射猎等事,她很少会参与的,这副身子也不宜活动,既然摄政王有请,还得卖他这个面子。

  清早,萧扶玉装扮好劲装,高束马尾,晓得干净利落,领着杨望舒出现在皇家围场里。

  萧扶玉的射术是有够差的,一般她都不轻易展示,武艺也学得个三三两两,可她是皇帝,再怎么差劲也没人敢到她跟前说。

  当年先帝对她是很严格的,但那时年幼,满心只有对先帝的恨,练习时便总马马虎虎,没过几年先帝驾崩西去。

  不过杨望舒的功夫出色的好,把把正中靶心,在围场上一鸣惊人,差点将赵千檀给比下去。

  这样的本领,难为前世会出征周国,就连萧扶玉都纳闷起来,杨望舒为何要入宫,莫非为了皇后,她们感情如此深厚。

  直到萧扶玉心细瞥到杨望舒的衣袖处微微渗血,她便不动声色拦下接下来的骑射。

  竟不想杨望舒手臂有伤,她的确是给萧扶玉争了些面子,但她又不是不通人情的皇帝。

  萧扶玉看着她微汗的额头,没有细问,便让杨望舒下去歇着,细细一想,那时洞房之夜,皇后跑去延春宫是为了这事?

  杨望舒歇下后,骑射只能让萧扶玉自己来了,她二话不说便跃上马,许久没骑射,她有些不适应。

  如往年一样,赵千檀随行萧扶玉身旁,唯一不一样的是近来赵千檀看她的眼神似乎有些微妙,让萧扶玉有些蹙眉。

  赵千檀还止不住打趣她几句,“陛下若是摔了,臣定第一时间跃过来给陛下做垫背。”

  萧扶玉二话不说,便一箭向他射过去,只是射偏了箭,掠过他的衣角。

  赵千檀眉目带笑,神色分外镇定,目光暗暗落在她衣领半掩的脖颈处,看不出她是否有象征男性的喉结。

  萧扶玉不再理会他,驾马而去,在宽阔的围场中奔腾,赵千檀随后跟上。

  末春阳光和煦,出游骑射,算是京都权贵子弟闲暇时的娱乐项目。

  萧扶玉的箭术虽烂,但不至于一烂到底,几箭还是不错的,天气上佳,心中苦闷也排解不少。

  围场亭台处,杨望舒坐在石凳上,贴身侍女已将她手臂处的伤口做了些处理。她抬眸看向场中,皇帝身姿秀雅,衣着利落,玩得还算畅快。

  忽,一抹清冷身形停步在亭台旁,杨望舒侧目。

  卫丞相一袭素白华服,白绸遮目,他高大的身形挺拔却略显清瘦,手中握着一卷文书,气势淡漠疏离,他的身后还跟着贴身侍卫。

  “卫丞相......”杨望舒些许讶异,昨儿卫丞相出京都务公,此番是回来了,只是没想到他会出现在这里。

  卫丞相应是听见杨望舒的轻唤了,微微朝她的方向偏首,但不作回应。

  白色眼绸素来较薄,并非是什么都看不到。

  卫玠步伐不动,指腹磨挲着文书纸面,暗暗显露着不耐,模糊的视线里,马匹上的二人谈笑风生。

  亭中杨望舒见他不言语,便不好再问什么,转眸看向马场,忽马蹄声阵阵凌乱,萧扶玉座下马匹不知为何受了惊,躁动不已。

  萧扶玉惊慌之余,有些拽不住缰绳,赵千檀骑马行到她身旁,伸手抓住她手中的马缰,试图稳住马匹。

  好在这马匹只是略微受惊,一阵乱踏后便很快安稳下来,赵千檀替她牵着马匹,退到马场边缘。

  赵千檀先下马,再搀扶萧扶玉下来,道:“陛下没事。”

  “无妨。”萧扶玉落下地来,安下心后,侧目间才瞥见马场之外那抹熟悉的身形,她眸色一亮,不知卫玠何时来的。

  卫玠面无情绪,眼绸下的眸色越发暗沉,只见二人的手不着痕迹地紧握,再松开,他们倒是分外亲密......

  萧扶玉则来到卫玠身前,卫玠拱手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萧扶玉则看向卫玠手里的文书,问道:“这是?”

  卫玠微敛心绪,道:“南方赈灾文书章程,还请陛下过目。”

  这时赵千檀缓缓走近,打趣道:“卫丞相也是,陛下闲暇玩乐时何必着急谈公务。”

  昨日卫玠离京就是为了此事,回来便出现在这里,萧扶玉哪能不看,她将马缰交给身旁人,接过那本文书。

  见此举,赵千檀略微挑眉,宫人端来笔,萧扶玉落字之后交还于卫玠,这骑射自然不再继续下去。

  因为卫玠的出现,围场中不少权臣走近过来,赵千檀开口道:“既然卫丞相来都来了,不骑射一番再走?”

  卫玠平静地合上文书,他面向不朝任何人,淡淡道:“在下一介盲者,这骑马射箭实在不适合在下,打扰诸位了。”

  “卫丞相听觉非常人可比拟,可识声辨位,据在下了解,箭术不凡,丞相就当是玩乐,满脑子都是书本政务,也显得疲累。”

  赵千檀说着,看向远处的箭靶,他拉开弓箭,只听极速的一声咻,那羽箭直入靶心,发出咚的一声。

  “卫丞相,你看怎样。”

  围场的奴才将弓箭呈到卫玠身前,几个官臣子弟不免起哄来,隐隐有着挑衅的意味。

  前段时日,闹得传得沸扬的便是重瞳之事,不管是推迟,还是接过弓箭,都皆有言论。

  萧扶玉见此,试图取走奴才端着的弓箭,正要开口说话,手腕却被卫玠握住。

  萧扶玉抬眸看他,卫玠神色漠然,却将她的手腕握得尤为紧,气力极大,让她有些吃痛。

  她心间微微下沉,他在生气......

  卫玠随即又恢复平静,松开她的手,他提起弓箭,文书交给身旁侍卫,摸寻着箭的头尾,与盲人无异。

  “既然赵世子诚邀,在下便不再推辞。”卫玠淡漠道,缓缓拉开弓,“只是在下的箭,素来无眼。”

  很快第一箭出弓,不出所料地偏了靶,孤零零地落入草丛间,简直比皇帝的箭术还差。

  众人眸色微妙,有几分嘲弄的神色,却并不明显,赵千檀出来打圆场,“卫丞相尚有眼疾,情有可原,今日只当是玩乐。”

  如若卫玠箭无虚发,赵千檀便有理由相信他并非眼疾,不止他,众人心底也有数。

  萧扶玉轻蹙眉间看着卫玠,有心偏袒他,但他有不让她管的意思。

  而对于赵千檀的话语卫玠不为所动,只是再次拉弓箭,骨节分明的手指紧拈着弓弦。

  卫玠薄唇轻启,“云峥。”

  身着暗色劲装的侍卫走上前,“在。”

  “围场中的箭靶到此,走多远?”卫玠淡淡道。

  云峥张望远处的箭靶,心里估了估,回来道:“回大人,约摸有八十尺。”

  卫玠将弓箭举起,唇角带一抹凉薄的冷意,“那不远。”

  宽阔的围场,山雀轻鸣,在场一众里皆有些轻视,不远处赵千檀轻挑眉稍。

  箭猛地飞驰而出,谁也没有想到那箭对准了赵千檀的方向,不过一瞬,划破赵千檀肩膀处的衣物,刚刚好不偏不倚,最后掉落在他身后。

  众人皆一顿,卫玠微微侧首,似有疑惑,云峥轻声道:“偏了,差些射中赵世子。”

  卫玠神情似乎有了一丝微妙的戾气,远处的赵千檀的脸色变得有些不好看。

  卫玠又摸索着取了支箭,重新架势,摸索着方向,“在下说过羽箭无眼,还请诸位避远些,伤了谁,在下一概不予理睬。”

  这形势多少有些紧张,几人忙出声道,“既然卫丞相不精弓箭,随意射两发便是了,不一定非要中靶。”

  言语落下,卫玠手里的弓弦再次松开,羽箭飞驰,这一次是赵千檀耳边,猛然的力道掠过,划断几丝细发,险些射穿他的耳朵。

  赵千檀眸色微沉,丝毫未躲,心知卫玠不敢真的射伤他,沉凝片刻,镇定笑道:“卫丞相的箭术着实不敢恭维。”

  卫玠则淡漠地收起弓箭,交给侍卫,那丝戾气消失殆尽,他道:“不过一介书生,见笑了。”

  萧扶玉愣愣地看着二人,书生?是个人感觉得出来,卫玠是故意为之。

  卫玠重新拿回盲杖,在众人的目光中,平静地道了句打扰,转而离去,身影尤为清冷,与众人格格不入。

  萧扶玉停顿片刻,回眸瞥了一眼赵千檀,这围场骑射也到这里了,道一句回宫,便不再多做停留。

  赵千檀平和行礼,见萧扶玉渐渐离去,他目光落在地面上掉落的一条天青玉坠。

  ......

  围场之外林木环绕,山雀鸣叫,刻有相府徽记的马车缓缓在官道前,卫玠正立于车前。

  萧扶玉疾步出来,忙将他叫住,“卫玠。”

  听此,他停住欲上车的行径,侧过身来,萧扶玉道:“朕与你同乘马车回城。”

  卫玠则恭敬回道:“相府马车窄小拥挤,怕陛下不适。”

  萧扶玉不理会他的言语,自行提着衣摆入了车厢,至于杨望舒和苏长瑞一同乘后面的马车。

  卫玠微顿,什么都没有说,最终还是上了马车。

  官道平坦,马车缓缓行在回城的路上,草木葱茏,只是天色有些阴沉。

  车厢内并没有卫玠所说的窄小拥挤,足够萧扶玉在此午睡的,一旁的他身躯靠着车壁,淡漠且安静。

  檀桌上放着适才的那本文书,旁的还有茶水,他像是刚从外而归,还未入京都城,就直奔围场的模样。

  萧扶玉开口道:“你怎知朕在围场射猎?”

  他不可能还没入城就知道她在这,这份文书非得如此着急让她过目吗。

  卫玠沉凝片刻,优雅地扯下白色眼绸,轻睨着她,“打扰陛下玩乐了?”

  萧扶玉挪近了些,“近来政务偏多,你常不在跟前,朕趁休沐便出宫透透气。”

  卫玠暗暗攥紧手中眼绸,是了,他不在,她便另寻他人玩乐,那人偏偏还是赵千檀,这可真像她。

  他收回目光,也收敛着情绪,重新变得滴水不漏,淡漠道:“孟临川不久将要入京,琐事是多了些。”

  孟临川这个人,萧扶玉是记得的,唯一能打制金羽令的人,还精通医术,如今后成为卫玠的幕僚。

  萧扶玉颌着首,问道:“能制金羽令的那个人?”

  卫玠头首轻轻后靠,半阖着眼目,道:“陛下放心,臣会确保他的安全,金羽令一事不得再出错。”

  萧扶玉没有马上回话,则是看着他的容颜,侧脸俊朗,眉目间透着冷漠疏离。

  她不懂他们都如此亲密了,为何还有一种若有若无的距离感,比起前世,他要淡漠得多。

  萧扶玉凑近卫玠的身躯,试图凑近他的薄唇,宽大的手掌却轻轻按住她的双肩。

  卫玠睁开了眼目与之四目相对,萧扶玉轻轻眨眸,朝他嫣然一笑,眉眼似画,她道:“你在气什么?”

  他回道:“没有。”

  萧扶玉笑颜淡下,是不信他的回答,二人有些僵持。

  卫玠沉默片刻,俯首吻住她,深入唇舌,舔舐轻咬。

  他是个男人,贪恋温软再正常不过,就当是各持所需。

  马车前云峥驾着马匹,空中几滴细雨落下,草木纷纷沾上水珠,清明之后雨水充足。

  待到入了城,已是细雨连绵。

  相府马车一路送到宫阙前,后头随行的马车里,苏长瑞撑着油纸伞上前来接萧扶玉。

  不久后,在这烟雨朦胧中,相府马车缓缓离去。

  ****

  皇家围场,雨声淅沥。

  别院内视线有些暗,华服男子坐在太师椅上,桌上的书卷被风吹掀纸张。他带面胡须,手里捧着一杯茶水,气定神闲,这正是摄政王赵衍。

  赵千檀立于堂中,“卫玠是卦象上所说的重瞳子没错了。”

  摄政王拈着杯盖拨弄茶叶,像是早已猜到,“那又能如何。”

  短短几个月,当今皇帝性情大变,远离赵家,亲近丞相卫玠,是否勤政不说,倒是维护卫相起来。

  不比年前的皇帝,再提重瞳乱朝的言论,恐是皆都不为所动,除非他们自己动手。

  翎羽令在卫玠手中,前几次派去相府暗杀的死士,皆无结果,孟临川近来也有了下落,断不能让卫玠制成金羽令。

  摄政王拨弄茶水的杯盖停下,端茶轻啜,“人留不得,陛下对卫玠的看重,更留不得。”

  赵千檀思索着,明了他的意思后,回道:“是,父亲。”

  走廊外的雨声阵阵,空气里带着泥土的气息。

  片刻后,赵千檀退出房间,在走廊中停下,轻睨一眼指间的一条天青玉坠,而后提步离去。

  s:///book/13/13376/792405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