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年代小炮灰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65章 165 挖墙脚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大丈夫能屈能伸。

  做个饭算什么。

  压根不算事!

  罗嘉鸣其实也没好到哪里去, 不过总比阮文手忙脚乱强。

  弄了个荷包蛋,面条出锅前又丢了几片白菜叶子在上面。

  金黄白绿衬得那面条还挺好看。

  罗嘉鸣瞧着皱眉头的人,又来了火气, “别挑剔了, 能吃就行,不然你自己去做。”

  他自个儿都懒得做饭,好心做饭还被嫌弃, 找谁说理去啊。

  “没嫌弃啊,就是挺震惊的, 没想到小罗同志你还挺居家的。”

  阮文在饮食上略有挑剔,没办法被谢蓟生养刁了些。

  不过现在有口热汤喝就不错,挑剔个毛线啊。

  她很是安静的吃饭。

  这倒是让罗嘉鸣有些烦躁了, “你怎么突然回来了?跟老大吵架了吗?”

  “你狠想要我俩过不下去?”

  罗嘉鸣:“……”这种愿望倒也没那么强烈。

  “我俩要真分了,你觉得谁更难过?”

  阮文这话让罗嘉鸣觉得不太好, 就阮文这条件,怕是转脸就能再去找个人, 反倒是老大……很难走出来。

  “你不应该是最希望我和小谢同志白头到老才对吗?”

  好像是这个道理。

  罗嘉鸣很快反应过来,他又被阮文牵着鼻子走了。

  “你还没说, 为什么回来呢, 出了什么事了?你姑姑还好?”

  “和她没关系, 我的事情。”阮文跟着石磊去上海的时候,阮姑姑还没回来,不过应该没什么事。

  再说了, 留着谢蓟生在杭州呢,出了事他也能摆平。

  “你能有什么事?”

  “瞧不起个谁。”阮文白了他一眼,端着碗去厨房做清理。

  她一向是公道的,自己不会做饭, 刷碗还是可以的。

  刷碗……

  阮文觉得洗碗机是个好玩意,可惜国内用不着。

  至于欧美那边,回头问问赫尔斯好了。

  阮文的回头其实就是刷了碗给赫尔斯打电话。

  斯拉夫人对中国的习俗还算熟悉,“春节快乐。”

  阮文听他那拗口的中文忍不住笑了下,“这个我没办法祝你同乐。”她和赫尔斯简单聊了几句就切入正题。

  洗碗机早就被发明了出来,这让阮文觉得她似乎应该再往外走走,有机会去欧洲,或者去一趟美国感受下。

  之前的意大利之行太过于匆忙,她并没有机会了解太多当地的风俗习惯。

  赫尔斯和阮文简单聊了下,最后扯到了书的事情上,“这本书的销售不算是特别好,你还打算继续写下去吗?”

  “出版社那边有什么说法?”

  赫尔斯耸了耸肩,“大概又想换合作方式,我想换一个出版商,你觉得怎么样?”

  “你还想要我继续写下去?”

  “当然,电影大概会在五月份上映,如果电影口碑不错,我想会再度带动小说的销量,说实在话阮文我很喜欢你的第三本小说,这本书我觉得质量相当不错,而且你都已经埋好了伏笔,为什么不写下去?”

  赫尔斯很适合做销售,他天生能说服人,比法国男人、意大利男人的甜言蜜语更有说服力。

  “那你打算换谁来发行?我记得华纳似乎没有图书出版业务。”

  “不不不,不能打包给它,鸡蛋是不可以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赫尔斯笑了起来,“兰登书屋,你觉得怎么样?”

  阮文觉得,如果兰登书屋给她抛了橄榄枝,她断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那可是兰登书屋啊。

  世界上最大的图书出版商。

  当时陶姑姑都没敢去找兰登书屋合作。

  阮文忽的想起来什么,兰登书屋是贝塔斯曼的子公司,而贝塔斯曼是一家德国企业,确切点说是在西德。

  其实先跟国内建交的是东德,只不过东德的背后是毛熊家。

  国际政治关系向来多变,因为中美关系的热乎劲儿,这些年来西德和国内关系反倒不错,阮文和西德这边联系更多一些。

  如今赫尔斯给推荐兰登书屋,怕是也有他个人关系在里面的缘故。

  不管到底什么原因,阮文都不打算拒绝。

  既然哈珀柯林斯不看好,那就一拍两散嘛,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

  当然,赫尔斯到底是想要给她换东家,还是单纯的拿兰登书屋来给她提价,阮文觉得这件事还有待商量。

  不过她和赫尔斯的利益是捆绑着的,后者自然会尽力为她操持,这点毋庸置疑。

  结束和赫尔斯的通话,阮文想着自己又多了一项工作,有些头疼。

  不过她倒是有了构思,只是还需要一些材料佐证。

  想了又想,阮文觉得还真得出国一趟。

  现在正是忙得要死的时候,又给自己找了新的任务,她可真是个小天才。

  小天才这会儿睡不着,打算去洗个脸,然后准备晚上赶赶工,先把自己那模糊的思路给整理出来。

  出了门,阮文忽然间觉得哪里不太对劲的样子。

  “你是在找我吗?”

  头顶响起那阴恻恻的声音,阮文愣了下,“神经病。”

  她连鬼都当过,还会怕这装神弄鬼的?

  罗嘉鸣扯下前些天买的面具,很是郁闷的回了去。

  这简直不是个女人。

  没意思,睡觉。

  阮文一大早就醒了,她昨晚睡得不□□生,原因倒也简单,没烧炕,冷。

  她不太会弄这个,谢蓟生这个人体暖炉又不在,盖了两床厚被子阮文只觉得压得慌,一夜没怎么睡好,做梦都是在凶案现场,自己变成小学生在那里分析案情。

  睡得并不是很好的阮文简单收拾了下准备去火车站。

  “一大清早扰人清梦,阮文你真以为我不敢揍你是?”

  罗嘉鸣很是郁闷,盯着她看了好一会儿,“等我两分钟。”

  阮文是个实用主义者,大冷天的地上还有积雪,她一个人去车站多受罪啊。

  坐车去是最好的。

  反正罗嘉鸣人就在这里,不使唤太浪费了。

  大不了,她付车费。

  罗嘉鸣看着丢在后车座上的钱,觉得自己被羞辱了。

  好几秒钟后,他把钱收了起来,“小气鬼。”

  那么多钱,不能多给点吗?

  ……

  陶永安几乎是踩着点过来的,“路上太滑了,还好赶上趟了,阮文你怎么了,昨天也没说清楚。”

  现在的春运并不怎么热闹,虽然也有外出务工人员,但并不算多。

  春节期间的车厢还有些空荡荡,阮文跟陶永安简单说了几句,这让小陶同志兴奋起来,“消毒柜,那咱们是不是也能用在生产线上?我觉得如果再添加一道工艺的话,说不定还能节约成本呢?而且我们可以把多重消毒的噱头打出去,这样她们用着也放心,你觉得呢?”

  阮文:“……棒棒哒。”

  “怎么听着像是在损人。”陶永安没细想,他尽情的阐述着自己的想法。

  阮文看着这个眉眼间都洋溢着锐气的年轻男人,一时间有些愣神。

  “你觉得怎么样?阮文?”陶永安晃了晃手指,“醒醒,你是已婚妇女,请不要痴迷我的美色。”不然小谢同志会吃醋的,万一收拾他怎么办?

  他可打不过谢蓟生。

  “你有那玩意吗?”论自恋,陶永安绝对不遑多让。

  她刚才愣神,是因为发现自己不过是提出一个想法来,陶永安就能紧跟着说出一大堆,这让她觉得有些意外,“你有没有想过,毕业后去研究所之类的地方工作。”

  “之前想过,不过算了。”陶永安摊了摊手,“你不刚说了吗,现在这些研究所都朝不保夕,还不得搞民用来挣钱做研究,去了那里也没有我的发展空间啊。”

  他还是老老实实跟着阮文搞研究好了,反正阮文也不会亏待自己。

  “也是。”那里有很多的研究人员,思维火花的碰撞是一件极为美妙的事情,可是再美妙的人生也要建立在物质基础上。

  有情饮水饱,靠爱发电太消耗人的心气。

  尤其是现在全民都在努力致富的大环境下。

  “咱们的研发室,说不定也能吸引一些人才呢。”

  “对啊,对了阮文,你不是说现在有些研究所日子不好过吗,你为啥不从这些研究所招些人来做研发?”

  陶永安这段时间半度假状态,还真没太注意报纸新闻,尤其是这种地方新闻报道。

  这会儿听阮文说起这回事,陶永安就有了新的想法——指望今年毕业的大学生来他们的研发室不靠谱。

  尽管和西德的高校达成合作,然而他们不是国企。

  而且大学生们毕业有国家安排工作,阮文和陶永安可以跟学校申请和省教育厅那边说一声,然而这种能耐不是人人都有。

  牛不喝水强摁头,他们总不能联系人,强行给研发室分配毕业大学生?

  这个行不通,那最好的办法不就是去找那些现成的研究员嘛。

  “这也不算是挖墙脚,你想想研发室不可能只指望咱们两个,咱们可以先这样,先去借用一些研究员,他们先给咱们干活,咱们发工资,等什么时候他们研究所渡过难关了,咱们再把人还回去。“

  “你这不算白嫖。”

  “什么?”陶永安觉得自己这跟嫖可扯不上关系,他是好公民,才不做那种事情呢。

  “你这办法到也不是不行。”摆在眼前的事情,阮文的研发室很难找到人,哪怕是和慕尼黑工业大学有合作,但这种吸引力发挥作用也不是一时半会儿,需要时间。

  这个时间用年来计量,甚至可能三五年。

  三五年啊,难道这三五年就靠她和陶永安撑着?

  再不济就是从那些高中或者初中毕业生里选一些可塑之才。

  有道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遴选和培养都是一件消耗极大的事情,阮文也没那么大的精力。

  想来想去,陶永安出的主意似乎是最好的。

  “我回头问问看?”

  “抓紧点。”陶永安很是雀跃,“你是有想法自己难搞,我是能搞但是思路不够开阔,咱俩合作固然能1+1>2,但是多点人多点思路,三个臭皮匠还赛过诸葛亮呢,何况那些研究员也不是臭皮匠。”

  陶永安并非资本行为,真要是资本行为,他哪会这么好商好量的,直接趁你病要你命,用钱把人给引来就是了,至于还人……

  你觉得资本家会这么做吗?

  他就是觉得不能浪费,就像是一份红烧肉,肉好吃能填饱肚子,可是肉汤也不容错过啊。

  他嘀咕了半天,最后阮文觉得脑袋有点炸裂,她昨晚没睡好是真要命。

  索性把自己昨晚写的那点东西丢出去,让陶永安去扩散思路,她脑袋一歪躺下睡觉。

  “你昨晚跟人……”行,看着那黑眼圈,陶永安真不好在说什么了。

  他去做文字工作者。

  ……

  陈主任有些意外阮文忽然间回来,不过她很快就给两人做了点吃的,说起了厂子里的账务。

  “过年的时候,按照你之前的想法,给工人们多发了两个月的工资,然后又是每人五十块钱的年货补贴,按照农历年的结算,那账面上还有九百七十三万五千六百四十九块三毛二的盈余。如果是按照阳历年的算法,那就少了五十多万。”

  “这么多?”陶永安有些惊呆,他都不知道工厂竟然这么能赚钱。

  “这是年度结余,实际上咱们去年盈利比这多得多,不过其他研究所零零散散都借走了些钱,所以就剩下这些了。”

  要知道去年单是机器厂子里就卖出了一个亿,扣除税款还有给一机厂的钱,那也有四千多万的盈利。

  再加上卫生巾的出售,这账面上只会更多。

  不过到了阳历年底的时候,其他研究所借钱,再加上按照过往的规定,也要给研究所资金支持,所以就剩下账面上不到一千万的盈余。

  陶永安感慨万千,“要是今年再能卖机器就好了。”

  可惜那一波行情没能延续下去,人家国外自己也在搞机器,有的觉得机器太麻烦,毕竟还要做工厂,索性只做卫生巾的倒买倒卖。

  做起了海外倒爷。

  今年想要想去年那样盈利,估计有点难。

  “不用担心,今年肯定比去年好。”阮文想了想,“那厂里需要多少流动资金?原材料的采买什么的钱留下,您给我一个数,我最多能动用多少钱。”

  陈主任想了想,“六百万,我只能给你这些。”

  其实原材料采买上,多是月结,彼时卖给香港那边的货款也能拿到,他们厂的账面很好看,资金流稳得很,即便是没有现金也不怕。

  可陈主任一向稳重行事,所以还是打算给工厂留一些现金。

  “六百万不够啊。”阮文有些犯愁,一个两个的研究所倒还好说,可这次她要搞大事,六百万真的不够用。

  可厂子里撑死就能拿出这些钱,她还能从哪里拿钱?

  阮文想了想,她和欧文合作的美国工厂倒也有不错的收益,不过那些钱流入国内也不能用到正途,一时半会儿指望不上。

  再卖专利吗?

  把纸尿裤的专利卖出去,不管是联合利华还是宝洁,肯定都会花大价钱买,可这种做法太短视,阮文还想着打造一个中国品牌去跟日化三巨头争一争高低呢。

  “主任,你还能有什么办法搞来钱吗?”阮文有些没辙了,她索性问陈主任,这位是老会计,说不定能有其他办法。

  “有啊,找银行。”

  “对呀!”阮文激动的拍大腿,“可不是,你越有钱银行越会贷款给你,反倒是穷人难搞到贷款。”

  银行只会借款给有钱人,因为他们有还款基础。

  哪怕是赖账,也能做资产抵押,少数或许会做老赖,但那也只是少数一部分。

  就如同现在,引进国外生产线的工厂容易拿到银行的贷款,反倒是搞研究的研究所拿不到钱,因为看不到还钱的希望。

  安心卫生巾厂的银行流水十分的好看,所以向来是银行的优质客户。

  银行巴不得它能来借钱呢。

  阮文忽然间觉得哪里不对劲,“怎么跟做梦似的?”

  “呵,白日梦吗?”陶永安咬牙切齿,“不疼是,要不我打你一下你看看疼不疼?”

  阮文真他妈欺负人,拍别人的大腿,她疼才怪呢!

  他疼好吗?

  明明这么瘦一人,咋手劲还这么大呢!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