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智途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3章 随风航天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年间,朱易生的玩具机器人没有任何异常,于是,有关部门对这件事情作出判断,这个玩具机器人应该是朱老板给儿子特制的,就像他的智能秘书和天素公司的智能女管家,进行了特殊的设计,拥有特殊的智能。

  这是可以理解的。

  一年过去,尘埃终于落定。

  战争终于不可避免地暴发,一年多的交战,使双方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但因为有核爆武器的威慑,双方克制在一定的规模和等级上,没有将战场扩大到陆地,使这次海战并没有被称作第三次世界大战,而被称作西太平洋海战。

  华夏在地利上占了非常大的优势,陆基导弹对舰艇产生重大威胁,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海空军力的不足,另外大量战时机器人的应用,利用众多的老旧舰船和飞机采用狼群战术,大量消耗了联合舰队的武器,给远航的舰船补给成了巨大的问题,使海战的天平渐渐向华夏倾斜。

  另外,一场意料之中又意想不到的战争,使得西太平洋海战双方迅速脱离接触,以平局结束。

  战争是倭国引发的,趁各方陷入西太平洋海战之中不能自拔之时,以倾国之力突袭北方四岛,但沙国早有准备,陈重兵于远东地区,以便随时可以介入西太平洋海战,北方四岛战争爆发,比西太平洋海战更加激烈,使战争有向世界性大战漫延的趋势,使得西太平洋海战双方迅速妥协,匆匆结束。

  北方四岛之战也在多国联合舰队的涉入之下很快结束,倭国占领北方三岛,而最大的北岛仍然被沙国控制,倭国已经较为满足,沙国也不想再付出更多的代价,双方进入长期对峙阶段。

  华夏继续扩大内需和投资,以图慢慢度过难关。

  朱天赐一家人回到自己的家里,过上正常的生活,继续享受阳光、花园和自由的空气,感觉宛如隔世一般。

  朱天赐倒是很省心,秀秀将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条,这个智能助手造得很值。

  只是,他有种奇怪的感觉,秀秀跟他似乎不像以前那么亲近了。

  虽然是智能,但秀秀也有相当的人性,有时甚至还有点小脾气,虽然不会违背他,但在很多事情上很有自己的主见,秀秀更像他的亲人,说是女儿,这女儿有点大,更像是妹妹。

  但从地下掩体出来之后,朱天赐感觉秀秀更像是他的手下员工,完全按他的指示去做,做事很严谨,反应似乎更快了,但缺少了那种亲近感。

  “难道是因为安全设置,让秀秀觉得她受到了挟制?”朱天赐忍不住想。

  最终的安全设置是不可能取消的。

  朱天赐必须为人类负责,他不可能给秀秀完全的自由,他要保证自己造的智能人不能胡作非为,为祸人类,必须有控制她的手段,仅用亲情来维护不可靠。

  疏远就疏远。

  朱天赐有些无奈。

  但他发现,他的儿子朱易生对秀秀也疏远起来,再不像以那样腻着秀秀,甚至颇为指使,完全把秀秀当成了个智能保姆。

  这才一年的时间,相互的关系就已经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看来什么也经过不住时间的洗炼。

  江素心倒是很高兴,她原本就不喜欢儿子过分依赖这个智能人,现在好了,让她头痛的事情解决了,不枉在地下掩体闷了一年,值!

  朱天赐因为战争机器人对国家作出重大贡献,被列为特殊功臣,他申请的随风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迅速被批准,不是合营,而是特许他独资经营。

  一个可靠的私人资本进入到需要巨大投入的航天领域,对国家来说是有很大好处的,而且也容易进行控制,因此,在上级部门的特许下,各种手续很快地通过审核。

  朱天赐之所以将航天科技公司取名随风,是“随风平地起,扶摇九万里”之意。

  当初创建随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原本就是航天开发的一部分,只是因为新能源公司好申请而已。

  随风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仍然在魔都,设在长兴岛南部的产业基地,开车可以通过海底隧道抵达。

  随风航天开始招聘相关人员,应聘者极众,朱天赐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让秀秀坐镇进行严格审核,必须具备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有研发经验优先。

  前期以研发航天器的各种部件为主,还专门成立了电磁助推研发部,主要研发人员来自随风新能源的前期研发项目组。

  为了设置实验场和发射场,朱天赐专门到蜀边贡嘎山考察了一次,这里有相对高度最高的山峰,从山脚到顶峰相对高度超过六千多米,是建造电磁助推轨道较适宜的地方,而且离附近有4C级的支线机场不远,铁路和高速公路也很方便。

  虽然使用的是磁悬浮技术,但最终承受的压力还是在地基上,山体是最能承受超高速离心压力的地形,现在凿岩设备已经比较发达,修建隧道比较容易,另外,因为超高速会带来极大的空气负压,不能是完全封闭的隧道,大部分还是露天的,根据山峰的地形修建一条电磁助推轨道比较合适。

  秀秀已经将轨道的各种参数设计得非常细致,按照方案投入建设就行。

  随风航天试验基地很快就得到了审批,占地约十万公顷,都是山区,人烟稀少,搬迁较为容易,前期主要进行道路、隧道、独立电站以及员工生活区建设。

  当初的特别小组组长周志向朱天赐推荐了原工业部退休老干部梁凌平,军人出身,虽然已近七十,但身子骨硬朗,朱天赐任命梁凌平为随风航天试验基地总经理,管理一切具体事务。

  推荐的人肯定对国家绝对忠诚,而且能很好地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另外,还有监督的性质,这种推荐除非特殊情况,一般是不能拒绝的。

  因为试验基地条件艰苦,投用了大量的智能机器人作业,只有少量的规划人员,但资金充足,各种设备和材料源源不断地抵达,日夜不停地进行前期建设。

  相对来说,随风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的总部就顺利得多,长兴产业基地的各项设施齐全,只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造装修,将研发设备运来安装调试到位,即可进行。

  一个影响极期深远的航天公司就这样悄悄地成立了,在有关部门的关照下,各媒体均采取了消息静默的态度,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无从得知,因为天素公司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独资公司,随风航天是同一老板设立的另一家独资公司,国外的各方势力虽然也相当关注,但也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为这只是一家涉入航天领域的科技开发公司,同样以盈利为目的。

  一般来说,缺少竞争的垄断领域利润非常丰厚。

  随风航天得到这样的许可,是因为天素公司在西太平洋海战中作出的贡献,这一点上大家都心知肚明。

  何况航天公司又不只是随风一家,早就有好几家非官方的公司,但他们只涉入到部分航天元器件的研发,没有一家得到了独立试验和发射基地的许可。

  朱天赐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航天领域,随风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框架迅速搭建起来。

  随风航天总部总经理的任命终于落实下来。

  郑熙中,四十三岁,资深经理人。

  他曾经在数家科技公司当研发部门经理,在一家新材料公司当总经理,因为受到国外势力的经济封锁,该公司宣布破产,郑熙中来随风公司应聘原本只是想在困难时期有口饭吃,他对航天领域了解得并不多,最初,他被聘为材料部的总监,为了干出成绩,他努力学习航天方面的各种知识,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航天器的各种先进技术。

  两个月后,老板约见了他,一番详谈后,老板任命他为随风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熙中感觉自己被一个巨大的馅饼砸得晕晕乎乎的,他向老板保证,自己一定尽力做好各种管理工作。

  朱天赐之所以选他当总经理,一是他有足够的资历,最重要的是,这个人非常可靠,经秀秀调查,郑熙中的妻子李永凝明面上是海关的一名会计,实际上是国安部门的人,这样的家庭绝不会有什么问题,也不太可能会受国外势力的要挟。

  总经理不需要太多的航天专业技术,只需要有足够的管理能力。

  朱天赐给郑熙中制定了短期的开发目标,就是研发可靠的航天器和电磁助推系统,具体的事务都交给他去管理,并交给他一些关键技术,让他组织研发人员逐步转化成实际的产品。

  郑熙中打开老板给他的U盘,震惊得无以复加,里面包含了航天器从整体到各种零部件的各种技术,包括耐超高温材料、减压舱、助推器和自检系统等,可以说是应有尽有,甚至将几个核心部件的技术难点以及解决方案都有,按照这上的技术,很快就能造出高性能的航天器来。

  难怪老板要成立航天公司,原来早就在研究这方面的技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