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各方反应(一)
善引神僧被引路太监请到坤宁宫。
按理外男是不可以进去后宫之地的,哪怕使出家人若无专门许可与陪同是不允许擅自进来的。
不过善引大师,严持戒律,精进修行,乃是名副其实的有道高僧,这点众所周知,是以陛下特令,大师前来不必行跪拜之礼,不搜身,通禀即可进去。
众人才出了门准备迎接神僧。
神僧已进宫门口。
但见一黄袍僧人步步走来有如莲花举拖,身形高大且修长,周深弥漫安定寂灭气息,让人观之神念清净,烦恼去除,安定祥和。
真有如此好?且住,且住,有诗偈为证。
随见如佛身金色,相好光明难言说。
白毫宛转如须弥,绀目澄清似大海。
大部分人是没有见过这位名满天下的大师神僧的,如今一见只道果然名不虚传。如今一见也算是三生有幸,不觉欣喜万分。
佛门最重缘分,如今能与如此有道高僧结缘,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贫僧拜见陛下,太后娘娘,诸位娘娘贵人见礼了”,善引双手合十道。
“大师切莫如此多礼,大师有事差人来言即可,何须如此,到是朕不觉搅扰大师清修了,真是罪过”,景帝一脸歉意的回道。
不怪景帝如此言说,只因非大事法师不出现,如今现身定有要事。
“陛下勿要如此,贫僧是来向陛下道喜的。”
“道喜?喜从何来?也是,朕今日刚得皇儿,到是大喜之事,想不到大师未卜先知,恕晚辈招待不周了。”
看着两人你一言我一句的,旁边的太后心急早就不可耐了,你皇儿还在那里嗷嗷大哭的,能不能把握要事,别在这耽误了,反误了正事。
插嘴道,“大师光临此处,哀家欣喜万分,只是当下有一无奈紧急之事,吾等均是束手无策,还请大师慈悲,可解这当下忧事。”
景帝一听,当下遍反应过来,也是着急万分,说道“是呀是呀,大师,如今皇后刚刚生产,朕的皇儿却啼哭不止,朕正心痛万分,却束手无策呢,还请大师慈悲,救度救度”。
“莫急莫急,陛下之事,吾已知晓,贫僧正是为此事而来,且把小皇子带来让贫僧一观”。大师依然平静的说道。
这下众人大喜,景帝连忙引着大师进去偏殿,让奶嬷嬷把皇儿抱来。
小皇子还是在一直哭,仿佛有化解不开的伤心事,小脸渐渐没了血色,声音也有了嘶哑,但还是抽泣着哭着。
善引见了小皇子,稳步走到身前,面露微笑,说道。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你这痴儿,既已跟着来到此处,当好生珍惜才是,须知有缘自会相见,不把握当下,如何得见未来。你又何须如此啼哭?还不快快止了这悲泣之态。”
众人听着大师的言语,均是一头雾水,满脸疑惑,不明其意。
但皇儿一听了大师此言,仿佛明白要了要意似的,当下止住不哭了,开始对着大师呵呵笑了起来。
众人一看皇子竟是一改哭态,仿佛听了什么高兴的事情一样,这样开心的样子真如冰雪融化,春日阳光呀!
“哎呀!笑了笑了,真是佛祖保佑呀!阿弥陀佛”,旁边的太后也是甚觉神奇,高兴的喊了起来。
景帝虽然疑惑,但也很开心,朕的皇儿不哭了,可不能把身体哭坏了。
“不哭了好,不哭了好,不哭了才是好男儿呀!”大师微一遍抚摸着皇子的头顶,一边微笑地看着小皇子说到。
这边奶嬷嬷赶紧抱着不哭的皇子去一旁吃奶。
这边,大师对着正在观看的景帝说,“陛下得赐麒麟儿,实乃大喜大福之事。贫僧看这孩儿根骨极佳、福德深厚,将来必定聪慧异常,定是安邦定国之大才。”
这下,众人一听,惊吓万分呀!这评价不可谓不高呀。
能得在世活佛如此评价,尤其是“安邦定国”四个字,简直如同白日春雷忽然临。这要是在普通家的孩子倒也罢了,图个喜庆之语。如今乃是天家皇子,还是正宫嫡出,如此说来,这是妥妥的未来储君之人呐。
旁边盛贵妃一听此言,最先没稳重,当下一张脸就垮了下来,不禁心中愤懑,一个出家人不好好闭门修行,乱掺和什么,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转而就用手中绢帕遮面,期望不被人看出来。
另一边的和贵妃虽心中惊讶,却依然面露微笑,仿佛没听到一般,可见养气功夫非比寻常。
除此之外,一些有些品级的妃嫔们也是眼有异色,时而转过头与邻边之人道贺,时而低眉佯装欣喜。一家人大多心面不一。
最高兴的莫过是景帝了,虽然也有几个庶子,他们也很优秀,但还是更喜欢嫡子,且现在有神僧大师的批语,将来定是错不了的。毕竟自己当初与母后并不是最优秀的,只是个中等之才,也是被大师一语道出,不曾想,物是人非,沧海桑田,自己称帝真实应验了。当初自己登基的时候,连先皇都不曾意料到,更不用说满朝文武了。
至于太后娘娘,已经高兴的不知道该说什么,虽然对皇后不太满意,但如今能得神僧这一句话,那大于元国将来定是有福了,自己也对得起先帝和列祖列宗了。
这边景帝刚要询问大师,
大师继而继续说道:“不过,此子正因为福报广大,倒要历经一番劫难了。须知世间万事如意者少,称心如愿者贫。”
一听大师接下来的言语。
景帝兴奋的心情顿时泼了一碰凉水,神僧眼里的劫难可不是一般的劫难,不是那种落个水、跌倒、遭个刺杀就能简单了事的呀!
“那该如何是好,朕身为父皇,不想孩儿如此,可有化解之法。望大师不吝赐教”
“呵呵,陛下无需担心,这孩儿与我佛有缘,与贫僧亦缘分非凡”,大师安稳回说到。
“大师,怎么个有缘法,说出来也好参详,事关天下安危,万人吉凶祸福,哀家可不想这未来的继承人有什么劫难。”旁边的太后倒是等不及似的问到。一番言语直接认可了大师定言。
“此子与贫僧有师徒之缘,贫僧今日也是因此而来。前些时日贫僧于定中得见,西方一朵九品金莲乘金红之光而来,落于贫僧法座之前,徐徐绽放,片片花开,莲花底座中显化出皇后娘娘落胎之处。贫僧既知,缘法所在。故而算来当应在今日此时”,大师轻语道来,听得众人如痴如醉,仿佛身临其境般。
“不知陛下可允?”
景帝感觉自己被天上的馅饼砸晕了,要知道大师不仅佛法高深,据说武功出神入化,早就是先天上品高手,甚至更高了。
如今这这世间能与之相比的恐怕只有传说中的天机老人可比了。
现在这样的人物说要收自己的孩子为徒,要知道大师一生从不收徒,如果收了自己的孩儿,那就是唯一的在世亲传弟子。
况且,普济寺闻名天下。出家和俗家弟子遍布天下,自己的皇儿岂不是要成为整个佛届的领军人物。
不过自己的太子成了一堆和尚的领袖,怎么感觉有点奇怪的样子。不管了,先把大树抱上再说。
“大师说笑了,能拜大师为师,当是皇儿三生有幸。朕怎么会拒绝呢!”
“陛下明见,贫僧得此佳徒,也是我佛门幸事”
只见,大师从奶娘手里抱起皇儿,看着怀中吃的刚吃的饱饱的小皇儿。
大师意味深长的说到:“诸法因缘生,诸法由缘灭。你今日拜入我门下,当为我首徒,赐名先觉。望你不负众望,精进修行以达先觉。”
过后,大师又说到:“人身难得,你今已得。佛法难闻,你今已闻。纵将来世事万般变化,当岿然常寂,紧守本心。须知人生在世,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就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众人听了大师一番开示之语,终各自点头认可,想必是有所得吧。
景帝见大师好不容易碰见一会,当下便想要询问国内要事,比如属国坠星事件的隐情。
大师好像知道景帝要问什么似的,突然转过头看着景帝。
“陛下心忧天下,是天下之福,心有所问,吾已了然,但天机不可泄露,时机一到自然明白。”
“后续收徒拜师之事,当有本寺方丈前来办理,此间事了,贫僧告退”
不待景帝追问,善引法师放下皇子之后,眨眼便走出宫门口,在一看哪还有人影。
众人只觉遗憾,不能得大师开示。
一番拜见祝贺之后,众人散去。今日之事太大,常年在外普度众生的法师都现身了。明日整个京下还不知如何因此事飞腾,以致波及天下。
&amp;amp;amp;bp;&amp;amp;amp;b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