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去南宋相个亲

报错
关灯
护眼
一二七回中 开筵席收拢人心 酒骂李全酒后真言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样,宴会的东家就从区区柴安风一人,摇身一变成了两个人——柴安风的面子或许可以不给,全真教的面子有时候也可以忽视,但这两方人马合在一起,这面子可就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那么简单了——再不给他们的面子,就需要好好斟酌斟酌了。</p>

  然而饶是这样,不愿得罪李全的江湖人士,仍旧占了大多数,赶来赴宴的不过全部的三分之一而已。</p>

  这些人肯给柴安风面子,柴安风自然也不会亏待他们,立即命麾下军士取出早已准备好的美酒佳瑶,便将他们好好一番款待。</p>

  这几年山东这边大灾小害不断,虽然这些武林人士仗着自己的产业和本事,比起一般的小民百姓来,境遇要好上不少,至少填饱肚子不成问题,但想要敞开肚皮喝酒吃肉,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p>

  原本他们赶来诸城这边赴会,除了在红袄军新头领跟前混一个脸熟之外,好好吃他一顿,顺便得些钱粮米面之类的,也是他们所行的一大目的。</p>

  只可惜,最近这年景实在是不怎么好,就连家大业大的红袄军也并没有多少积蓄。再加上前任头领杨安儿活着的时候,还拿出不少钱粮赈济灾民、收拢人心,因此留给李全操办这场继任典礼的物资就更少了——招待江湖人士的,不过是些平常的米酒而已,米面固然是管够,但菜肴只能是一些清水煨白菜,再杀几匹生病的战马吃肉而已。</p>

  可柴安风这边却不一样了。</p>

  他一向信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每次行动所携带的粮草饭食都是精益求精。更是利用拜占庭公主索菲亚掌握从印度到中国航道的优势,采购了大量的香料,制成熏肉泡菜之类的军粮。</p>

  这些菌粮不但方便携带、保质期长,而且味道也十分鲜美,对于有时候连肉都吃不上一口的古人来说,那就是珍馐美味!并且这些,饭食军粮柴安风那是带了好几车,那叫一个敞开供应,武林人士敢来多少人,柴安风就敢提供多少酒菜。</p>

  总之是让他们吃饱了算!</p>

  而且在吃饭过程中,柴安风也表现得十分善解人意——除了劝酒劝菜以外,并不谈李全半个字,更不会让这些武林人士在自己和李全之间站队表态。</p>

  这样就很通情理了,不过是吃一顿饭而已,犯不着要出卖自己的立场吧!</p>

  大荒之年,什么饭都不好吃,唯有白吃的饭最好吃。</p>

  在柴安风这边可以轻松吃到好饭好菜的消息,一下就传开了去,那些一开始没过来赴会的江湖人士,一面庆幸自己得到的消息还不算太晚,一面招呼起自己最亲信倚重的弟子,一起赶到柴安风这里来打牙祭。</p>

  这下子可了不得了!过来吃饭的人,没有两千人也得有一千五六百,比柴安风带来的人马还多了不少。</p>

  并且这帮练武之人本来食量就大,又带着一种打土豪吃大户的心态过来赴宴,爆发出了惊人的饭量——一个人吃的,都能赶得上五六个人的量。</p>

  有句俗话说的好:人多饭量大……</p>

  虽然柴安风带来的粮食肉菜足够多,够这帮人吃的了,却忙坏了队伍里的那几个厨子。</p>

  柴安风的队伍因为规模还不够大,队伍里并没有专职的后勤人员——队伍里的伙夫军医,也都要是士兵身份,平时也要参与作战,做饭、看病算他们额外的活。</p>

  因此一下子涌来了那么多的工作量,这几个伙夫也颇有几分不满,却又不敢直接找柴安风说,便托了孟银屏的口,抱怨了几句:“这么多人吃饭,就咱们手下这几个兄弟做,怎么来得及?”</p>

  孟银屏也带着几分情绪埋怨道:“我知道你这是在收买人心,可也别累坏了咱们自家弟兄啊!”</p>

  柴安风也没想着一下子会冒出来那么多吃白饭的,可他们既然来了又不好把他们往外轰吧?</p>

  他干脆出了个损招——干脆来他个一锅炖!</p>

  把米、肉、菜、面,乱七八糟、航布朗汤、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全都扔到几口大锅子里。水也来不及烧了——之前不是下过几场大雪嘛,挑着比较干净的雪,用铲子往锅子里胡乱铲上铲,架上火、煮一煮,不就成了开水了吗?这样,几大锅子的乱炖就算做好了。</p>

  中国菜讲究个色香味俱全,柴安风煮出来的这几锅东西,色是谈不上了,乱七八糟的都杂在一起,说难听点,跟猪食瞧上去也没有多大区别。可到底是用事先腌好的肉、菜炖出来的东西,再加上江南产的米面,香气和味道却是非比寻常。</p>

  别说是那些平常难得吃一顿好饭的武林人士了,就是柴安风这样吃惯了珍羞美味的,头回吃到这样的大杂烩,也觉得十分新奇美味。</p>

  就连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耶律楚材都忍不住讨了一碗来吃,吃完都赞不绝口道:“将来柴兄外出行军打仗,饭菜不如全都这样做好了。既方便省事,又可口美味,保管弟兄们吃了三军用命、奋力杀敌!”</p>

  柴安风一下子让那么多赶来赴会的武林人士吃了个酒足饭饱,自然不是请他们白吃的。</p>

  有道是“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这帮吃了白食的江湖人士,对柴安风自然是感恩戴德,虽然柴安风没有让他们直接表态支持自己,但经过这场筵席,至少也能在这些江湖人士心中竖起一个柴安风慷慨大方的形象——将来真到了要同李全撕破脸皮的时候,至少这些武林人士能够保持中立,那也算是为柴安风减轻了不少压力了,做起善后事宜来也方便了许多。</p>

  而那些看上去五大三粗、不通情理的武林人士,这时候也十分知趣,一口一个“柴大官人”的亲切地称呼起来。</p>

  还有些甚至已经论资排辈起来了——从杨妙真算起,开始排着自己和柴安风的备份。</p>

  幸好杨妙真在江湖里地位极高、辈分又长,柴安风因是杨妙真认下的兄弟和她是平辈,因此也没算吃什么亏,充其量也只认了几个平辈的兄长而已,侄子外甥倒是认了一堆,还颇有几个叫自己爷爷的……</p>

  对于这帮人柴安风再也不会亏待,一人一份压岁钱和见面礼就送了出去。里面装的银子,怎么着也得有个十两、二十两的——少了柴安风也拿不出手啊!</p>

  拿了这些钱,这些江湖人士变得更加客气,脸上挂满了笑容好似开了花,似乎柴安风再肯多出点本钱,给他们一人一百两的银子,他们宁可选柴安风当这个红袄军的头领……</p>

  这样收买人心,未免有些太赤裸裸,并且在李全的眼皮底下做这种事情,也似乎有些过分。</p>

  不过这事儿就像做生意一样——一个舍得给钱,一个舍得给面子,两厢情愿、光明正大、公平合理、公序良俗——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p>

  这年头兵荒马乱的,人命不值钱,人的面子就更加不值钱了,单凭这顿饭、这点钱就收买了这么多的人心,甚至连实打实的银子都没花出去几个,效果远远超出柴安风和耶律楚材的预料,几乎可以算是股票里的抄底买进了……</p>

  诸城这边是李全的地盘,柴安风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李全当然心知肚明,更是一肚子的怨气和怒火。</p>

  然而柴安风偷偷摸摸的搞这些小动作,他或许有办法去制止,像这样大鸣大放、大张旗鼓地弄,反倒叫李全有些无处下手——柴安风的行动压根就没有避着李全,说明就根本不害怕他,就只能让李全干瞪眼,白着急。</p>

  不过招待这些武林人士,柴安风倒也没少费力气。</p>

  这帮家伙都是习武之人酒量都很好,再加上宋朝的酒都淡得跟水似的,这帮人喝的又都是柴安风的不出钱酒,一个个喝酒就好像牛喝水一样。</p>

  偏偏他们光一个人喝,似乎还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偏要轮番过来敬柴安风的酒。柴安风的酒量本身就一般,又不能扫了他们的面子,就只能拉着孙家康等几个亲信的弟兄,一块儿过来挡驾……</p>

  好不容易经受了这番酒精的考验,将那群喝得醉醺醺的江湖人士送走之时,柴安风也已喝了个半醉,时间也已到了深夜子时了……</p>

  待回到自己的帐篷,出现在主角惺忪醉眼里的,竟是一张熟悉的妩媚的面容:“妙真姐姐来了,你怎么会在这里?”</p>

  只见杨妙真手捧着一碗肉菜汤,一张俏丽的脸冻得红扑扑的,笑盈盈地看着柴安风:“柴兄弟果然好大手笔,宴请宾客这么大排场的事情,怎么没想到知会我一声?也哈让我过来凑凑热闹。”</p>

  柴安风酒喝得有点多,脑子还有些乱,被杨妙真问了这么一句,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不对啊!我听说妙真姐姐不是出去办事了吗?什么时候回来的?要是我知道你回来了,不请谁也得请你啊!”</p>

  </p>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