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新世界的大门
张玉兴直接拒绝了自己让张士逊诧异,张士逊知道张玉兴给赵祯献出了不少东西,很多都是对国家来说极为有用,不过他并没有看出来这些玻璃除了好看能有什么用,有些奇怪的问:“这玻璃还需要保密?这东西除了好看点,能够当奢侈品之外还能做什么?张县男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莫不是想要坐地起价不成?放心,老夫虽然不算太富有,买东西还是会给钱的,只要价格不是太离谱就没问题。”
在他想来,玻璃就是比琉璃更高级些的奢侈品,虽然琉璃有价无市,主要是东西太少才会让人买不到。身为大宋宰相,自己的家产还是很丰厚的,就算是玻璃比琉璃贵不少,想来价格自己真要咬咬牙还是能够承受的。自己确实很喜欢这玻璃窗户,书房又是自己除了睡觉以外。在家里呆的时间最多的地方,想像着把自己的书房布置成眼前房间这样,不光是自己以后在书房呆的舒服,还能邀请自己的好友来自己的书房体验一番,让自己在一众好友中提高品位,这可比单纯的奢侈品更入读书人的眼。
张玉兴听张士逊说自己是要把玻璃坐地起价,苦笑着解释道:“张相公误会了,这玻璃现在真的是处于保密阶段,下官至少在很长时间都不会拿出来贩卖,坐地起价又有什么意义?你别看这玻璃一眼看上去似乎除了装饰没什么特别用处,其实可以用它来做很多东西,比如咱们今天来的主要任务显微镜,就是用玻璃为最主要部件制作的。”
王惟一这一辈子最主要的兴趣就是钻研医学,可以说除了医术能让他上心外,其他东西都吸引不了他,这也就造成了他智商高情商低的表现。如今他马上就要出发去江南路主持抗疫了,不管是医书手稿还是药材,要收拾准备的东西很多,时间其实很紧张,能放下这些跟着众人来这里观看显微镜,除了是赵祯的命令外,更是因为张玉兴说显微镜对发展医学有很大的作用,这才心甘情愿的一路跟着过来。
这好不容易已经来到了地头,以为马上就能看到显微镜了,结果大家的注意力又被眼前的玻璃给吸引住了,这下可把王惟一的心情吊在那里不上不下的别提多难受了。玻璃确实是好东西,可也就是在他刚看到的时候惊艳了一下,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明知道以自己的身家地位,只怕是一辈子都不可能接触到这种等级的奢侈品,玻璃在他眼中的地位自然就没有显微镜来的重要,可是自己面前的人全都身份高贵,没有一个是他能惹得起的,只能是站在一旁干着急。
现在好不容易听到张玉兴说到了显微镜,立刻就抓住机会在一旁插了进来问道:“那敢问张县男显微镜放在哪里?可否让下官看一看?”
张玉兴看出来王惟一急着想要见识显微镜,于是笑着说道:“当然可以了,我这就让人给王待诏拿出来。”说着从自己身上摸出来一把钥匙,递给自己身后站着的学生代表王宗琰,让他从房间一角的柜子里把显微镜拿过来。
王宗琰向来都是胆大心细,可就算是这样,他今天见到了高高在上的皇帝和宰相等重臣,这样大的场面还是让他紧张起来。这也不能怪他,后世人已经习惯了社会上人人平等的观念,可能理解不了古代人的想法。在古代社会阶级根深蒂固,那些大臣们在老百姓看来都是天上神仙一般的人物,就应该是高高在上的存在,更不要说还有皇帝赵祯了。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这些王朝,再由秦汉唐把统一的封建帝国发展到现在的高度,这种封建礼仪思想早就深入到了每一个人的心里。这还是因为王宗琰跟着张玉兴学了不少东西,又出来见过了不少的世面,要是普通百姓,这会只怕除了行礼之外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王宗琰接过了张玉兴的钥匙,强行稳定了一下心神,来到柜子前面用有些颤抖的手打开了柜门,感觉自己的手心有些出汗,为了保险起见,干脆把显微镜抱在了怀里,转身来到了窗户跟前的长桌这里,让人在桌面的玻璃上又垫了一块厚布,小心翼翼的把这台显微镜在厚布上放好,这才轻舒了一口气,再次退到了张玉兴身后。
张玉兴也走到了桌前,对着众人说道:“官家,各位大人,这便是我说的显微镜了。”
赵祯和吕夷简等人刚要凑过去细看,就见王惟一已经一个箭步来到了显微镜前面,正要伸手去摸显微镜,这才发觉自己有些逾越了,慌忙向赵祯行礼道:“官家恕罪,臣失礼了。”
赵祯通过这两天的接触,已经知道王惟一痴迷医术,平时做官为人不拘小节,说白了就是典型的知识分子性格,智商高情商低,没有做官的城府。好在赵祯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宽以待人,因此只是一笑说道:“不妨事,今天来主要就是为了让你研究这显微镜,看一看能否真的对医学发展有帮助,就由你先来看好了。”其他人见赵祯发了话也不好多说什么,反正他们上去也就是看个热闹,没必要着急。
张玉兴看王惟一对着显微镜左看右看不知道怎么下手,于是在一旁给他讲解了一下如何使用,随后又对众人说道:“官家,各位大人,自古以来中医常讲病从口入,我之前不管在说到防疫还是广南西路的开发时,都强调过只要有条件尽量不要喝生水,要把水烧开后再喝,当时说了生水中有很多微生物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进入人体后有可能会危害人体使人得病,只是当时没有工具没有办法证明,现在有了显微镜,我们可以把水放大了看,就能看到以前肉眼看不到的水中细小生物,从而证明我之前的言论了。”
说着张玉兴让学生去拿来一杯水,让赵祯等人也围到近前,当着众人的面滴了一滴水在载玻片上,小心的盖上盖玻片,这才放在了显微镜的物镜下,然后又向所有人解释道:“这显微镜的镜片就是由玻璃制作出来的,上下都有镜片。上面这个镜片是让人观看的,靠近人的眼睛,所以我称它为目镜,通过它能够使观察物体放大十倍。下面靠近要观察物体的镜片我称为物镜,一共有三个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分别是放大四倍、十倍和大约三十倍的镜片,呈三角形分列,可以通过旋转下面的这个机关让不同倍数的镜片对准要观察的物品,这样就使目镜和物镜连成一条通道,人眼观察物品时的放大倍数,就是上下两个镜片放大倍数相乘的结果。”
“比如下面的物镜如果转到四倍放大的镜片时,实际观察效果就是上面的十倍乘以下面的四倍,结果总共是四十倍的放大效果,大家明白了没有?”
张玉兴讲的这些虽然大家听不太懂详细的内容,简单的放大倍数倒是能够听明白,倒是王惟一问道:“为什么下面这么设计?直接用最大的放大效果不就好了?”
“物品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的实际观察范围就会变得越小,要想看的清晰,观察物和镜片的距离角度等等都需要旋转相应机关一点一点调节,这样设计可以方便我们调节观察范围,而且有些时候用不到那么大的放大效果。之所以下面用玻璃就是因为只有透光我们才能看到清楚的画面,所以玻璃是制作显微镜最关键的材料。”
随后张玉兴亲自把显微镜调节好,这才让出位置给王惟一观察,同时告诉他如何操作能让观察物品调节距离角度以达到清晰的效果。
王惟一迫不及待的学着张玉兴的样子,把自己的眼睛凑到了目镜上面,很快就看到了放大四十倍的水滴中的景象,不由自主的张大了自己的眼睛,感觉自己就像是打开了一扇大门,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般。
耳朵中听着张玉兴的讲解,王惟一小心的调节着物镜的角度,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原来清澈透明的水滴中开始出现众多的微生物和杂物,有些可能是细小的灰尘,还有些竟然是活物一动一动,想到只是小小的一滴水里面就包含了这么多的杂物和微生物,自己每天喝那么多的水,岂不是要吞到肚子里数之不尽的隐患,冷汗不由的冒了出来。
观察了一会儿,王惟一有些失神的把自己的眼睛从目镜上移开,对张玉兴说道:“你用的这杯水津当真是普通的水?就是我们每天都要喝的水吗?如果真是那样,用显微镜看过之后,那我们以后还怎么能喝的下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