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悠然田园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四百六十二章 卑劣的手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张月华听了贾美玲的汇报,眉头紧锁。</p>

  她是护肤品行业的老油子,各种护肤品和香水全都了解。</p>

  贾美玲说的这个情况,她当然知道。</p>

  但她不认为清雅香水能解决汗水的问题。</p>

  她认为,应该是清雅香水中,加入了某种别人不知道的隐秘元素。</p>

  正是在这种元素的作用下,清雅香水才有这种奇特的效果。</p>

  究竟是不是这种情况,要靠研究说话。</p>

  她带着贾美玲。</p>

  贾美玲带着清雅香水。</p>

  去了市里的一家化学研究所。</p>

  张月华与这里的一位领导认识,把清雅香水交给人家,请人化验清雅香水的成分。</p>

  从化验结果看,清雅香水的成分与常规香水相比,成分不仅不多,反而少了几种成分。</p>

  这就很奇怪了。</p>

  成分少了,为啥香味更好呢?</p>

  研究所的专家也解释不清这个问题。</p>

  只能归结为一个原因,清雅香水有秘诀。</p>

  正如常见的碳酸饮料可乐。</p>

  已经存世几百年,但到目前为止,没人说得清可乐的配方究竟是什么。</p>

  尽管每瓶可乐上,都写着配方。</p>

  那配方只是忽悠人的。</p>

  如按照上面的配房配置饮料,最终配出的,还不一定是什么鬼呢。</p>

  其实,张月华并不关心配方里倒地有什么。</p>

  她更关心的问题是,专家能否配制出同样的香水。</p>

  是的。</p>

  她在打清雅香水的主意。</p>

  既然无法建立合作,那就生产同样的香水,抢走你的饭碗,让你无饭可吃。</p>

  这种做法虽然很无耻,但在商业竞争中,这种事处处存在。</p>

  在网络行业,这种情况尤其明显。</p>

  比如,一个创业型小公司,研发出一款小游戏,非常受欢迎。</p>

  以三大巨头为首的网络公司,纷纷找上门来,争相收购这家小公司。</p>

  如果小公司同意收购,那就是坐下来谈价钱,谁出价高,谁买下小公司。</p>

  如果小公司不同意收购,巨头公司就组织人马,以小公司的项目为基础,进行微创新,开发出类似的游戏。</p>

  然后用他们强大的流量和资源,把游戏推广到爆红。</p>

  小公司的游戏,本是原创的,开创性的。</p>

  但是,因为巨头公司的项目爆红,小公司的项目反而被骂抄袭,不得不消失在波涛沉浮的市场**里。</p>

  小公司也被迫完蛋。</p>

  这就是市场,这就是残酷的竞争,如能适应,那就活下来,不适应,那就完蛋。</p>

  专家摇头。</p>

  别看清雅香水的成分不复杂,但是,他们配置不出类似的香水。</p>

  张月华以为自己的话没说明白,向专家介绍,配置出类似清雅香水的产品,给他们股份,买的钱越多,他分到的收入越高。</p>

  是的,她想把专家拉到自己的阵营里,与自己一起努力。</p>

  专家解释,并非他不想赚钱,而是他真配置不出同样的香水。</p>

  有时候,最简单的,也意味着最困难。</p>

  清雅香水就是这样,看起来成分很简单,但想配置出相同的成分,难上加难。</p>

  张月华换一种问法,如买一批清雅香水,把清雅香水稀释后,能否有相同的效果。</p>

  在商业竞争中,讲究不择手段,任何手段都可用出来。</p>

  她想到的方法是,买清雅香水,然后加入其它的原料,将清雅香水稀释,这样做,能否得到效果相同的香水。</p>

  比如,每天从清雅香水店买100瓶香水,经稀释加工后,变成300瓶,甚至500瓶香水。</p>

  用这种方法,倒也有利可图。</p>

  关键是,稀释后的香水,是否有相同的效果。</p>

  专家说,倒是可以试一试。</p>

  就像早餐店买的粥。</p>

  做一大锅粥,如生意好,不一会儿就卖掉半锅粥,担心剩下的粥不够卖,就往粥里加水,兑入一两桶水,又变成满满一锅粥。</p>

  虽然粥被稀释,但顾客喝起来,还是粥,挑不出毛病。</p>

  专家给不了确定的回答,需通过实验。</p>

  理论上讲,张月华说的这种方法,行得通。</p>

  但不知清雅香水的比例如何,也就是说,不知兑多数其他成分,香水就失去原来的味道。</p>

  这种事谁也说不出好,只有通过实验,多方验证。</p>

  张月华让贾美玲去买100瓶清雅香水。</p>

  贾美玲开车,再去吴家村。</p>

  她不是一个人去的,带了4个同事。</p>

  她让同事们伪装成游客,去清雅香水店买香水。</p>

  有的买50瓶,有的买30瓶。</p>

  最终凑够100瓶。</p>

  没让一个人去买100瓶香水,是担心一个人买太多,引起郑永丽的怀疑。</p>

  然而,他们的行为,已引起郑永丽的怀疑。</p>

  其他游客买香水,顶多买三五瓶。</p>

  这四个人虽不少同时进来,但都买几十瓶香水,怎么看都不像正经游客。</p>

  郑永丽猜测她们是同行对手。</p>

  她给吴富贵打电话,汇报这个情况,问吴富贵,用不用采取一些措施,如限制购买数量,每人最多只能买几瓶等。</p>

  吴富贵告诉她,啥都不用限制。</p>

  哪怕是同行,只要来买香水,给他们贡献收入,就让他们买。</p>

  买1000瓶,也卖给他们。</p>

  他香水的最大秘密,是在他仙戒空间制作的。</p>

  同行哪怕把香水拆成一个个分子研究,也找不出他香水的终极秘密。</p>

  张月华请专家好吃好喝,研究清雅香水的兑换比例。</p>

  经过一夜的研究,他们研究出一个比例。</p>

  一瓶清雅香水可稀释为2.8瓶普通香水。</p>

  也就是说,100瓶清雅香水,可变为280瓶普通香水。</p>

  第二天的爱尔香水店里,有280瓶特别的香水。</p>

  张月华给香水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爱尔特供香水。</p>

  让导购们向顾客介绍,这是他们店特拱的香水,在其他地方买不到。</p>

  而且,还重点向游客介绍香水的一大功能,那就是出汗后,用爱尔特供香水,依然有香味。</p>

  他们还有一大优势,比对面的清雅香水便宜。</p>

  在这种宣传下,爱尔香水今日的销量明显提升,比清雅香水店的销量,多100瓶。</p>

  这仅仅是第一天的差距,第二天,两个店铺的销量差距是300瓶。</p>

  爱尔香水店成为热门店铺,顾客多起来。</p>

  对面的清雅香水店,变得冷清。</p>

  郑永丽把这个情况汇报给吴富贵,问吴富贵该如何破局。</p>

  </p>

  </p>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