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食堂的麻烦事
;你想让你爸承包食堂?这什么破主意啊!之前找了三拨人,都干黄了,让你爸去,这不坑他嘛!
提到这个街道食堂,何玮如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这个食堂虽然也有窗口和大厅,可以提供堂食,但主要针对的还是街道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双职工的家属,包括老人和儿童,准备他们的三餐,毕竟年轻人不会花钱来食堂吃饭。
这活按说油水不小,所以最开始的时候,是街道张主任的亲戚承包下来的,干了不到半年,订餐数量直接归零。
原因很简单,又贵又难吃!
为了拿到承包权,这位老板花了三万块钱,这钱想要回本,肯定要从饭上想办法,一顿饭收费十元,两荤两素,四菜一汤。
按说虽然有点贵,毕竟很丰富,但实际上四个菜加起来也装不满一盘子,所谓的肉菜也挑不出两块肉来,成本一块钱都不到。
虽然后期食堂降价,也没有人再相信他们了。
灰头土脸的解约之后,分管街道中老年人服务的田副主任又找来一个接手的,这位吸取了前任的教训,菜价下降到了五块钱,但照样无人问津。
第三位接手人又是张主任请来的,这次来头可不小,区里一家饭馆的老板,他也不在食堂做饭了,直接从自己的饭馆送餐。
价格也是五块钱,但比起第二任承包人来说,味道还算强了不少,零星有了一些订餐人,但这样的订餐却违背了设立食堂的初衷,这个街道食堂变得名存实亡。
有了稳定客源之后,饭馆干脆停止了承包,仍然从饭馆送餐,省去了这笔额外的承包费。
今天高朗提起承包食堂,何玮如立马就来气了,这么一个谁干谁赔的买卖,接过来还当老板?当散财童子还差不多!
;老妈,何副主任,我问您一个问题,可以吗?
;什么问题?
;您单位的食堂中午管饭吗?
;管啊。
;多少钱?
;素菜三毛,肉菜五毛,炖肉、熬鱼什么的单算钱,米饭一毛钱打一两,馒头两毛钱一个。
;您吃一顿饭多少钱?
;大概一块钱吧。
高朗给老妈算账:;您这么个年轻同志,一顿饭花一块,凭什么让老头老太太吃一顿饭花五块钱?
;那不一样啊,我们是事业单位,食堂有补贴啊!
;哦,那我问您,您做这一碗梅菜扣肉,成本多少钱?
;一条五花是四块五,梅干菜一块一,加上乱七八糟的,六块钱吧。
;六块钱成本,就咱家这大碗,换算到街道食堂的餐盒里,装六盒没问题吧?一块钱一盒,搭个素菜,连米饭,成本也就两块钱吧?卖人家五块?凭什么啊?对半撅的利!谁吃谁傻.嗯!
差点骂出B字,高朗又给咽了回去:;您想想,在街道订饭的,除了孤老户,就是两口子双职工,没时间照顾老人,这都是困难家庭,谁乐意上这个当啊?
;承包费多少钱你知道吗?张主任还得拿一份呢,光是本钱就多少?再加上厨子的工资,你以为前面那些人都傻啊?
高朗打了个响指:;您说到点子上了,这些成本都是促使前面几个承包商涨价的原因,也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什么意思?
;他们太急功近利了!成本高没关系,薄利多销,一份饭挣一块钱,卖出去一百份呢,就能挣一百!一份挣两块钱,卖出去十份,就只能挣二十!这叫丢西瓜捡芝麻!
何玮如反驳道:;你说的轻巧,就算你卖的便宜,街道里一共多少老人,你都卖出去,一份一块钱,也就是挣一百块钱,更别提你还卖不出去一百份呢。
;您和他们犯了同样的错误!
;什么错误?
;好像街道的食堂不是只卖给老人吧?年轻人去吃,应该也卖吧?
;年轻人谁吃食堂啊?
高朗呵呵一笑:;您看我的便利店那生意怎么样?
;那是卖炸鸡的,能一样吗?
;街道规定食堂不许卖炸鸡了吗?
;.
何玮如发现自己确实犯错了,她没想到食堂还能卖炸鸡!
高国勋的眼睛也瞪大了,高朗这句话真的是一语点醒梦中人,他们两口子都是天天在机关和单位吃食堂的人,习惯性的就把街道食堂想象成了自己公司食堂的样子。
确实没人规定街道食堂只能卖大锅菜的盒饭,也没人规定街道食堂只能给孤老户送餐,只是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们的客户群体已经固定在这个位置上,让所有人习惯性的认为,街道食堂就是卖给这些人吃的。
但事实上,既然是街道的食堂,那么只要是人来这个街区,都可以买饭!食堂也可以卖其他食品,只要没离开三餐的范围,理论上都可以卖!
高朗问老爸:;我记得您有厨师证吧?
;没错,有厨师证,以前在西北插队的时候,学了几手西北的面食,返城之后,分配到了单位的食堂,在西北学的那点手艺就用上了,可是没证不许上岗,我就考了一个。
;有证、有手艺、有资金,您完全可以承包食堂,而且和前边三位承包人相比,您有个最大的优势,不用雇厨师!
何玮如顿时精神倍增,兴奋的说道:;对对对,孩子说的对啊,这事你自己就能干起来,你做的面条、蒸的面食那么好吃,在食堂卖,肯定有人吃!
高朗插嘴道:;我每天都给您供应炸鸡,然后跟我那的客人说,咱街道食堂也有炸鸡,给您分流一部分堂食的客人过去。这些人里,只要有十分之一的人买点别的吃,或者在食堂用餐,一传十,十传百,您的客流量可就不限于食堂本身了!
高国勋点点头:;说的有道理,这条路,我可以试试。
;您先别高兴,这还只是第一步,后面我还有想法!
;还有?
;我刚才说了啊,咱们承包食堂,要的是积累客户,薄利多销。这个食堂就是个过渡,终归不是咱们自己的买卖。之前承包食堂的饭馆就很聪明,积累了客户之后撤走,把食堂的客户变成了自己的,这点咱们也可以效仿。
;那不成了卸磨杀驴嘛!何玮如一脸不屑,她还是街道的副主任,这种拆街道台的事,她可不想让丈夫干。
;咱不能卸磨杀驴,磨咱们接着推,等驴自己死,这总没问题吧?这种街道集体食堂,未必能干多久,哪天政策一变,就许取消了,所以咱们要有未来规划!
;什么未来规划?
;我打算联系一下我小学的班主任孙老师,听说她现在已经是校长了,我打算让爸承包下学校的食堂!
何玮如立马否决:;啊?忙得过来吗?一次俩食堂?
高朗一摆手:;不是俩食堂,还是一个,一个饭馆!
;什么意思?
;暂时以街道食堂为根据地,让学校那边统计次日的学生吃饭需求,因为学校只有早晨和中午两餐,提前订餐,咱们送到学校就行!不用再开一个学校食堂。
同时,咱们寻找合适的门面,给老爸开一个正式的饭馆,到时候学生家长和街道里的居民,都能成为咱们第一批潜在客户,打响饭馆的招牌,难度不大!
;你这孩子.何玮如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高国勋也很激动,高朗给他指出来的这条路,真就是一条明路,至少在他心里,这条路走起来比之前在国企,或者给儿子的工厂当厂长,都要舒服的多!
;儿子,爸爸谢谢你。
简单几个字,高国勋犹豫了好久才说了出来,这是对儿子的肯定,也是对自己未来道路的选择。
高朗一拍大腿,起身道;;就这么办了!赶紧吃饭吧,都凉了!
;吃饭!吃饭!何玮如也起身张罗:;先吃饭,有什么话一会儿再说吧,明天一早我就去和张主任商量承包食堂的事。
高朗也说:;我明天去学校找孙老师问问学校食堂的事。
;别!高国勋赶紧拦住高朗:;贪多嚼不烂,先把街道食堂的事确定了,再去学校联系,万一都谈下来,咱们反倒措手不及,不如稳扎稳打,反正房子装修的事,还要再有一两个星期才能彻底完工,我还得回单位处理下岗的事呢。
;也对,我先等等。对了,老爸,我刚才说的那个刻盘的事,您帮我想着点,有没有信得过的人,这个生意挺重要,交给外人我不放心,自己做又没那个时间。
一家人边吃边聊,快吃完的时候,高国勋猛然想起一个人来:;儿子,我知道谁能给你当这个厂长了。
;有合适的人?
;你认识,夏漠寒他爸,老夏!
;他爸也下岗啦?
高朗印象里大概记得夏漠寒的父亲并没有下岗,而且在两年之后接替退休的尤总,成了这家老国企的末代厂长,一直混到退休。
提起夏津阳,高国勋语气似有不屑:;他没下岗,听说他给老尤送礼了,我要下岗的事,他上礼拜就跟我说了,那意思也让我给送点礼,我没接他的茬,结果真就下岗了。
何玮如最烦这样的人:;那你还让老夏给咱孩子帮忙来,他要是吃里扒外怎么办?
高国勋立马打包票:;这点我相信他,他干不出来这种事。他这个人有脑子,又跑了十来年的业务,嘴、腿都勤快,干个小厂子,一点问题没有。他就是胆小,虽然孩子们挣了钱,可他总觉得有个厂子依靠着,踏实。
;他愿意来吗?
;不来他这能去干嘛?厂子里的三条生产线都拆了,他就算跑下来业务,拿什么交货啊?
高朗盘算了一下,自家跟夏家算是两辈人的交情,的确可以相信,而且以他对夏津阳的观察,这人还真就是个跑业务的料。
虽然人到中年,有点国企的安逸思想,但他真就如老爸所说,是个有脑子的合格业务员,让他负责卖游戏软件,的确比自己亲自做要强的多,起码他有的是时间,又天南地北哪都去过,接触的人多。
这个活,就交给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