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飞天(三)
不得不说古时候的空气质量就是好,虽然现在还没有开春,气温很低,放眼望去并没有什么绿色,但是天空是真的完全纯净的蓝,石全彬站在热气球上向四面看去,可能是热气球飞的高,感觉那些在天上飘的白云似乎离自己特别的近,四周视野分外的的好,目光所及能看到很远很远的的地方,给人一种心情完全放松的感觉,就像是自己已经变成了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鸟,和大自然溶为了一体,在这蓝天白云之间飞翔。
可惜这样的情况在石全彬把头探出竹筐,想要低头在地面上寻找赵祯所在的位置时给破坏了,只向四周平视时还好,只要石全彬一低头,看向脚下的大地,就犹如自己哪在了深渊的旁边,似乎有什么东西掐住了自己的喉咙,抓住了自己的心脏一样,心跳不由自主的加速,呼吸也变的困难,两条腿也不由自主的开始发抖,吓的石全彬赶紧闭上眼睛又缩回了竹筐,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石全彬的动作立刻就被下面的赵祯等人发现了,其他人没有这种恐高症的感觉,只是觉得石全彬表现的非常胆怯好笑,张玉兴倒是在赵祯面前给石全彬说好话:“想不到恐高的石阁长还能有勇气站起来向下面看,这已经比绝大多数有恐高症的人强的太多了,看来石阁长对官家的命令还是很在意的,就算是因为恐高害怕都要努力完成官家的命令呢。”
吕夷简也在旁边对赵祯说道:“老臣也听说过,有些人从高处向下看时,会感觉到非常害怕,只不过大家一直都是认为这种人就是胆怯,并不是一种病罢了。现在听张县男所说,这不完全是因为胆怯,只是不由自主的害怕高处,说是病其实也不影响平时的生活,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治疗。”
赵祯这才点头道:“石全彬在朕身边时间不短了,他的为人朕还是知道的,绝对说不上是一个胆怯的人,这么看来就是张卿所说,只是有恐高的天生缺陷,就算是这样也要尽力完全朕交给他的任务,至少他对朕绝对是忠心耿耿。”
转头又兴奋说道:“张卿发明的这热气球没想到真能把人送上天空,虽然只不过是利用了孔明灯的原理,但是孔明灯很多人都见过,知道它能自己飞上天空,却没有人能真正把其中的原因想清楚。现在有了热气球,竟然能让人飞到这么高的天空,不知道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大家可以多想一想,把这种飞天优势发挥出来。”
张玉兴给看到真能让人飞天兴奋起来的赵祯浇了盆凉水:“目前热气球还只是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因为不可抗的因素太多了。首先热气球没有多少动力,除了上升和下降外,主要依靠的是风力来推动它横向移动,可是风力的方向人类没有办法改变,就算是后期给热气球加上了桨叶能够提供横向的动力,也很难对抗大一些的风力,所以只能在风力方向合适或是无风微风的时候才有横向移动的能力,这就极大的制约了热气球的实际应用。”
“其次热气球在天上的安全隐患很难完全排除,现在为了安全在热气球的下面拴了安全绳,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也同时限制了它的上升高度和横向移动的能力,实际应用时必然不可能再拴上这么长的绳子,所以热气球差不多可以飞到两三百丈的高度,在那样的高空中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会出现危险,比如突如其来的大风使热气球剧烈摇晃,有飞鸟飞鹰之类的撞在气囊上面造成漏气,加热的火焰太大温度太高烧着气囊等等,这些都使热气球很难应用在民用上面。”
张玉兴说完了热气球的缺点,话风一转又开始说热气球的优点:“民用上面不合适,但是热气球也可以有限的应用到军事上面去,比如在临阵或攻城时,可以用热气球升空侦察或是用旗语指挥军队,这种情况不太需要太高的高度,可以像现在这样系上安全绳防止大风吹跑。另外就是风力合适的情况下,用热气球飞到敌人的头顶上方,最好是弓箭射程以外的高度,居高临下的攻击敌人的阵型或是城墙,这时可以用弓箭,但是用手雷或是更大的火药包效果更好,用火油罐放火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时因为收益比较大,些许的损失相比硬碰硬得到的效果,就完全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了。”
赵祯想像着铺天盖地的热气球飞到敌人的上方,然后漫天的火油罐或是手雷扔下来,敌人的阵地上一片火海的景象,先是打了个寒战,随后就开始隐隐的兴奋起来,似乎这样的战斗就算是自己去指挥都能轻易的胜利一样。
“但不知这热气球的成本如何?生产的时间又多长呢?”赵祯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问道。
“热气球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气囊、绳网和下面的竹筐,最后就是一个改良的大火炉。气囊是用布织成的,为了防止漏气要刷上厚厚的一层胶,所以成本就是布和胶以及人工成本,下面的竹筐就更不值钱了,火炉做起来也不算麻烦,做为燃料的石炭在大宋很常见,成本也不高,另外操作人员的培训一般需要一两个月时间,这个就要看具体人员的天赋了。”
赵祯把张玉兴的话仔细想了一遍,对旁边的众位大臣们说道:“众位爱卿,朕听张卿所说,这热气球的成本相对军队来说根本就是微不足道,关键的时候倒是能起到巨大的作用,诸位对些有没有什么看法,要不要大量生产一些装备给军队?”
吕夷简捋了捋胡须说道:“回禀官家,老臣听了张县男的话,也认为热气球的成本并不高,对朝堂的财政没有什么负担,只是张县男也说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具体要不要大量生产装备给军队还是要看枢密院的决定,至少政事堂没有什么反对的意见。”
枢密使杨崇勋作为现在掌握枢密院的一把手,看赵祯向他看了过来,想了想说道:“官家,老臣以为现在周边并没有什么战事,虽然热气球成本不大,可是制作也非常简单,很容易就会被敌人学过去,所以臣以为先不必大量生产,而是少量生产装备给亲信的部队,在实际战斗中试验一下效果再考虑要不要大量生产也不迟。另外臣也想听一听王老将军的想法,毕竟他也是久在军中的老将军了。”
杨崇勋是真宗东宫旧人,虽然说久任军职,其实只是多少看了些兵书,又因为是真宗东宫时的旧人,升迁自然是飞快,并没有多少次出外带兵上战场的经历。等到刘太后掌权之时,也看在真宗的关系上对他是信任有加,还特意嘱咐过赵祯,所以赵祯才会以他为枢密使。
实际上杨崇勋性格贪婪,在朝中时又喜欢中伤他人,大家都不喜欢与他为伍,在外带兵时也常私役兵士工匠制作商品给自己卖钱。在官场中也经常是仗着父辈与自己在皇帝面前的恩宠肆意专横,曾经因为一点小事就把与自己不合的官员诬陷进大牢之中,好在当时的提点刑狱官员最后为其平反了冤情,还因此黥配了十几名巴结杨崇勋合伙诬陷的官吏,可惜对杨崇勋本人的罪行去无能为力。
杨崇勋现在身为枢密使,更是没有少捞钱,热气球的成本不高,就算是大量生产也没有什么油水,自己根本就不看在眼里,倒时候赵祯再三天两头问一问,对自己来说还不够麻烦的,还不如把这事推到王德用的身上,要麻烦也是他麻烦,自己有那精力还不如多想想怎么捞钱呢。
赵祯倒是认为杨崇勋说的有道理,热气球就是一个新东西,张玉兴也说了对民用现在没有什么价值,就是是军用,短期内军队也没有什么大战要打,没必要这么早就把自己的底牌全都亮出去,反倒是训练一批精锐将来用来出奇制胜是一个不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