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觉醒之机(五()
树屋小山谷里。
一个月的时间在平淡中渐渐度过。
无鸣坚持了一个月的持斋诵经,冥想养神,打坐修行之后,感到身心安稳,怡然自乐,身体飘飘似轻鸿,神念通达如水润。
这一天,日出之后,无鸣便早早的沐浴斋戒,准备好好的进入状态中观阅道书。而秦婆子和李孝天则去做固定又繁杂的农活。
这一次,无鸣很顺利的观入光华之中,看着道书,翻开了《太上感应篇》之后的那一页。这次显现出开头几个大字“正篇导引篇”。下边却是详细的内容介绍,而左边那一页显化出来的是一副人体的导引图。无鸣仔细的阅读了下详细的介绍。
原来这导引篇的内容是介绍真气的采纳吸收和化导的功能,前提是要有太清之气为基础,然后以日出时分的那一缕先天紫气为养分,日日呼吸吐纳蕴养太清之气,然后从上丹田也就是紫府玄关开始,以这太清之气供养肉身,然后从上而下,过脉轮,经穴道经脉引导全身,然后蕴养中丹田,也就是心脉之所在,之后再到下丹田也就是挤下丹田存气处。三丹田合脉轮,连经络,过穴道,直至形成周天循环,这才叫完成导引篇的内容。
只是无鸣没有料想到的是,这功法与当下世界大行的功法却是完全相反的道路,无鸣刚来此地,不知外面世界何样。此方大陆的功法,都是走的传统路线,从后天修炼,寒暑不侵,日夜不断,以达先天之境。以后天内气返先天真气,一般都是从下丹田开始养气运气,然后一直向上开拓,打开心脉中丹田,然后积力打开上丹田,开拓紫府玄关。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凶险程度非凡,一不小心走火入魔,要么就是身死道消,若无旁人护法,或者善知识引导,自我摸索很大概率就是盲人摸象,自取灭亡,成功的几率大打折扣。
如今道书呈现的内容却是恰恰相反,不是从后天内气开始,而是直接以先天真气为本,蕴养后天之身。毕竟这肉体凡胎都是父精母血相融而成,一旦瓜熟蒂落胎落于世间就逐渐失了先天的环境,被外境所污染。现在这导引篇,直接跳过后天这一过程,直接以先天真气反补肉身,这起点不可谓不高。
俗话说,由下向上难,自上而下易。这从一开始就从上丹田玄关开始,以先天真其为开路剑,往下拓展。那简直是冰雪里的热水,一点即化。只因这修行条件要求太过苛刻,也无人知道这样的法门,至此无鸣却是独此一份。起点就在高山,天下何人能有此福德。不过这一切无鸣不得而知,只知道如今有了这样的功法,想来自己的修行之路却是可以开启了。自己如今又是婴孩状态,真是得天独厚。莫非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吗?无鸣压住内心的疑惑,不管不顾想着按照这样的方法练练试试。
只是有个重要的部分,这太清之气,在哪里,如何辨别,自己是感得了吗?
无鸣正想着,这道书却是此刻大放清光,渐渐地一缕青烟弥漫,在自己眼前形成一缕清气。这缕清气蜿蜒上升,滴溜溜旋转,逐渐成型一个栗子大小的小气球,瞬间朝着无鸣眼前飞来,眨眼间消失不见。
瞬间无鸣感觉自己脑海一阵阵清明轻松,整个大脑好像在湿润水里一样漂浮着,享受着水润的滋味,暖暖的软软的无比舒畅。无鸣这下子立刻被迫退出来光华之中,闭着眼睛默默感受这份气养之乐。
无鸣内心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才感觉脑海的那种清明逐渐退去,然后收缩,停留在自己的紫府玄关处,百汇穴之口下。此时此刻,无鸣神意自达,闭目观想道书,瞬间睁开眼一看就看到了,眼前几米一片清明,道书闪烁光华现在眼前,周围咪蒙之态流转,再往下看,却是如净湖一般淡淡水波波浪而去,却又像是镜子一样,清澈光滑,这难道是自己的紫府玄关吗?
想当初,前世的时候,一大堆人被命令安排修炼所谓的道家秘籍,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中药与佛道之流已经没落,好多专有名字只是看着字都认识,一连起来就不知道在说什么了。那些所谓的神学家哲学家宗教学家研究几十年也不清楚,也解释不了,更不用说学术家和科学家了。
如今,自己却是看到了不曾遇到的境况,无鸣感慨万千,真是命运无常,人事皆非。
压下内心的感慨,无鸣抓紧时间自我感受,却是感应到那一个太清之气的小球就是自己,自己就是那道太清之气,这是太清之气与自己意念想合,暂存于紫府中,并非是自己已经凝魂聚魄了。抬头向上望去,隐隐约约一轮大日在咪蒙中,看不清样子,但是能感受到大日的能量广大,一圈圈光晕围绕着太阳拓展开来。这与自己肉眼所见的大日是不同的,怪不得,不同境界的人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就跟肉眼看到的和显微镜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人类和动物眼中的世界也是不一样。久违的内心飘荡着一丝丝欣喜。
无鸣退了出来,再次睁开呀,看到桌子前的三清祖师像,看了看大概的时辰,也不过是过了半炷香不到的时刻罢了。无鸣赶紧修整了会,今天的功课就到这里吧,接下来去外婆身边尽尽孝道,养养福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