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悠然田园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五百一十四章 做小生意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王建红正是少女怀春的年龄。</p>

  这个年龄的女生,最崇拜的就是英雄人物。</p>

  之前,她撮合吴富贵和她娘王拥军。</p>

  但现在,她的心思发生了变化,想得到吴富贵。</p>

  少女的心思,不可能轻易告诉别人。</p>

  她把这点小心思,藏在心底。</p>

  王拥军看向吴富贵的眼神,多了依赖感,还有欢喜。</p>

  她独自一人,拉扯王建红长大。</p>

  她这些年,过的日子,并不轻松。</p>

  老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p>

  时常有一些男人,来找她的麻烦。</p>

  还有一些人,因为鸡毛蒜皮的种种事情,找她麻烦。</p>

  人家明目张胆欺负她,她却不敢还击。</p>

  因她孤儿寡母,又没有亲人,势单力薄。</p>

  要是家里有个男人,而且是吴富贵这么威猛,伤害力十足的男人。</p>

  那么,其他人就不敢找她麻烦了。</p>

  这一夜。</p>

  他们三人依然睡在同一个炕上,中间还是挂了帘子。</p>

  但是,王建红悄悄把帘子向后拉了拉,减少帘子遮住的范围。</p>

  第二天早上。</p>

  吃过早饭。</p>

  吴富贵告诉王拥军母女,他去镇上的集市看看,找商机,做生意。</p>

  80年代,是个巨变的时代,从计划过度到市场。</p>

  人们有了选择权,可以种田,也可以走向市场,成为小商小贩。</p>

  别看小商小贩挺忙的,也挺苦的。</p>

  但是,第一批小商小贩,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p>

  他们最先富起来。</p>

  依靠这时期积累的资本,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直至成为巨头,大佬。</p>

  后世很多名满天下的企业家,就是从这个时代起步的。</p>

  吴富贵了解时代的走向,又有仙戒空间这等神器,怎能甘心做一个种田的小农民。</p>

  他要站在时代的潮头,兴风作浪,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引领时代的发展。</p>

  有个大佬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p>

  吴富贵的目标,就是做时代风口的那个……帅哥。</p>

  王拥军劝他不要去。</p>

  从大石村到镇上,有15里的路程。</p>

  她家没有自行车,也没有马车牛车等交通工具,需要走着去,很累的。</p>

  再说了,镇上与村里差距并不大。</p>

  虽有集市,可集市上的商品,大多是农家产的,有鸡鸭蛋,也有巧媳妇纺织的布匹,手工制作的鞋袜等。</p>

  他们村有人去集市上摆摊卖鸡蛋,摆摊一天,一个鸡蛋没卖出去,又原封不动带回家。</p>

  这不是个例,很多摊位都这样,一整天卖不出一件商品。</p>

  因为人们普遍穷,兜里没钱。</p>

  吴富贵没听王拥军的劝说,还告诉她,他与别人不一样,他一定能找到商机。</p>

  并且,是赚钱的好商机。</p>

  他让王拥军和王建红在家等着,等他回来时,给她们带来烧鸡。</p>

  在王拥军幽怨的眼神,以及王建红期盼的眼神中,吴富贵走出家门。</p>

  走在大街上,一些乡亲主动和他打招呼。</p>

  昨日他走在大街上,没人理他,都在他背后,指指点点,议论他。</p>

  然而,经过昨夜的事,他们听说了吴富贵的威名。</p>

  这是个狠人。</p>

  对待这样的人,乡亲们普遍的做法是,我不与你作对,我想与你做朋友。</p>

  得知吴富贵要去镇上,有人主动用马车带他。</p>

  马车的速度比步行快不了多少。</p>

  唯一的优点是,不需要步行,节省体力。</p>

  晃晃悠悠,一个小时后,来到镇上。</p>

  镇子名叫杨柳镇。</p>

  名义上叫镇子,实际上与大石村差不多。</p>

  唯一的优势是,这里交通便利,人来人往,所以称为镇子。</p>

  今日是集市日。</p>

  大街上空荡荡。</p>

  只在最中心的区域,有一些摆摊的。</p>

  出售的商品,与王拥军说的差不多,大多是农家特产。</p>

  只有两个衣服摊位,出售的服装有衬衫,裤子,背心等。</p>

  服装样式单一,颜色也很单一。</p>

  要么是黑蓝色,要么是军绿色。</p>

  用的布料是手工织出的棉布,又硬又皱。</p>

  穿在身上,可不太好受。</p>

  有些路人围着服装摊位,挑选衣服。</p>

  吴富贵观察了一个小时,共有23人问价,最终成交的衣服只有1件。</p>

  通过这个观察,吴富贵不得不认同王拥军说过的一句话,镇上居民的购买力不行,摆摊赚不到钱。</p>

  看来,要想做生意,需要去县城。</p>

  吴富贵找人打听,从杨柳镇到考兰县,路程30里地,也就是15公里。</p>

  目前没有公共交通。</p>

  想去县城,只能自己想办法,骑车或牛车马车。</p>

  有一些穷学生,靠双脚去县城。</p>

  是的,在这个艰苦的年代,人们生活水准低下,都培养出吃苦耐劳的性格。</p>

  没有什么苦是他们吃不下的。</p>

  吴富贵可不想用步行的方式去县城。</p>

  他进入一个无人的巷子,意念一动,面前出现一个蛇皮袋,里面装满玉米粒。</p>

  吴富贵把蛇皮袋放在路边,打开袋子口,金灿灿的玉米粒露出来。</p>

  他高声吆喝道,“南来北往的,走过路过的,瞧一瞧,看一看,上好的玉米粒,便宜处理了……”</p>

  玉米粒颗粒饱满,颜色金黄,从卖相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玉米。</p>

  很多路人被吸引过来。</p>

  这人抓几粒玉米,那人拿几粒,有的人还把玉米粒放进嘴里,咬碎。</p>

  经过多种方式的验证,人们得出一个结论,这是好玉米,上等的玉米。</p>

  问吴富贵价格。</p>

  吴富贵竖起一根手指,“各位乡邻父老,我着急去县城办事,玉米低价处理,1毛1斤,如果要的多,还能便宜。”</p>

  吴富贵刚才闲逛时,去了几家卖粮食的店铺,了解到玉米的市场价,在1毛3左右。</p>

  他把价格降低,只卖1毛1斤。</p>

  别看只降低了3分钱,但这年头,3分钱的购买力也很强的。</p>

  何况这是1斤的降价,如果买10斤,100斤,能节省好多钱呢。</p>

  有人被他的价格震惊。</p>

  还有人砍价,让他继续降价。</p>

  人都这样,占便宜没尽头。</p>

  吴富贵一口咬定,这是最低价,不可能再降低的。</p>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第一个买。</p>

  吴富贵把他们的反应看在眼里,突然,他把蛇皮袋背在肩上,“既然你们都不买,我换个地方卖去。”</p>

  “别,别走啊。”</p>

  “小哥,我买。”</p>

  “我要10斤。”</p>

  ……</p>

  人们纷纷出钱,买玉米粒。</p>

  不一会儿,蛇皮袋里的玉米粒,全部卖完。</p>

  吴富贵兜里有了9元7毛。</p>

  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得到的第一笔收入。</p>

  他心里竟然有点小雀跃。</p>

  他站在镇子的路口,等待着。</p>

  </p>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