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微型智能机械
客厅很宽敞,两个年轻人站在沙发前,一脸的憔悴,神情有些局促。
鲁正浩介绍:“这是我的高中同学,都是铁子,这是周家祥,搞材料研究,这是滕风哲,搞程序开发,这位是华亭创投公司的朱总。”
周家祥是一个戴眼镜的细高个。
滕风哲则是一个很帅气的小伙子,但有些不修边幅。
鲁正浩则集合了两个人的优点,又高又帅,还很壮,更像个运动员。
“朱总好。”
“你们好。”朱天赐主动招呼:“坐。”
三个年青人给他和第一印象不错,虽然还有一些生涩的书生气,但明显是能吃苦有梦想的人。
鲁正浩亲自给他沏上茶,说道:“朱总,还劳您亲自跑一趟,我该去拜会您的。”
“没关系,谁见谁都一样。”朱天赐微微一笑:“咱们谈谈收购的事儿,这附加条件是怎么回事?”
鲁正浩见他开门见山,不提价格,先问他特意加上去的条件,以为他对这个条件有意见,不由心里一沉,说道:“朱总,价格咱们可以再谈,可是这条件…,我跟您这么说,我现在连工资都开不出了,公司员工能走的都走了,我的两个铁子仍然无怨无悔地跟着我,我必须给他们一条出路。”
“浩哥!”旁边两人眼中有雾气泛起。
朱天赐摆了摆手:“我只是对这个条件有些好奇而已,你们跟我说说,毫米机械是怎么回事?”
三人对视一眼,均有些震惊,这位朱总竟然直指他们最核心的技术,看来是有备而来。
当初他们豪情万丈,准备合三人之力,一齐开发这项划时代的技术,可是,中间遇到了太多的难题,开发的进度一拖再拖,以至于把公司都拖垮了,使得英雄末路,见人气短。
鲁正浩吸了口气:“还是我来说,我是搞机电的,根据纳米机器人的技术资料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开发微型机械,通过介入的方式进行远程控制,做各种精细微创手术,比如疏通栓塞的血管,肠穿孔的缝合,胃粘膜的修复,内脏破裂血管的结扎,进而进行内脏小型肿瘤的的微创切除,拥有广阔的前景。”
“这是把智能技术应用到微型机械上,专攻医疗领域。”朱天赐点点头,跟他想的差不多,只是他没想这么细致。
医疗器械领域是暴利,只要打开局面,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巨量的利润,因此世界上每年有大量的资金投到这个领域。
但仅微型机械的研发就已经相当困难了,再加入智能控制,难度真不是一般的高。
他微微一笑:“是不是遇到了困难?”
鲁正浩坦言:“是,要把很多手术器械集中一个毫米级的机械上,还要实现各种复杂的动作,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连定位都是一个大问题,机械方面,可以通过精微锻造技术来实现,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等方面也已经找到可行的方案,只是进行精细控制的微型元件以及驱动和协调程序遇到比较大的困难,因为要实现的功能太复杂了,但我们已经克服了大部分困难,剩下的需要时间,嗯,还有资金,我是说定制特殊的微型元件是很费钱的。”
朱天赐大概明白了他们在搞什么东西,确实是在鼓捣这种小公司所无法胜任的事情,难怪会把公司拖到破产的程度。
心比天高,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这世上有很多的人才都被困难蹉跎,被失败埋没。
朱天赐根据来时一路上的思路,说道:“我给你们一个建议,你们参考一下,看可不可以。”
鲁正浩惊奇地道:“朱总请讲。”
难道这么年轻的小朱总在这方面也有涉猎?
朱天赐想了一下,组织语言,说道:“凡事可以一步步来,毫米机械的难度太大,可以先研制厘米机械,想必要容易得多,至少可以做肠道方面的手术,研制成功后,先将技术转换成资金回报,同时积累技术力量,再进一步研发毫米机械。”
他这是从投资方面来考虑,一个投资方案如果难度较大,可以分步进行,先从容易的起步。
在这方面,他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鲁正浩说道:“这方面我们倒也是想过,可是,肠道手术用肠镜手术完全可以胜任。”
见他不开窍,还是以纯技术的方面考虑问题,朱天赐微微一笑:“肠镜毕竟靠人工,不是智能化的设备,一个产品,只要它有独特的用处,就能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完善厘米机械的功能,盈利是不成问题的。”
三人对视,露出深思的神色,人家毕竟是大型投资公司的老板,在这方面的眼光肯定比他们要高明得多,但突然转变研发方向,很多东西就要推倒重来,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朱天赐道:“不管毫米机械也好,厘米机械也好,都属于微型机械,道理是一样的,我觉得不用把各种手术工具微缩到一个器械上,难度实在太大,也不必要,可以进行标准化,做成统一的模式,既可以切割,又可以缝合,也可以定位,甚至做各种复杂的动作,自动控制也可以微缩在一起,每个标准动作都做成程序控制模块,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既可以大大减少它的复杂程度,更容易操作,也可以减小体积,甚至不用介入的方式来远程控制,到达身体的任何地方,另外,多个微型机械还可以协作,来完成复杂的手术和减少手术时间。”
三个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均觉得不可思议,鲁正浩不信:“朱总,真能做成这样的机械么?您能给我们描述一下,是什么样子?”
“蜘蛛!”
“蜘蛛?”
朱天赐微微一笑:“你们都见过蜘蛛,八条腿,可以用六条或四条腿来固定和定位,那么细的腿,完全可以当手术刀来用,也可以当针来穿线缝合,还可以收缩起来减小体积,驱动马达微缩到蜘蛛的身上,微型摄像头也装在蜘蛛身上,控制模块可以放到摇控手柄上,能源可以考虑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解决,你们看,我说的这种方式有没有可能实现?”
他这是从一些国外的智能研发上想到的,当下世界各国都在研发智能,除了人型机器人外,还有机械狗,机械驴,主要是解决平衡控制问题,其中就有研发机械蜘蛛的,不过,那是巨型蜘蛛,而不是微型机械。
三人陷入技术方面的沉思。
鲁正浩说道:“我现在遇到的问题主要是驱动马达微型化的问题,这一下增加这么多蜘蛛腿,至少需要八个马达,还要控制蜘蛛腿间的摆动,会需要更多的马达,这么小的空间,怎么盛得下?”
朱天赐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这也是微缩机械的关键,他笑道:“我说的蜘蛛,只是仿生学的参考模型,不是说一定要做成蜘蛛,一定要八条腿,我觉得六条就够用了,也不用那么多关节,只要能完成相应的动作,能简化尽量简化,微型器械肯定不能用机械马达,蜘蛛腿的伸缩和摆动全用磁电控制,研发的时候可以先用标准元件,体积大一点,元件多一点也没关系,但产品定型必须进行单独设计,做到模块化集成化,更好控制,还能解决将来毫米机械的微缩问题。”
鲁正浩与两个伙伴小声地商量了一会儿,觉得还是可行的,他们研发的毫米医械是用滚轮驱动前进后退,虽然简单但肯定不如多足更灵活,而他们研发的重点是两个机械手的精细控制以及动力传动,他们也考虑过磁电控制,但很难完成医疗手术需要的精细动作,如果换成多足,倒是可以借助整体的灵活移动来弥补,这样的话,开发难度就明显降低了一大截。
鲁正浩考虑得更多,说道:“倒不是不可以实现,但需要定制一条专业生产线,会非常昂贵。”
朱天赐笑道:“只要能赚钱,资金从来不是问题,不只是驱动模块,连蜘蛛腿的生产和整体装配都必须定制专业生产线。”
鲁正浩点点头:“机械制造没问题,可以进行模具化生产,就是蜘蛛腿的材料强度,家祥,能解决吗?”
周家祥道:“可以用Ni-4Co型超高强度钢,抗拉强度和断裂韧度都非常高,而且抗腐蚀性也很高,工艺性能良好,我觉得比较适合,但要进行试验,只是这种材料一般用于航空航天,价格很高。”
鲁正浩笑道:“咱们一个小蜘蛛能用多少材料?你别逗我了,风哲,你有问题吗?”
滕风哲摇头:“只要给我时间,我就能把控制芯片的线路设计出来,控制程序更没问题。”
鲁正浩兴奋地点头,转过头,突然醒悟过来,这些需要大量的投资,如果这位朱总不支持,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他期期艾艾地道:“朱总,你是什么意思,给个说法。”
“好。”朱天赐说道:“我说说我的条件,这个公司我可以买下来,一百万。”
鲁正浩顿时放心了,但也有些失望,朱总毕竟是生意人,只出一百万,不知道还有什么苛刻的条件。
朱天赐慢慢地道:“鲁总,你还当你的老总,你们俩继续研发,需要多少资金,我来解决。”
三人顿时高兴起来,雷老板这是同意了。
只要能支持他们把梦想实现,其他的条件都无所谓。
“你们每个人年薪五十万。”
三人都有些发呆,朱总竟然还给他们开这么高的薪水,之前他们定为月薪一万,实际上根本没领过,能达到这个程度,他们已经满足了,想不到新老板直接给他们翻了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