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去南宋相个亲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八七回上 赈灾民柴安风积德 认姐弟杨妙真重现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柴安风怎么肯把辛辛苦苦抓住的浦家这兄弟,轻易送给别人?更何况还有废了更大功夫才抓住的李全了。</p>

  要知道,浦家两兄弟再加上李全,已经不仅仅是“人”了,而是“货”,是三样奇货可居、能够换取重大利益的筹码!这样奇货可居的好玩意儿,怎么肯随意赠与他人?更何况为了抓住这三个人,柴安风付出的代价——其实也算不得大——但自己大清早起来,搞了大半天才了事,还多少受了一点惊吓。</p>

  精神损失费总是要回本的吧?</p>

  于是柴安风断然拒绝:“不行,不行,那可不行。这几个人打劫我的货物,那是犯了刑律的,可不是什么民间纠纷。抢了我的东西,无论按天理、人情还是国法,那都是要受罚的,没啥好商量的!否则聂知州可就是滥用职权了哟!”</p>

  说着柴安风上马又要走开。</p>

  聂晓明又一把将他扯住:“嗳嗳……大官人这话说得有理,是下官弄错了。不过刑事案件,那也是本官的署理范围。我大宋律令规定,民间义勇抓获人犯之后,应当立即交予官府处置,以免滥用私刑、破坏法度。就请爵爷将这些人现在就交给我吧。”</p>

  “好说,好说。我正有此意。”柴安风灵机一动,顺着聂晓明的话说,“不过案子应当一层一层查起。我是不是应该先交给本县县令宋慈,待宋县公审结以后,再上报州府审核?按照律令应该是这样执行的吧?”</p>

  没想到一向视法条律令如敝履的柴安风,居然还跟自己掰扯起法律来了。</p>

  聂晓明一想到这里,就气不打一处来:要是你这小贼平日里多少能够遵守一些法律,何至于我这个苏州知州当得这么别扭?</p>

  虽然心中不忿,可现在还不能跟柴安风撕破脸皮——尤其是眼下自己身边只有七八个亲随,而柴安风手下则是护卫齐备的时候。</p>

  于是聂晓明用力咽下一口气,继续赔笑道:“大官人何必这么麻烦?直接把人交给我,不是更加省事么?免得还要押解到华亭县去,路上出个什么意外,谁也说不清楚。还是让我直接把人带走,宋慈那边,我会去打招呼的。”</p>

  “你打不打招呼,那是你和宋县公之间的事情,和我没有关系。”柴安风没料到聂晓明一贴上来,就跟一张狗皮膏药似的揭不下来了,当场就有些动怒了,“人我先带走了。聂知州有功夫在这里跟我瞎扯,还不如这就立即派人去找宋县公打招呼。说不准我到华亭县里时候,宋县公已经接到了知州大人的钧令了,到时候我再亲自把人送来也就是了。”</p>

  聂晓明哪肯善罢甘休?这回干脆拉住柴安风那匹汗血宝马的缰绳,死活不让他走。</p>

  柴安风刚想和他再理会,孟银屏却已走到耳边,低语道:“相公,聂知州怕是在用缓兵之计,等着他领的大队官军到来,才好同我们讨价还价。”</p>

  大队官军来了也不怕,就是弄出事情来擦屁股太麻烦了。与其同那么许多官军搞起来,还不如快刀斩乱麻,提前搞定了聂晓明再说!</p>

  于是柴安风一狠心,下了命令:“来人呐!聂知州公务繁忙,容不得在此处浪费时间,还不快替我送聂知州回去!”</p>

  柴安风手下的亲兵护卫并不人人都是聪明人,听了这条模棱两可的命令,都有些懵逼,站在原地面面相觑,不知应当如何执行。</p>

  还是队中的孙家康是个懂得察言观色的,立即就明白了柴安风的用意,随即上前两步,拉开聂晓明握着缰绳的手,陪笑道:“知州大人,这么大热的天气,您老身娇肉贵的,待在这里也不好,凭白喂了蚊子,再染上什么病,叫我们苏州府这些百姓怎么办?您还是回去吧!”</p>

  孙家康原本是个老实农民,中国农民素来都是最害怕官府的。要是放到三四年前,孙家康见了聂晓明这样的大官,不自觉地就会跪拜磕头。</p>

  可自打跟了柴安风以后,原本就有几分胆色的孙家康,见过了世面、上过了战场、开过了杀戒、壮过了胆子,早就成了除了柴安风之外,谁的面子都不给的浑人、狠人了。别说是苏州知州老爷来了,就是皇帝赵昀来了,宰相史弥远来了,他都照样不搭理!</p>

  聂晓明却不知道孙家康的脾气,见一个平头老百姓,居然敢捏着他的手不妨,立即呵斥道:“哪里来的刁民?不得无礼!不知死吗?”</p>

  “嗯?”孙家康努嘴哼了一句,“什么刁民?你说说清楚!”</p>

  说着,孙家康眼中已射出了慑人的杀气。</p>

  聂晓明一见这股杀气,吓得不由自主地往后一缩:“你……你……你想干什么?”</p>

  孙家康平素训练手下军士、调教工人警卫队、教训泼皮无赖的时候,也总是这样瞪人骂人的,从来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就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一个眼神就能把面前这位文弱书生唬得好像看见了老虎,反而被聂晓明吓得一愣。</p>

  待孙家康反应过来之时,柴安风已领着手下弟兄,押着俘虏跑开了,只留下孙家康一个人面对着聂晓明和他带来的七八个亲随。这回孙家康虽然又被吓了一跳,却没愣住,赶忙翻身上马,一夹马肚子便赶紧跑了去,空留下紧张得汗流满面的聂晓明。</p>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p>

  被官府盯上了的柴安风不敢有片刻耽搁,马不停蹄,只用了一天功夫,就回到了自己的大本营青龙镇。</p>

  这回被吓到的,就是柴安风的姐姐柴念云了。</p>

  自己这个弟弟吧……自打离开了临安,没了老太后杨氏的时时鞭策、没了宰相史弥远的日日掣肘,就变得越来越胆大包天了。这回他出兵放马,带走了全部两百个亲兵护卫,要是不闹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来,反而成了一件稀奇的事情了。</p>

  当然,柴安风走时,柴念云并没有多少担心和害怕——经过这几年的训练,崇义号名下的亲兵护卫的战斗力已经高到了足以信赖的地步,弟弟带了全部人马出征,就算是有千军万马来犯,弟弟一样能够全身而退;更何况还有孟银屏的辅佐、苏南雁的护卫,弟弟的安全就更加有保障了。</p>

  可原本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的柴安云,还是被弟弟柴安风给吓住了——她怎么想都想不到,就是想破了脑袋,都没料到柴安风这么一去,人一个没少自不必去说,反而带回来了四五十个俘虏。</p>

  俘虏了几个敌手回来也就罢了,居然这其中还有泉州市舶司的浦受成、浦受更兄弟二人,居然还有红袄军的头目李全!</p>

  “老弟啊,这三个人都是烫手的山芋,握在手里吃不进、咽不下的,小心烫伤了嘴!我看还是放了他们算了。”柴念云不无忧虑地提醒道。</p>

  柴安风却是满不在意:“我不吃他们,留着看看总行吧?难不成还会辣到眼睛吗?”</p>

  对此,谋士耶律楚材也是同意的:“山芋也确实是山芋,烫手也的确有些烫手。不如把他们这些人晾一晾,等他们凉了以后再行处置也不迟!”</p>

  于是按照耶律楚材的意思,柴安风在青龙镇里辟了一个小院子,将浦受成、浦受更、李全及他们手下的从人、军士等全都关在院子里面。院子外头,派了工人警卫队一天十二个时辰不断地巡逻,既不许外边的人进去、也不许里面的人出来。至于饮食、衣物等,倒是从来没有短缺,毕竟把人困死、饿死、冻死在小院子里这种肮脏下流的事情,柴安风无论如何都是做不出来的。</p>

  李全这帮子人,平素在山东地界饥一顿、饱一顿的,有时还有生命危险,现在虽然被困在了四方天里,可好歹也是衣食无忧、性命无虞,已经算是过上了好日子了。因此,除了领头的李全心怀惴惴之外,其余弟兄则是一个个吃得是心安理得、兴高采烈。</p>

  而浦家兄弟连同他们带来的两个外国护卫就大不相同了。他们无论是在苏州,还是在泉州,那过的都是锦衣玉食的好日子,这边虽然酒足饭饱,日子过得却也好不到哪里去。关键是他们失去了自由,成了别人嘴里的肥肉,只要对手哪天饿了、牙齿养了、又或者是嘴巴里口水多了点,牙关一咬,就能将这些人嚼个粉碎、咽到肚中,最后变成一坨屎……</p>

  在这种心理压力之下,浦受成、浦受更两兄弟吃不下饭、喝不下水,生怕哪天就丢了性命。弟弟浦受更还好说,哥哥浦受成本来是个大胖子,几天没怎么好好吃饭,一下子减了好几斤肥肉,看上去反倒清矍健康了不少。</p>

  听到这个消息的柴安风禁不住心中暗喜:后世有些人啊,平时吃得脑满肠肥的,吃得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偏偏思想觉悟不够高,不懂得遵纪守法;可等锒铛入狱之后,海参、龙虾、鲍鱼是吃不上了,青菜猪肉倒是管饱,每天按时起床、按时学习、按时劳动、按时睡觉,吃得健康、生活也有了规律,身体反而比之前好多了。</p>

  大抵浦受成也是这般道理,坐牢还做出个好来了。</p>

  他们安心坐牢,柴安风自然也能安心做事,除了偶尔唠叨几句,让手下人将其严加管束、切勿逃跑了一个半个之外,便不再搭理他们了。</p>

  而青龙镇内,似乎没有感受到这场风波的任何波及,反倒因为之前商贾被打劫的事情被柴安风亲手平息,让往来的生意似乎变得更加红火了。</p>

  一片繁花似锦的场面之下,似乎又有暗流涌动。</p>

  坐镇行在临安的盐帮帮主苏知鱼传来消息,说是史弥远的相府之内有所异动,似乎在谋划一些什么事情。只是宰相府篱笆扎得太紧,苏知鱼的盐帮弟兄渗透不进去,向常在相府内走动的现任崇义公柴辅仕打听,也是语焉不详。</p>

  按照谋士耶律楚材的说法,这叫做“空穴来风,非为无因”,小心点还是应当的。</p>

  而按照柴安风的说法,则叫做“战术上要重视对手、战略上要藐视对手”,但是如何应对还应当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以我为主”,一切事情该怎么做仍旧怎么做,也不必为了一点风吹草动,就弄得人心惶惶、自乱阵脚。</p>

  于是崇义号内是个人都怀着几分不安的情绪,唯有事主柴安风倒是半真半假装出一副缺心眼的样子,今天这里走走、明天那里瞅瞅,仿佛所有的事情都同他关系不大一样。</p>

  当然了,青龙镇里、青龙港上、崇义号工坊里面,事情都被柴念云、郑婷儿、耶律楚材等人打点得妥妥当当的,柴安风就是想插手显示一下自己的能耐,那也是无从入手。</p>

  他便索性放下一颗惴惴不安的心,闲来无事便出门走走,既放松一下心情,又能探查一下民情。</p>

  可还没有出门,大个子黄有功便贴了上来,怯怯说道:“老爷,你别赶我走啊,是大奶奶吩咐我,说是老爷出门一定我一定要寸步不离的……我这也是没有法子……”</p>

  “谁说要赶你走了?”柴安风嗔了一句,“你个头比骆驼还大,胆子倒比针眼还小。行了,你就跟着我吧,少说话、多做事也就行了。”</p>

  其实有黄有功这么个身高马大、天生神力的汉子随身护卫,柴安风走起路来也多了几分底气、壮了几分胆子,尤其是在眼下这个复杂的环境之下,多留个心眼还是必须的。</p>

  青龙镇街市之上还是一样的热闹,中外商贾来往、南北货品云集,尤其是崇义号出产的绸缎、瓷器、纸张、漆器、书刊等物品,就更往常一样,一样的供不应求。可事实上,除了青龙镇之外,其他地方的年景并不十分好。</p>

  今年入夏以来,天下从南至北、从东到西都遭遇了普遍的灾害,这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p>

  </p>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