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
郗琛和弋紫涵两个人一言不发,坐在原位看着他们两个‘幼稚’的大人的对话。
郗安海脸上闪过一瞬的错愕,随即惊讶的看向弋紫涵,说:;那可真是太厉害了,两个人还能一起学习。
弋应年说:;可不是嘛!
说着郗安海脸上又露出一点欣喜的色彩,道:;不过琛儿在前段时间的全国高中生互联网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听学校说,可以在高考录取成绩上减三十分录取。
弋应年说:;我感觉这都巧过了,我家涵涵也在前段时间的全国高中生物理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学校也说可以在高考录取成绩上减三十分录取。
郗安海想原来如此,郗铭物理竞赛考了第三名,原来第一名是郗琛的同桌。
郗安海看弋紫涵越看越喜欢。
郗琛和弋紫涵两个人彻底无语了。
弋应年和郗安海两个人就郗琛和弋紫涵的考试上学的事说的乐此不疲,基本上郗安海说一句,弋应年说一句,或者弋应年说一句,郗安海说一句,他们说的那些基本也全都是共同点,但两个人却又乐此不疲的‘攀比’。
郗琛一度怀疑,面前坐的这个人到底是不是郗安海,这差别也太大了,大到他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
他知道郗安海在外以他为傲,他之前也是半信半疑,他和郗安海见面在一起不掐起来就算不错了,哈,他才不指望郗安海在外面夸他,不骂他不肖子就不错了,夸他,那太不可能了!
但这会儿……
郗琛似乎有点儿相信了,也许郗安海在外真的夸过他。
弋紫涵也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弋应年,弋应年以前是能低调就低调的人,低调在不能再低调的人,哪怕她学习成绩再好,弋应年也没说像现在这样,在外面竟跟人幼稚的‘攀比’起来。
一时间,郗琛和弋紫涵两个人彻底被震碎了对自己爸爸的认知。
这个话题持续了五分多钟,郗琛实在听不下去了,出声道:;爸,今天弋叔叔坐了一天飞机也累了,让弋叔叔也多休息会儿。
郗安海看向郗琛,一时间竟有些尴尬面对郗琛,毕竟之前他还真没当着郗琛的面儿说这么多话,虽说在跟弋应年比较自己家的孩子,但话语中不无夸赞郗琛,这让郗安海一时间感到很别扭。
也意识到自己刚刚的行为有点‘幼稚’。
轻‘咳’了两声,板着脸,恢复到以往的样子,道:;应年,今天时间也不早了,你也早点回去休息,等到明天再约你出来喝茶。
弋应年也感觉到不妥,自己平时教弋紫涵都是如何低调做人,他刚刚可是一点都看不出低调的样子。
弋应年也有些尴尬,连声应道:;好好好,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咱们明天再约。
四个人起身,一路往外走到饭店门口,快上车的时候,郗安海突然看向弋紫涵,道:;紫涵,明天我和你爸爸出去约着喝茶,你和琛儿可以一起约着去图书馆学习。不等弋紫涵回答,郗安海又看向弋应年,径自问道:;对了,应年,你家住那儿来着,我让琛儿明天去找涵涵,两个人以后还能搭个伴。
郗琛有那么一瞬间的感觉,觉得他老爸简直太棒了,也是在这会儿感到他老爸无比的高大,这简直是神助攻呐!
他这边正愁着,弋应年看他的目光本来就不善,再加上弋应年回来之后他再想去弋紫涵家可就不容易了,现在,你看看他老爸,给他把后路都想好了。
以后就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一起约着出来都有理由了。
郗安海十分的热情,再怎么说都是自己的好朋友,弋应年不回答也得回答,弋应年内心是拒绝的,但事实上却是硬着头皮回道:;雲山阁。
郗安海惊喜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激动的握着弋应年的手,道:;应年,不是我说,这如果都不算缘分的话,那我以后真的就不信缘分这回事儿了。
弋应年大概也听出来了,但还是心不死,试探性问道:;琛儿也住雲山阁?
郗琛上一秒还在高兴自己老爸这神助攻,这一秒,忽然感觉到不对劲,他和他爸是高兴了,可弋应年不高兴了啊!
这次郗琛赶在郗安海说话之前率先出声道:;是,叔叔。
弋应年这会儿实在是不知道该做出什么反应,说什么话了,唯有牵起嘴角努力的笑。
弋紫涵知道这件事瞒是瞒不住了,她跟郗琛一同上学也被不少人看到,现在能瞒的也就是尽量瞒自己跟郗琛谈恋爱的事,其他的事还是尽早坦白从宽的好。
弋紫涵说:;爸,郗叔叔,其实我跟郗琛的关系一直都很好,我开学不久有一次受伤,都是郗琛送我去的学校,晚上怕不安全也会把我送到楼下,在学习上郗琛也帮助过我。
弋紫涵现在能做的也就是在她爸面前再为郗琛挽回一点形象了。
听到这话,弋应年对郗琛的防备松了些,对郗琛也重新打量了起来。
这是郗琛今天第三次被弋应年打量,第一次是对一个小辈的看好,第二次是对他的防备,这第三次又多了些意味深长。
郗琛好想问自己今晚经历的这都是什么人间疾苦。
关于弋紫涵受伤那次,弋应年知道,那段时间他也比较忙,最多一天一个电话问一下弋紫涵怎么样,刚开始弋紫涵去学校的时候他还想着让自己送,弋紫涵拒绝之后他又想着让顾煜送,弋紫涵也拒绝了,他当时还有些担心呢。
知父莫若女,弋紫涵也大概猜出她爸在想什么,连忙道:;爸,郗琛住的离我们家也挺近,知道我受伤之后那段时间一直接送我,还给我整理了不少上课的笔记,在学校也帮过我不少,我还一直想着怎么感谢他呢。
哈,弋紫涵除了第一句说的是真的以外,后面那几句就是真假参半了。
弋应年看着弋紫涵真诚的目光,最后到底是信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