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低调做人
姓金的女人离开顶楼酒后,刘杰坐在那里足足有十多分钟,一动没动。
虽然对女人的话,刘杰不可能完全相信,但她的经历,述说往事时那种绝望的眼神,那种痛彻心扉的眼泪,还是把刘杰打动了。
从仕途中退出来的刘杰,对这种事儿太理解了。
“人都走了,还发什么呆呀?”就在刘杰发呆的时候,杨依走过来,轻轻的碰了他一下,说道。
“你知道她是谁吗?”刘杰让杨依坐下,早有服务生端过一杯咖啡来,刘杰把咖啡递到她的手中,问道。
“不知道,不过,看起来年龄不小了。”杨依回道。
“不到五十岁,她姓金,是最近一段时间,在临河引起热议的金氏集团的董事长……”刘杰说道。
“不会?她就是那个暗杀王健的背后女人?”一听刘杰这么说,杨依吃惊的说道。
“是她,不过,暗杀这件事儿,有点复杂,并不像外面传说的那样,否则,她也不会被放出来的。不说她了,老爷子那边的情况怎么样?”刘杰问道。
杨依刚从老家回来,去境外订货,走了一周。
“还能怎么样,依然如故,不过,我妈这一次决定定居在那里了,以后我们也不用这么辛苦的来回跑了。”杨依说道,神情有些落寞。
“怎么,不舍得老妈了?你呀,现在交通方便,想了就过去看看。”刘杰轻轻拍了拍她的小手说道。
“不说我了,那个女人,姓金的找你有什么事儿吗?”杨依过来可不是汇报这一次进货情况的,她想知道这个女人和刘杰在一起聊了一个多小时,什么事儿能谈这么久。
“想求我调和。原本对这个女人没什么好感,不过,一听她说过去的经历……”刘杰说到这儿,摇了摇头,没有说下去。
“你呀,就是心软……”杨依不以为意的说道。
“可能,不过,她的这些经历在仕途中还真的常见……对了,晚上我们一起出去庆祝一下。”每一次订货回来,刘杰都会带着她们几个聚一次的,热闹一番,这已经成为规律了。
“你答应姓金的调和了?”杨依继续问道,显然对这件事儿,比晚上聚会还感兴趣。
“也不是答应,只是帮她传个话。我刚才不是说过了吗,这件事儿有点复杂,毕竟你蕊蕊姐的父亲是她儿子带人杀害的。”
“为什么找你调和呀?”杨依看着刘杰,问道。
“她知道我们和王蕊蕊是朋友,而且两家公司还有合作关系。”
“哥,你真得注意点了,别忘记了,王家人曾经害过你,差一点要过你的命呢,别好了伤疤忘了痛。”杨依不高兴的说道。
“哥忘不了,放心,我有分寸的。上一次你说,弟弟妹妹们要过来玩的,什么时候来?”刘杰问道。
这个话题不错,完全可以起到分散关注力的作用。
“他们商量好了,放假就过来,还有几个月。”
“对了,有时间你打电话询问一下,我们订的那架私人飞机,什么时间到港。”刘杰说道。
为了工作方便,刘杰和舒欣、杨依商量,最终决定买一架商用飞机。以后去境外也不用等航班了。
安排好工作上的事儿,刘杰来到开发公司的办公室。
一般的时候,下午舒欣都不会在办公室的,她要回珠宝大厦。
来到办公室,给王蕊蕊打了一个电话。
按着蕊蕊妈妈的意见,王健并没有安葬在王家的墓地,而是在靠近乡下的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买了半个山坡。
蕊蕊妈妈说的没错,钱她都准备好了,十万,一分没用王蕊蕊拿。
毕竟是老妈的心愿,王蕊蕊也不好说什么,只好由着老妈了。
参加葬礼的人还真的不少,几乎临河的所有商界大佬,四大家族的头面人物,都参加了。刘杰是和舒欣的哥哥舒云一起过去的。
最近一段时间,刘杰和舒云走的很近,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临河的商会马上到届,以舒家老爷子的意思,下一届,这个会长就交给儿子。
虽然舒家现在还是首富,不过,一枝独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接踵而来的是群雄逐鹿,而在这一波的商业大军中,刘杰绝对是一颗冉冉升起的一颗明星。
最关键的是,刘杰才三十岁,舒云怎么可能不把他揽在自己的队伍中呢?
刘杰这个时候,还没有意识到商会会长职位的重要程度,所以,也乐得送这个人情给舒云,何况还有舒欣这一面呢?
刘杰如今的商业板块儿,主要分三大部分:
一是珠宝行业,以珠宝大厦为核心,包括珠宝商行,顶楼的酒、地下的车库和档口的出租,这一块整个下来,一年销售总收入一百二到一百五十亿左右;二是商业地放开发,以刘氏开发公司为核心。虽然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长,不过,三大项目,机场、高铁和临河高中,让他一年平均收入达到了一百来个亿。因为机场项目工期为三年,所以,以这个经济总量,保持三年一点的问题也没有;第二就是网络平台了。这么说,每年在自己平台的销售额度,比前两部分的总和还要多,而且还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这样的结果,出乎刘杰意料之外。
说心里话,开始的时候,他还真的没把这一板块太当回事儿,只是想把它作为公司销售的补充,就如同球场上的替补队员一样。
现在看来,这个替补已经逆袭成功,成为绝对主力。
刘杰准备把网络销售公司搬到新买的原来王氏地产公司办公楼里面去呢。工程技术人员正在装修设计。
所以,从经济总量上来说,刘杰的公司按着土豪榜的排名,进入到临河前五,一点的问题也没有,甚至前三都不是问道。
只不过刘杰并不想太张扬了。
“你呀,低调没有问题,不过,你也到了成立集团的这一步了。”舒云这种话已经说过好几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