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墙头草,小胡子
温迪罕拉满一时之间竟然说不出话来,只能扭头去看小胡子。
小胡子这个时候心里面已经有了他自己的算盘,眼珠子滴溜溜一转,然后压低了声音提醒道:;大人暂时先不要和他们斗嘴,先将这些情况都记下来,然后带回去让狼主得知。
温迪罕拉满点了点头,然后歪着脑袋好像什么都没有看着似的。
晁盖哈哈一笑:;行了,咱们去喝酒吧,不管你们是辽国人也好,金国来的也好,到我这里之后就都要听我的,不许谈政事,只许喝酒。
说完之后,就又拉着两国使者来到大堂上去继续大酒大肉。
这个时候,小胡子突然冲着晁盖使了两个眼色,然后起身说是要出去方便一下。
晁盖会意,立即也不留痕迹的跟了出去。
两个人出来之后直接钻进了旁边侧面的一个小门,晁盖安排人在外面守着,然后拉着小胡子走了进去。
小胡子见旁边没有人,扑通一下双膝跪地:;晁大人,小人胡安祖上便是汉人,如果不是被金狗胁迫,却又如何干得这般猥琐之事。之前小人说了些胡话,还请大人不要见怪。
晁盖不以为然的摇摇头:;别说没用的,先说一说,你对我能有什么益处?
胡安脸上露出了一丝坏笑,然后跪着爬到晁盖脚边笑道:;今日那京狗看到火枪的威力之后定然要写信给狼主,但是那家伙除了汉语说的还算比较流利之外,根本就不会写字。所以这封信肯定是由小人代理,到时候我会潜移默化的夸大一下火枪的威力,到时候会让金国皇帝见了,畏惧我大众的实力,不敢驱兵南下。
晁盖冷哼:;就这么点事儿我还用得着你去办?
胡安一愣,连忙继续说道:;还有之前海上之盟所谈的岁币之事,我也可以想办法让金国皇帝给免了。
晁盖仍旧有些不以为然:;这样吧,你先大致跟我说一说金国上下现在对大宋的态度,他们到底有没有想法南下。
胡安眼珠一转,连忙说道:;实话实说,真有!那些主张南下的金国降临,以完颜宗弼为首,他们在打败辽国之后有些得意忘形,不自量力,认为我大宋也如辽国一般不堪一击。不过金国朝廷内部反对的声音也很大,他们刚刚完成对辽的作战,很多军队需要调整和修养,所以近四五年恐怕没有南下的实力。
晁盖微微点头。
看来这个世界中的金国内部与史书上所说的不假。
双方都要调整一段时间,才能够有实力去完成最后的决战。
既然是要调整,晁盖突然心中一动,随即对胡安说道:;你可以在信里面透露出去,他金国皇帝若是也想需要这种火枪,我晁盖可以卖他一些。但是需要辽国的战马以及渤海铁来换,大家老老实实的做几年生意多好!
胡安坏笑的点了点头:;小人明白,今天回去之后我就去写信。
晁盖点了点头,然后起身走了出去。
买卖这些火枪的事情,其实是与原宋国国策相悖的。
大宋在对待与金辽两国的贸易这件事上,并没有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但是也明确规定所出口的物资不能是战争物资。
也就是不能买卖兵器。
这样一来虽然阻挡了金辽两国的军事扩充,但是同样也把自己封闭在了一个固有的模式当中,没有办法加快军事武器的发展。
而晁盖所答应要出口巾帼的火枪当中,也绝不可能是最先进的这地八代火枪。
他准备把火枪前几代那些残余的剩品卖出去。
在那几代的火枪当中,不仅子弹更换非常缓慢,而且枪支的精准度也偏的离谱。
而且更重要的是,只要机床的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就不怕金国人能够在买来火枪之后拆开去研究。
晁盖最终的目的是想要将这些已经淘汰的火枪去唤起他们先进的战马以及坚固的渤海铁。
火枪这种东西没有了还可以继续造,而战马这种资源想要再生或者扩大发展是非常困难的,必须一代一代的繁殖和培养。
从小屋里和胡安说完之后,晁盖也并没有返回到酒局上,因为该说的和该做的事情已经解决了。
剩下的就是要等现在金国的皇帝,著名的完颜阿骨打来回信儿了,如果用文艺一点的话来说,就是让子弹飞一会儿吧!
在接待完这些使臣之后,辽国的使臣韩通等人很快就离开了京城回去复命。
而温迪罕拉满以及胡安等人,却一直流连于东京汴梁城的繁华,只是写了一封信,然后便留在这里整日花天酒地。
金国使臣在京城内所有的享受和花销都是晁盖掏腰包,这一点晁盖完全没有任何吝啬。
甚至还从军费当中拿出了一笔不小的钱,单独送到了胡安的手里,并且对其承诺,如果他愿意担任大宋的间谍,还可以在东京汴梁城给他留一府宅子。
等待完颜阿骨打的回信尚需时日,不过此时却已经进入到了春天芒种的时节。
所以晁盖先把金辽两国关系的问题放在一边,然后把朝中大臣召集在宫里面商讨他的玉米大业。
北上伐金,除了要拥有超强的武器装备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后勤保障。
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历史绝大多数王朝的建立都是由南向北进攻,而极少会有类似朱元璋那样从南往北边打的。
其根本原因就是越往北走,粮食储备以及粮草等物资的运输问题。
北方的物资相对比较匮乏,很难能够做到就地取材,如果从南方往北方运粮还需要大量的消耗,所以这也就需要极大的粮食储备。
玉米虽然理论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在听完李纲所呈上来的关于玉米种植的奏折之后,晁盖才发现原来穿越小说那种直接拿种子就种的方式实在是太幼稚了。
首先所面临的第一大问题就是,百姓们根本就不认同玉米这种东西。
甚至有很多农户在接到分发下去的玉米之后,竟然直接下锅里,煮完给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