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孤军深入
车子一直开到了市区外的荒郊,停在了一栋废弃的工厂外面。
远远地,叶辰他们就看到那些人将女记者给架了下来。
在看到女记者被抓下来的时候,高建文疑惑了一声:;那妞都不反抗的吗?
女记者看样子非常地平静,身上的衣服也没有被撕扯的痕迹,就那么被人架了下来,也没有任何闹腾的地方。
;她就是那个性格。
在昨天金陵饭店叶辰就已经看出来了,这个女记者是那种反应比较迟钝的人,并且她似乎不懂得反抗是什么意思。
将车子停下,高建文直接跳下了车子。
;建文!
听到叶辰的声音,高建文转过头,一根铁棒从叶辰的方向飞了过来。
他抬手将木棒接在了手中,手高举,铁棒从他的袖子中滑了进去,当他低下手的时候,不从后面看根本注意不到他的袖子里藏着一根铁棒。
这是叶辰和高建文他们留在车子里防身的,实际上让他们这么做的人是朴玲月。
那个丫头知道叶辰他们很容易卷入不必要的争斗之中,所以给他们车子里准备了这些东西。
;啊,我们应该报警的。
走到高建文后面的叶辰道。
;你现在想打电话还来得及。高建文大步向着前面走着。
不管那个记者他们怎么吐槽,在家门口被人掳走,高建文的心里非常地不爽,他现在只有一个想法。
抓住那群人揍一顿,不管他们对女记者做了什么,他现在只想发泄怒火。
这些人进了哪间废弃的工房一眼就能看出来,因为地面上有那些人跑过的脚印。
一脚踹在工厂的门上,那快要报废的铁门终于体力不支倒向了工厂内。
在门倒下的同时,两边突然蹿出来两个人,他们手中拿着家伙就向着高建文的脑袋上砍去。
高建文的身手可不是盖的,他脑袋偏了一下,就躲开了旁边一个人的攻击,抬起手抓住另一边的那个人手腕,甩出了手中的铁棍。
这一下直接打在那个人的胳膊上,一瞬间惨叫声就响了起来。
那声音听的叶辰都觉得头皮发麻。
叶辰虽然跟在高建文的后面,但是他没有出现在工厂的正面,因为他知道,如果对方用女记者威胁的话,高建文不一定会继续动手。
他是那种秉持正义的人,如果有人会因为他受伤,他是绝对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因此叶辰没有从正门进去,而是绕到了旁边的窗户,从窗户向着里面看去。
在工厂里面有不少废弃还没拆的机器,在这些机器的缝隙中还埋伏着几个人。
那些人叶辰并不担心,因为高建文能处理掉,就算处理不了,也能拖住一段时间。
他的主要目标是找到那个女记者。
沿着墙根向前面走着,叶辰注意到,在工厂后面的窗户口有一些脚印,这些脚印看上去应该是几天前踩的,有被风吹散的痕迹。
这些是高建文闲着的时候和他讲的东西,当时他觉得用不到这些,现在想起来,没有高建文给他的这些侦察知识,他就把这些脚印当成现在的去对待了。
没有过多的停留,叶辰立刻跑到了最后一扇窗户前。
从窗户看进去的时候,女记者被绑在一张椅子上,她的脸色很平静,平静到让人感觉恐惧。
难道真的是演戏吗?骗我们出来的把戏?
叶辰心中非常地惊讶。
他扫视着周围,最终将目光停留在了压着她的那个人身上,在那个人的口袋里,有一部手机,手机上亮着淡淡的光芒,看上去并没有关上。
难道说……
叶辰转过头再次看向女记者的时候,他这才注意到了细节,女记者的手紧紧地握着,她的双眼在微微颤抖,很明显是在恐惧。
不过她似乎不会过多的表情动作,所以一直都是那个状态。
想起来昨天一整天的情况,也就只有诗怀雅顺走女记者的手机时,她的脸上才出现一丝慌乱的神色,然后就又一次呆滞了下来,但是那双眼睛却同样颤抖着。
;真是一个手机中毒严重的记者啊。叶辰喃喃了一声,然后蹲下了身子。
绕到后面的时候,高建文已经冲进了工厂内,从里面埋伏的那些人也和他打了起来。
不得不说高建文是真的厉害,一个人面对四个人的围攻,依旧不落于下风。
但是四个人在,他也没法去针对一个人动手,只会被对面剩下三个人重新反压过来。
这些人和普通的混混不一样,同样也有着一些身手,只不过他们之间的配合不是很好,所以看上去被高建文压着,要是再继续拖延下去的话,高建文迟早要被这些人反压。
抓住一个空挡,高建文一只手甩到了旁边那个人的身上同时,他的手猛地抓住了那人的肋下。
惨叫声的同时,高建文手中的铁棍直接打在了那人的脖子后面。
那个人的惨叫声也同时戛然而止,身子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
他的攻击看上去非常地可怕,但是高建文哪怕在愤怒中也不会和叶辰那样一点都不留情,会不会重伤不知道,但是一点很清楚,那就是不会在他的手上出现死者。
这一下重击,几乎敲碎了剩下三个人胆,吓得纷纷后退了好几米。
;高建文!
听到这个声音,高建文抬起头,在他看到女记者的一瞬间,人就已经冷静了下来。
看向那个声音的来源,那个人是一个年龄接近中年的人,他的一只手中拿着匕首,在手中来回旋转着。
;原来是你这杂种,没想到你还活着。
高建文的心情已经平复下来了,他现在不能再动手,如果动手,那个人手中的匕首就要落在女记者身上了。
他很清楚,那个人就是这样的性格,不会对任何人手软。
;说话注意点,我们现在并不是平等对话,不是吗?
那个人的双眼中带着一丝的杀意,更多的,则是一副胜利者的姿态,仿佛高建文已经倒在他的脚下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