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村子里因为王兰兰的死怎么喧嚣尘上,都影响不到顾元元这边。</p>
加上老沈家最近安安分分没出幺蛾子,顾元元觉得日子十分清闲,清闲到蠢蠢欲动,忍不住就想要开始折腾一些新东西出来。</p>
目的当然是为了更加舒适的生活。</p>
这要是换了之前,让她自己一个人动手,她肯定是不干的。</p>
如今家里人手充足,顾元元想干什么只需要提出设想,动手干活的,自然是初一到初五他们几个。</p>
顾元元这回想折腾的,是马车。</p>
这个时代的马车,没有避震效果,加上大部份地方的路面都不平整,坐在马车里面,时间短还好些,时间长了,真是骨头架子都要抖散了。</p>
初一到初五几个,听顾元元说,想让马车不那么抖,一时面面相觑。</p>
马车颠簸问题,自古以来便一直存在。</p>
从未有人想过,要解决马车颠簸的问题。</p>
或者,曾经也有人提出来过,只是全都失败了,久而久之,也就无人再提。</p>
初一想了想,对顾元元实话实说道:“少奶奶,马车颠簸问题由来已久,想要解决很困难。”</p>
“我们的马车, 是有减震效果的,车厢和车轴相连处的卧兔和当兔,就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p>
“如果没有卧兔和当兔,我们现在的马车,绝对不止这个颠簸程度。”</p>
顾元元道:“卧兔和当兔的存在我知道,只说过这个。”</p>
“但是我个人认为,卧兔和当兔的存在,更主要是用用于连接和固定车厢和车轴,减震作用只是顺带。”</p>
“我们要做的,就是看能不能想办法,从减震的角度出发,增加主要作用于避震的部件。”</p>
“另外,还可以从车轮上想办法,增加车轮的柔软度,减少车轮和地面的摩擦,从而达到减震效果。”</p>
初一到初五几人对视一眼,最终点头道:“我们想办法试验一下,看能不能起作用。”</p>
“不过总在来说,少奶奶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p>
顾元元道:“你们尽管放手去做,到最后实在做不出来,也没关系。”</p>
“我这里,有一些关于减震器的想法,先给你们说说。”</p>
前世的科技已经成熟发达到一定程度,但凡是个车,都有避震效果。</p>
专业的不会说,但是照葫芦画瓢的半吊子,还是能说一箩筐的。</p>
比如说摩托车的减震器,最常见的,就是安装在后轮中轴上的,两根小臂粗细的弹簧减震器。</p>
顾元元也是想到这个,才会突发奇想,想着能不能在马车的中轴上也装两个。</p>
这种异想天开的想法,简直闻所未闻。</p>
初一到初五几人你看我我看你,最终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想法虽然异想天开,但是,如果能成功的话,好像确实是有用的。</p>
除此之外,顾元元还向他们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p>
那就是改变马车的车轮结构。</p>
尽量去找有弹性的材料,作为马车车轮原料。</p>
这样在行驶的过程当中,也能起到很好的避震效果。奇书网 <a href="
http://om</p>"" target="_blank">http://om</p>" target="_blank">om</p></a>
任何一件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持。</p>
顾元元在这上面十分大方,只要是正常需要花费的银子,绝不含糊。</p>
初一到初五几个,之前还生怕顾元元会心疼银子,后面见她花起银子来,眼睛都不眨一下,心里也是啧啧称奇。</p>
在没有成为罪奴之前,他们也是有一定身份的人,见识还是有的。</p>
这世上,对银子不当数的人有好几种,一种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对银子根本没概念,所以不当数。</p>
又有一种人,是因为银子来得容易,所以花起来也不心疼。</p>
还有第三种人,他们知道银子赚来不易,但是该花的时候,一样舍得。</p>
顾元元,就是这第三种。</p>
赚钱有本事,花钱更有本事,花起来特别痛快。</p>
不过,就算她舍得花钱,避震这种千古遗留下来的难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好的。</p>
顾元元也不急,本来她提出来这个设想,就是闲着无聊消遣的,能成功更好,要是实在不能成功,那就算了。</p>
总的来说,她这人还是比较佛的。</p>
只要不惹到她头上,凡事都好说。</p>
中秋过后,天气渐渐转凉,山上的猎物正是最肥硕的时候,沈正凌又不满足只在外围打些小猎物,决定再次进山,打个大家伙。</p>
本来这个季节,山上也是要清理一遍的。</p>
不然到了冬季,山上的野兽没有食物,就会跑下山来伤人害庄稼。</p>
这回把初一初二留在家里,初三、初四、初五跟沈正凌一起上山。</p>
正好这次打猎回来,地里的庄稼就应该收了。</p>
因为有前一次进山打猎的经验在先,这里沈正凌再次进山,家里倒也没有太过担心,就连沈正则和沈宝儿两姐弟,都比上回沉得住气,没有天天问顾元元,沈正凌什么时候回来。</p>
村里人听说沈正凌又进山打猎了,个个羡慕得不得了。</p>
上次猎回来一头老虎和一头野猪,收入就抵得上普通人吃几辈子,这回,也不知道能猎回什么大家伙来。</p>
说起来,沈正凌打猎这么厉害,一年只要进一次山,他们一家人就可以坐下来什么也不干,还能天天吃肉吃白米白面。</p>
村民们越想越酸,真是各种羡慕嫉妒恨。</p>
忽然就有人说道:“这不对啊,沈正凌打猎, 那他之前在老沈家的时候,怎么光是打些野鸡、兔子之类的小猎物回家?”</p>
“是哦,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沈正凌在老沈家的时候,打了三年的猎,连一头野猪都没给老沈家打回去,成日里不是野鸡,就是兔子,直让人担心,他把山上的野鸡兔子打得绝了种。”</p>
“嗐,别说野猪了,连狍子都没打一只回来,倒是逮过几回竹鼠。”</p>
“所以,你们说这是为什么?”</p>
“总不会是老沈家的时候,打猎技术不行,一从老沈家搬出来,打猎技术就变厉害了吧?”</p>
“你这是要笑死我?谁打猎的技术是一个晚上突飞猛进的?”</p>
“嗐,还能为什么,人家沈正凌又不是傻的,老沈家害得他们二房这样惨,又虐待他们兄妹几个,他难道还要让老沈家发财?”</p>
“是这个道理!”</p>
喜欢娘子美又娇:夫君蜜蜜宠</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