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假太子替身 [穿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35章 容铮得势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当初她和千秋燕掉进湖底前, 她就已经计算过距离和高度。

  这一切都归功于和李凯打的那个辣椒水车。

  容铮那个时候就想以最没有损失的方式击退辽兵,于是她就派了周虎去南峰山附近检查水源,没想到遇到这个大湖给了她不少的帮助。

  以至于后来被海市追杀, 她才有机会自己选择生路。

  只不过没有和千秋燕提前说她计算好的局,所以导致她随自己跳崖时,吓到了她。

  容铮坐在岸上,她身上的衣服湿漉漉的,旁边是个火堆,夹着两根竹子给她烤衣服。火堆对面坐着的是千秋燕,她和她游上岸后就一直显得比较沉默。

  容铮知道自己吓到她了,她主动道歉:“对不起让你担心了。”

  “容铮。”千秋燕动了下嘴唇, 想到两人生死惊险之刻,眼前的人似乎从未担心过自己会因此受伤。

  千秋燕很清楚这是她对自己的信任,只是屡次遇险,让她从开始死里逃生的庆幸, 逐渐变成担忧。

  第一次,这位女侠带着对未来忐忑的情绪说:“每一次的惊险都让你面临着性命危险, 以后你是不是还要继续以这种方式赌下去?”

  她说话的时候低着头, 令人看不清情绪, 再看她手持的木棍去挑火时,低眉间带着遮不住的悲伤。或许是想起她的那滴泪,是对她命运的坎坷而哭泣。

  从来到这个世界,再也没有像她一样的人, 没有任何目的, 单纯的关心自己,主动追随自己辅助自己。并且极其信任她。

  容铮沉默了。她捡了根扔进火堆,看着火焰烧的比之前还旺, 产生的温度暖在她身上,眼前的人偷偷为自己而忧虑却暖在她的心头。

  她终于忍不住开口说:“我曾想过就这么卖着油炸包过一辈子,毕竟我对这个世界是一点都不熟悉,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又该何去何从。”

  “直到你出现了。你问我为什么要逃婚?那一刻我虽然没有主动承认,但心底却已经震撼不已。”

  说着,容铮双眸再看向千秋燕时,温柔似水:“原来我遇到这个世界的主人公。并且确定了自己在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从开始的试探,旁观,逐渐融入这里,让我知道我并不是偶然降临的,我本该属于这个地方,只是不知道因何而去了别的地方,现在只是回来罢了。”

  “等回来后,我找到了自己的根,知道自己父母是谁,知道自己并不是什么冒牌货,又得到你的支撑,有你在,我突然就觉得命运也许并没有那么可怕。”

  “只要学会挣扎,一次次搏下来,不论胜负,我就没有失去所有的希望。”

  “而如今在未来的某一天,我身边会越来越多效忠于我的人,但陪我走到至今的千秋燕...却只有一个。”

  她们携手走到现在,已经可以不分你我。

  当最后回到南州城,局势随着容铮的任何决定而变化。

  三天后。

  辽国使者特地拜见容铮,并且以辽国最高规格的礼仪相待,对容铮施以五体投地的跪拜。

  此一拜,辽国得到了很多表面上的好处,一,可以体面地带回败军之将李凯,二,李琴大公主的称号会在与容铮联盟时更加的响亮,三,李琴赢得辽国政局上风,让李偲分为两派的命官更多地在李琴身上看到希望,继而纷纷投靠李琴。

  三大好处全归了辽国,虽然辽国丢了此脸,但对李偲来说,他的女儿却暗地里为辽国获得了最大利益。最有可能的就是以后南镜的辽区,可以在大燕的历史上得到正统化,而不是辽国侵略窃取的行为。

  这一场牵涉了多少人的利益,有太后有燕皇,有辽国新旧派。

  李凯不过是李偲派来试探燕国太子的棋子。

  如今棋子已经发挥作用了,该给予燕国太子支持的承诺也该兑现了。

  只不过,容铮在旧派眼里完全是牺牲了燕国的利益才换来南州城这块地方的主导权。只要燕皇决定继续扶持南镜王,那太子在南镜的势力仍旧收到束缚。

  然而旧派们错了,南镜王在南镜早已经被李琴架空,之前的南镜,百姓们只知道李琴,现在南镜,百姓们只知道燕国太子。

  正验了一句话: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扶之以仁。

  太子没有附加条件释放辽国大王子,便是在施以仁。这对南镜的读书人来说就是明君的象征,她的此举也高度获得了南镜燕人势力的支持。

  并且太子在答应释放李凯时,还对其施以教导,便是德。这对输了的辽兵来说,尤其是看穿大王子拿他们的命乱来的辽兵,却起到了教化的作用。

  总之,容铮答应了使者后,她和李琴一起去看望了被绑在囚车上的李凯。

  只要李凯没有完全离开南镜地区,他只能被囚车运出去,这是辽国使者最后协商下来的结果。

  本来容铮想直接放人的,结果辽国使者反而觉得这样是在侮辱他们,让败军之将双脚走路,便是对强者的亵渎。

  辽国使者还当着李凯的面说:“虽败犹荣。”

  当时容铮看见李凯被自己人刺激的快要气喘了,她便打发了使者,留下李琴和李凯再来一次谈话。

  这一次容铮站在李凯面前,对李凯来说十分刺眼,觉得她高高在上,她是来嘲笑自己的。

  容铮面无表情地对着他:“大王子,还有什么话要与孤说吗?”

  “慕容铮!你卑鄙你无耻!!”李凯此时此刻哪怕知道自己是被亲人算计了,他也只能无能为力地将所有的错转移给燕国太子身上。

  只不过是无能狂怒。

  容铮并没有什么波动,倒是李琴,她坐在茶桌边,她神情愉悦,手里还捧着一杯枸杞茶。

  “王兄,要不要来一杯?我家驸马亲手泡的茶,喝起来就是别有风味。”

  李凯顿感羞辱,他怒瞪李琴喊道:“你别得意,今天是我输了,明天你若是对父王毫无价值,他立马就会扶持其他兄弟姐妹!而你不过是因为有皇母的遗令在才能得意到现在。”

  “否则,你认为命官会支持你吗!”

  李琴只是淡淡然说:“这不就代表妹妹比王兄优秀,如今一番丧家犬之言,倒是让你越来越掉身份。”

  “你!”李凯双手抓着凳子,整个人剧烈晃动起来,但是他越动身上的绳子就越紧。

  李琴似乎觉得还不够,她这一次直接与容铮道:“太子殿下当初他如果选择相信你一番好意,或许,今天也不至于落得此地步。”

  容铮则是笑道:“人各有志,这是大王子的选择。只是孤没想到,大王子放弃的太快,反而让你抓住了先机。”

  此话一出,李凯的脸色更加难看起来。

  他原本以为太子跟他说的都是口头无凭的东西,现在看来,他才是看走眼了。

  而现在他再后悔也来不及了。他已经是败军之将,没有资格再和燕国太子谈条件。

  一场谈话再索然无味。

  容铮没有再言,李琴也懒得费口舌。

  李凯就这样被辽国使者绑走了,然后由辽国使者亲自将他丢进了囚车,然后带着人押送他回去了。

  跟李凯失败的辽军则是一个个被没收了武器,一个个灰头灰脸地低着头跟着囚车出城。

  谁能想到他们来时气势冲冲,所向披靡,走时,却宛如丧家犬任人辱骂一样抬不起头来。

  辽军每过一条街就有百姓指指点点,燕人拍手叫好,辽民则是吐口水骂骂咧咧。让李凯的军队遭受了巨大的屈辱,就这样离开南州城。

  这一切都是李琴暗中安排的,辽民骂李凯越凶,对她的民意就越好。当然燕人那边,有燕国太子在,只有有人会去追捧她。

  就如同她的身份一样。

  现在李凯走了。

  容铮要和李琴再私下立一份合作协议,先由容铮带笔开头,李琴在旁边修修补补条件,令两人满意为止。

  最后双方达成了一个共识。

  李琴获得容铮亲自签署的协议,那就是二十年内保持辽区独立性,同样不干涉南镜燕人与辽民的接触。尤其是双方民众重组家庭的事情。

  南镜的辽兵有合法性,执法性。

  容铮通通答应。

  李琴也亲自盖章答应容铮,容铮在的二十年里,李琴将视容铮为宗国上主。二十年里容铮可以有条件在南镜安排任何事务,但大事以上必须两人协商。尤其是容铮要的军队,李琴勉强答应其夫,也就是慕容甫帮忙募兵训练。

  同样燕兵燕人官吏也具有当值合法性,执法性。

  容铮为了避免混乱区,搞什么辽人至上,或者燕人至上产生动乱,她直接将南镜的衙门变成了公衙,由文官主持,如果辽人能胜任文官并且考核成功,也可以成为公衙的县令。

  而这个考核就至关重要了。容铮会负责出一半的题,这一点让李琴有些不情愿,毕竟这燕国太子最擅长的就是笔墨文舞,辽人在这方面显然是差燕人一大截的。但目前只有这个办法,她只能答应了。

  这一关唯有让辽人去读书破解了。

  双方协议定下,太后在南镜的势力就纷纷找容铮进言,希望容铮能提拔他们稳住南镜,但容铮有前车之鉴,她知道这些外戚在当地有几分势力,但毕竟是外戚。当初让辽国趁虚而入的人就是他们,眼下他们竟然忘记自己的过错,还舔着脸要揽权。

  容铮可不好惯着。

  她就提拔南镜当地的小士族为自己所用,这些毕竟是本地人,对家乡会更爱护些。并且鼓励小士族打压太后在南镜的势力。

  搞定完太后留在这里的小势力,保皇派的势力也来了。

  容铮丝毫没有给面子,直接以他们丢失南镜统治权为借口,判了好些人的罪,当然她没有亲自杀他们而是交给了南镜王。

  南镜王有独自处理的权力,只不过南镜王现在只是个摆设,容铮只是拿他当个借口,给了南镜王一点甜头,直接杀了这批人。

  之后通过南镜王之口,去禀告燕皇。

  而这个消息首先被穆奉截获,他收到消息时,心里很清楚陛下在南镜已经失去主导权了,除非陛下派人攻打南镜,否则只有看着太子接收了那地方的权力。

  那里的人现在只听太子的,即便是陛下也无法完全命令不听话的人。

  尤其是辽国有意离间太子和陛下。

  穆奉同样清楚李偲的目的,只不过,李偲的算盘打的精明,他却不知道实际情况。其实太子和陛下早就心生间隙,从前是面和心不和,现在太子一朝得势,恐怕等回京后,样子都懒得装下去。

  太子既然赌赢了,那陛下是时候也该让一步了。

  穆奉就亲自带着书信回京城。

  南州城现在热闹非凡,大量的辽兵开始撤出燕人的地区,而燕辽混合区却多了辽人。

  容铮得知李琴的小动作,她只是一笑了之,反而是送了不少当地的读书人去教辽人的孩子学知识。

  李琴得知容铮非但没有计较反而送读书人教育辽人,她不禁心生佩服太子的远见。

  就连她自己都是从小学中原文化,读中原文祖的书,习中原之礼,这一点她是无法避开的。一旦辽人学了中原的文化,入了中原的礼,到时候辽人的身份意识就模糊了,然后会下意识去认同更强大的文化。

  李琴并没有去阻止,相反她还鼓励辽人多读书,也保持自己的优势,尤其是骑兵养马,还有一些辽民优秀的民俗。

  然而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南镜就在两种文化的交织下,变成了既开放开明,又异常富庶的地方。

  让南镜这个被视为半蛮的地方,教育出了不少人才,最后为大燕所用。

  现在南镜的局势多少都安定了。

  容铮突然想起李琴之前给她看过的南镜贫困的地区。

  她便放出风声说是有意要建设燕辽两区,然后果然有不少的生意人慕名前来,想协助她救济穷人。

  当地的富户还以为只是设粥棚,但却没想到是出钱修路,并且还要开创南镜商会,会长定为慕容甫,副会长是李琴。

  其实会长就是个摆设真正决定的人还是容铮。

  倒是慕容甫高兴的不得了,觉得自己很受皇兄的重视,要为她赴汤蹈火,让李琴看着这个被利用的蠢丈夫,都觉得不忍直视了。

  不过慕容甫确实幸运,当他成亲后第十天,京城来了圣旨,燕皇慕晋深封他为燕来王,本来燕来王是要改南镜王的爵号,结果因为容铮出面争取,千秋拓为了让女婿在南镜多占一些甜头,就天天带着一帮朝廷命官请求为五皇子封王赏地。

  还联合安国公,现在安国公在京城失事,安贵妃也不受宠了。安家上下都处于一个家道中落的危机感上,现在千秋拓出面为太子站位,还带上了五皇子。只要五皇子有好处,安家的大小官员就趋之若鹜地为太子站位。

  毕竟南镜可是块好地方,只要五皇子成为燕来王,迟早,南镜王一崩,南镜的所有主权就属于五皇子掌管了。

  实际上,懂得人都知道,燕来王以后不过是太子旗下的一条腿,太子才是南镜的半个主人,剩下的半个则是李琴。

  封赏到了南镜,大批的赏赐都让燕军用马车拉了过来。

  其中赏赐的最多的还是书籍,农书,这补充了李琴在之前的遗憾。

  而燕来王的称号戴在了慕容甫的头上,大家都得喊他一声燕来王。

  其中得知燕来王的称号被夺走了,哭的最伤心的莫过于南镜王。只不过南镜王手下人少,子嗣又稀薄,估计等他去了,南镜王家族就成为了历史。

  不过容铮给了南镜王一个承诺,那就是承诺南镜王子嗣可以再继承王位,只不过不再是亲王,而只是郡王。并且每年只出席南镜各种节日,宗庙。这无疑是完全架空了南镜王,让南镜王室彻底变成了一个吉祥物。

  但要是南镜王不答应,就连吉祥物都当不了。当了吉祥物起码整个南镜还会供着南镜王,南镜王不愁吃不愁穿,还有专人的保护。

  南镜该处理的已经处理完了。

  容铮开始利用南镜王燕来王需要亲卫保护,而开始募兵,钱她是没有了,全部都由南镜识趣的人资助。

  而李琴会出一部分粮食供给。毕竟容铮的利益不倒,她才能持之以恒地从容铮身上获取从燕国的好处。

  于是在双方配合下,容铮总共募到一万三千人,容铮决定让周虎留下来帮自己训练这帮新兵。而幸存下来的燕军分别都升了官,牺牲的燕军则是立了烈士碑,还专门请人刻了这些烈士为南镜燕人战死,才有现在南镜燕人的地位。

  尤其是受到好处的南镜燕人,他们能清晰感觉到燕军胜利后,那些欺负他们的辽人开始变得客客气气,才有了自己是客人的自觉。

  然后在宣传之下,南镜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这些牺牲的燕军,为活着的他们带来了多少实质性的好处。

  甚至有的老百姓觉得自己不能为烈士做什么,但享受烈士带来的和平,他们又感到无以回报,就送到年龄的孩子去参军希望继承烈士的遗志,继续保护南镜的燕人。

  于是一万三千人,增加到一万八千人。

  由于参军的燕人大量增加,也增加了燕人在南镜的影响力,是的南镜燕人的地位又迅速提高了不少。

  而获得这些好处的商人,想要双赢,他们就得想尽办法让燕人继续维持这个地位,于是就开始大量修路,出粮食出牛羊,能抱团的燕人都抱在一起。这些都是他们受了不少苦后的教训,民众们的行动无疑是给了南镜内斗势力一个打脸。

  当这个消息传回京城时,已经引起不少人的关注和赞赏。

  而起到这一切领导作用的人便是容铮。

  容铮在巡视了公衙后,她亲自出了一半的题交给了李琴,只不过她的题不同,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写了一条做题者,必须亲力亲为。

  这让李琴瞧了个新鲜,她也跟着效仿,可惜的是辽人多数都是只会放羊,唯一学过几个字的生意人,还都只会算术。

  李琴面上没做声,实际上她已经脸色非常不对劲了。

  那就是辽人一个个都是文盲,这开始还有她在南镜撑着,如果哪天她失势了,这些辽人如何跟燕人竞争?

  尤其是现在燕国太子有意捧辽军为教官,去教燕人的军队。

  那她李琴无论如何都要做点什么,补充辽人与燕人的差距,于是,她开了更多的学堂去教育下一代,然后还混了燕人的孩子进去,希望借此激励辽人。

  结果,辽孩该垫底的还是垫底,就武课上满满第一,气得李琴不得不发动杀手锏。

  命令每家每户的辽人必须出一个会读书的孩子,无论男女,只要在年底没有及格的孩子,将会罚其父母。

  不得不说这个棍棒下的手段非常有用。

  辽孩都非常害怕被罚,一个个用功读书,久而久之,李琴逐渐在南镜有了一个绰号,叫教育界的母老虎。

  容铮听说后,她忍不住笑了笑,然后一边计算自己在南镜的时间。

  现在已经过了二个月了,她该安插的岗位一个没少,同样该扶持的人一个也没少。并且和李琴分配的资源也比较均匀,大家都没有异议。

  眼下容铮已经开始收到京城的来信,命令她即刻回京。

  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拖下去了。

  于是容铮选择在一个晚上邀请了李琴夫妇过来喝茶,她牵着已经换了身红裙的千秋燕,她昳丽的脸蛋,精致的美貌,赢得了全场的关注。

  这时,李琴才注意到那名俊秀的护卫,竟然...是个女人。

  而且她的丈夫还恭恭敬敬地朝她喊道:“小王见过未来嫂嫂。”

  李琴也不得不称其为嫂。

  千秋燕则是淡淡一笑,接受了这个称呼,容铮在旁边小心翼翼地打量她,发现她并没有抗拒这个称呼,心里也就放心许多了。

  只不过,她看着穿着红裙的千秋燕,心里却产生了一个想法。

  如果她们能在南镜成婚,也许回京的时候,她们已经是夫妻,并且以夫妻之间的亲昵称呼对方。

  容铮几乎都能想象到,自己亲手绣的红头盖,披在千秋燕的头上再掀开红巾后的俏容,她是多么的倾国绝色。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