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智途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5章 电磁助推试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专家小组得出相近的结论,肯定有一艘潜艇在接应,但魔都如此重要的城市,海防设施非常严密,竟然没有任何发现,这让他们感到巨大的压力。

  那艘潜艇肯定是一个性能极其优越的新型隐身潜艇,拥有这样技术的国家曲指可数。

  华夏同某大国进行了秘密外交交涉,但对方似乎毫不知情,甚至怀疑是有人在暗中故意制造新的事端,加剧双方紧张局势。

  经过数次的交涉,最后却是不欢而散,无果而终。

  这次事件之后,双方都暗中提防第三方势力,反而使得双方的对峙局面有些缓和。

  朱天赐知道了结果后,并不吃惊,按对方的所做所为来判断,是不可能短时间内露头的。

  这绝非普通意义上的绑架案,有着深层次的图谋。

  或许让他忌惮,将来别再作出战争机器人之类的行为,或者在将来的某一天,向他提出一个极其苛刻的条件。

  朱天赐反而发了狠,他会更加地努力,让某些人的愿望落空。

  只要儿子还活着,未必要天天相见。

  他的妻子江素心却天天以泪洗面,茶饭不思,很快瘦得都成了一个衣服架子,光见骨头不见肉。

  她保存的六枚卵子已经耗尽,不可能再有一个孩子。

  朱天赐向她保证,他们的儿子肯定还好好地活着,他们需要振作起来,赚更多的钱,将来才可能赎回儿子。

  江素心虽然能理解,却是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几个月过去,她显得苍老而迟顿。

  朱天赐大吃一惊,他们的变身能力可以使他们拥有比普通人更长的寿命,能够保持更长的青春,情绪怎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难道基因还受情绪的控制?

  江素心也豁然警醒,这样下去,她可能会比普通人更早离世,就更加失去见到儿子的机会了,她努力地调节自己,振作起来,把注意力转移到医院和养女朱晋晋身上,经过两次变身后,迅速回复过来,这让夫妻两松了口气。

  经过这次事件之后,朱晋晋骤然变得尊贵起来,如果朱易生一直没有消息,她就是唯一的继承人。

  朱天赐也加强了对她的保护,不让她再出门,并且添置了更多的安防设施。

  他又另外完全仿照丝丝造了一个智能人,留在天素大厦代替丝丝监管生产线,把丝丝解放出来,代替秀秀,为他守家和进行设计。

  朱天赐没有再造不受限制的智能人,秀秀对他的冷淡刺伤了他,对他来说,有丝丝帮他就够了。

  一年匆匆就过去了。

  在得到海量资金的注入之后,随风航天的进度飞快,大型监测站已经在调试之中,大型的发电场已经正常发电,直径约五十公里的环山谷电磁助推轨道已经建成,并且进行了小功率试验,对各种控制参数进行修正,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改造,各种航天器材料也陆续抵达试验场,并进行了几次模型试验。

  对电磁助推来说,最重要的是精确的控制,轨道毕竟不是平直的,这就要求总重量、磁悬浮的力量和角度、速度之间达到极高的控制精度,一旦脱轨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不过智能控制这一块随风航天有着先天的优势。

  对航天器来说,最容易出问题的不是高强度材料和助推器,而是控制系统,太空是一个超低温的恶劣环境,还有太阳风的侵蚀,这对电子元件以及保护措施要求严格。

  朱天赐按秀秀的设计,将航天器的控制和响应系统分开,控制芯片全部装在恒温箱里,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进行自检自修,为了确保安全,使用两套主控系统,其中一套备用。

  响应系统基本都是电磁阀和各种机械,采用的都是耐高温和耐超低温材料。

  还专门设置了备件舱,贮存大量的替换元件。

  安全第一,这是朱天赐对随风航天的要求。

  先不考虑成本,等技术成熟之后再说。

  因为大量使用智能机器人,随风航天的效率很高,而且因为规划得非常细致,各种进度几乎一天一个样,随风航天的职工也干劲十足,高额的薪水,优越的后勤保障,几乎是有求必应的研发环境,每个人都不敢懈怠,更何况正在进行的是一个开创历史的工程,就算将来历史的史册上没有他们的名字,至少他们也是参与者。

  丝丝在进行了大量的学习之后,智能也有了长足的进展,能够理解秀秀设计的方案和技术,并根据实际的数据进行相关的改进,使得新建的随风航天顺利地克服一个个的难点。

  电磁助推轨道是一个独立研发的新技术,虽然有一些航空母舰电磁弹射的技术支持,但毕竟不一样,因此,这项技术是朱天赐关注的重点,投入了大量的人才进行攻关,并有足够的智能机器人和机械设备提供后勤保障。

  这一天,地处黄土高原的试验基地进行了一次实际重量的电磁助推试验。

  为了保证安全,采用的是同等重量的坚冰和外层的金属陶瓷热蚀材料,为了安全起见,试验体还安装了大型的降落伞,并向有关部门报备,疏散和警示附近的群众。

  模拟航天器在电磁助推轨道上逐渐加速,缓缓向前,进入一个略微向下的隧道,越来越快,不久从隧道出口冲出,已经进入悬浮状态,沿着环山的轨道,在群山之中急驰,然后斜斜向上,沿着弯曲的弧度直插峰顶,眨眼就飞入空中,越来越小,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同时助推底座弹射而下,落在三十公里外的预定地点。

  在大型监测站的屏幕上,火箭与地面大约以七十度的角度飞出,并在空中逐渐转向,最后形成一个接近九十度的垂直角度向上,被送上一百公里的高空,然后缓缓降落,越来越快,在千米高空降落伞打开,试验体速度骤降,慢慢地降落在无人的荒漠之中。

  试验成功了,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电磁助推的方式是可行的,可以为航天器节约大量的燃料,提供更多的容积。

  但助推的速度没有达到设计的要求,而且差得比较远。

  按最初测试设计,助推力平均三倍重力,助推速度达到每秒七马赫,考虑空气阻力等因素,能将航天器送上二百公里的高空,而实际的助推力平均只达到两倍多重力,助推速度只达到五马赫。

  问题很快查清了,是节段性磁力环加速装置设计不够,储能设备也达不到要求,而且能量释放效率较低。

  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必须进行重大调整。

  另外,因为火箭速度太快,在最后段的反冲力非常大,电磁轨道底座下的岩石出现裂痕。

  梁凌平总经理电话请示老板,朱天赐很快回复,按照实验数据重新设计,重新采购和制造相应设备。

  新电磁助推轨道,可以考虑增加助推的节数,每节的距离进行重新设计,来增加能量释放效率,争取达到平均十倍重力,并且加大助推底座的重量和离体时反射力,使助推速度达到十五马赫,这样可以节约更多的燃料。

  后段的轨道要更换,加大底座的承重面积,还可以考虑在最后段加大磁悬浮的力度,给火箭修正发射角度,使倾角更大。

  这又是一个极大的投入。

  随风航天并没有引起普通百姓的关注,反而一家药企突然上了热搜榜的头条,居高不下。

  盛兴医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在上次的疫情中,盛兴医药获得了疫苗研制和临床试验的资格,并成功推出一款有效的病毒抗体,这是一种普适性抗体,可以对抗多种病毒,其中包括流感病毒,原理是能够抵制病毒的基因复制。

  这种抗体药物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地治疗新型病毒,与其他的只能预防和针对某一型病毒的疫苗相比,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在这次疫情中大赚特赚,一跃成为世界性著名药企。

  盛兴医药的当家人谢强兴也位列世界富豪排行榜。

  但随后几年,盛兴医药因为研发投入太少,而逐渐走下坡路,股价低落。

  一年前,盛兴医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招开股东大会,董事长谢强兴强推其子谢家杰,并在股东大会通过,任命谢家杰为公司总裁。

  这位年轻的总裁即位后,大刀阔斧地进行革新,不仅调整了几个重要的管理岗位,提拔年富力强更有进取精神的年轻人当部门经理,还调整公司的资金结构,大幅缩减销售支出,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新药研发上,并且扩股百分之三,投入到一项看起来不切实际的新药研发上,引起一片质疑声,导致公司股价一定幅度的下滑。

  这是一种可以延长人寿命的基因药物。

  盛兴医药因为病毒抗体药物的研发成功,获得了国家基因药物研发的特许,但基因药物的难度众所周知,十几年的研发费用打水飘在国际上比比皆是,大部分股东并不看好,也不愿投资到这方面。

  谢家杰却利用总裁的职能,和董事长父亲的支持,进行了强推。

  而且这位性情乖张的谢公子,对不同意见进行了无情打击,甚至还与数度规劝他的妻子离了婚。

  因为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上,而且没有任何成功的消息,公司的股价逐渐下降,已经比一年前降了一半以上,导致公司高层联合起来,准备再次招开股东大会之季更换新总裁。

  可是,就在股东大会招开之前,盛兴医药却突然宣布,一款长寿药物已经研发成功,通过了一二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三期广泛临床试验,并募集试验志愿者。

  消息一传出,立即引起巨大的轰动。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