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新产品
工坊中的炼钢转炉建设已经接近了尾声,事情就比较多,张玉兴一直在跟着后面查看验收一批设备,中午就没有顾的上回家吃饭,而是在新作院中的食堂将就了一顿,直到下午三点左右才算是忙活了,累得张玉兴直接就上马回庄,打算好好在家里休息一下。
结果刚到家门,就有下人来报,说是有客人来,已经在客厅中等了近一个时辰了。
等张玉兴踏进客厅,才看清来的人是李珣,正坐在客厅里喝茶,邬眉儿坐在主位上,旁边站着一个表情无聊至极的杏儿。邬眉儿不太擅长这种待客之道,可是张玉兴不在,又不好就此把客人晾在那里,只好是没话找话的陪在这里。
李珣已经在客厅里等了张玉兴快一个时辰了,邬眉儿已经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好不容易一抬头才看到张玉兴进了客厅,连忙起身相迎,告罪一句之后就带着杏儿回了后院。
张玉兴和李珣见过了礼,这才说道:“我没想到今天李兄弟会到家里来找我,临时公务上有点事情耽搁了一会儿,让兄弟久等了。罪过罪过。”
李珣一摆手:“哪里是张哥的错,是小弟来的唐突了。平时张哥都是经常是早早就去了绿茵社中,以为张哥都是在下午很有空闲的。自从上次张哥给小弟的一番言论,小弟这段时间一直都在思考,最后实在是心痒难奈,就想和哥哥好好畅谈一番,只是最近几天没有在绿茵社中见到张哥,所以一时没有忍住,就主动登门拜访哥哥了,来的唐突哥哥不要见怪。”
过去的富贵人家一般相约见面都是提前互相下拜贴,表明自己会在什么时候登门拜访,也好让主人有时间准备。如果是临时起意,一般也会是在主人在家时登门拜访,只是张玉兴住在城外,李珣也没想到张玉兴到这个时辰才回来,这才说是来的唐突了。
张玉兴随口客套了几句:“不管兄弟什么时候来,哥哥这里都是欢迎的。来来来,咱们坐下说话,今天怎么没见李璋哥哥一起过来啊?”
李珣坐下后笑着说道:“我大哥今天当值,没时间来,我反倒是空闲时间很多,在家极其无聊,想到当初张哥说的让小弟过来见识些有趣的东西,就自己跑来了。”
说着李珣左右看了看,见四下里并没有其他人,又压低了声音说道:“其实我大哥本来是想要来的,只是一时还没有抽出来空,不光是我大哥,如果不是我爹现在不在京城,只怕也是要前来拜访的。”
张玉兴奇怪道:“哦?我哪里敢劳动你爹前来,只要知会一声,我自当会亲自拜访。你爹想要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李珣点点头:“前段时间张哥不是提到想要我们李家加入你新成立的商会吗?当时我大哥不敢做主,就回家后去信征求我爹的意见,本来我爹来信说让我们家还是不要参与为好。结果就在昨天,官家在我大哥当值之时,突然私下里找到他,明确说是让李家答应加入你的商会,只是最好不要大张旗鼓就行了。”
“我大哥连夜给我爹写了封信,只是现在信还在路上,没有收到回信。不过这事既然官家已经点头,想来我爹的性格,是绝对不会反对官家的意见的,所以这事应该就算是成了。我这只是提前给你透个信,到时候还是由我大哥出面和你谈,就是不知道你那商会还愿意不愿意让我们李家加入进来?”
张玉兴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赵祯昨天听了自己的一番话,知道自己想要让一些将门加入进商会,进行利益的捆绑,同时自己邀请过李家,只是李用和为人谨慎,还没有同意。赵祯见识了张玉兴肥皂生意的赚钱手段,认为后来的商会虽然把肥皂生意排除在外了,但是以张玉兴的能耐,想来肯定不会少赚钱,不然怎么能叫利益捆绑呢?
赵祯对李用和一家一直就是非常信任,同时又觉得有些亏欠,想到张玉兴的商会不能只让那些将门得利,就想着让李家也参与其中,于是就悄悄在私下里找到了在宫中当值的李璋,跟他说了这件事,想让李家也能分一杯羹。
李家愿意加入自己的商会,张玉兴自然是求之不得,不管是历史记载还是自己的亲自接触,李璋的人品还是没有问题,又深得赵祯信任有加,李家虽然是才崛起不久,在京城的权贵圈子之中,已经算是有了一席之地。
“当然愿意,我张玉兴说话什么时候不算数过,你们李家愿意加入,我是求之不得呢!这样说来,咱们以后就更不是外人了,哈哈哈!”
“我对商业赚钱的兴趣不大,反正有皇帝表哥在,绝对饿不死我们李家。对了,我可是对你跟我说的新奇东西一直念念不忘呢,能不能现在就带我去见识一下?”李珣迫不及待的问道。
“没有问题,不光让你见识,只要是你喜欢,还可以送给你,也能让你给我的商会好好的宣传一下。来人!”张玉兴大声喊了一声,马上就有一名下人进来,张玉兴小声吩咐了他几句,那外下人点点头,转身出去,没一会儿功夫就又转了回来,向张玉兴复命。
张玉兴把李珣带到了一个空地上,这里大约有一个足球场的大小,地面都已经被特意的平整夯实过,显得异常的平滑,同时,在这个空地上还有人为的修建了一些各种各样的斜坡,滑道之类的地形。
张玉兴和李珣到了这里之后,就看到旁边站了几名仆人,每人身边都放着一件物事。张玉兴带着李珣走过来,边走还边给他介绍着:“李兄弟来看一看,这些都是我们工坊新生产出来的一些东西,由于商会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完成,这些东西全都没有出现在市面上面,你可算是第一个见到的外部人员了。”
两人走到近处,张玉兴指着那些人身边放着的东西依次说道:“这些都是给人代步之类的工具,分别是自行车,三轮自行车,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就是运动型自行车。”
“自行车是为了给人平时代步用的,用来代替马或是驴之类,靠的是人力来前行,好处是省却了喂养牲畜的成本,用起来比骑马要灵活,缺点也有,一是要耗费人力,人的耐力比不了骡马,时间长了人也是会累的。二是速度比不上骡马。三是需要练习方法,不然掌握不了平衡容易摔到。至于三轮车嘛,那就是在自行车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个货斗,可以方便的带一些货物。”张玉兴一边介绍一边观察李珣的反应,可能李珣没有听懂,反正从脸上看没有看出什么来。
“这两件工具都只是为了普通百姓准备的,要的就是大众化,低成本。估计李兄弟也看不上眼。至于这个运动型自行车,则是专为了有钱人家准备的,不仅是模样不同,用料上面也要更讲究,我的打算是把它打造成一种新的时尚流行。”
李珣看了看张玉兴指着的那辆运动型自行车,不由得眼睛一亮,这辆车和刚才那辆平平无奇的自行车相比,外形更加的夸张好看,整个车身都是用的夸张的纯黑色和高红色相间的颜色,显得非常的深厚霸气,显然让李珣看得非常顺眼。
这一辆张玉兴口中的运动型自行车,就是按照后世的山地型越野自行车设计的,相比起普通自行车的造型就要好看的多了。因为不考虑普通自行车带人和带东西的因素,整体比普通自行车要小上一号,但是车架和轮胎却要比普通型号的自行车要粗大一些,最重要的就是,运动型自行车的车胎,是张玉兴从在海州的时候,就开始利用海州这个大的出海港口,重金让来这里的中外海商从南洋那边带来的橡胶做成的。虽然生产条件有限,现在用的还是实心轮胎,就这样也比大宋现在普通的车轮要强上大多了。
橡胶是现代工业的一种重要原料之一,其重要性甚至并不亚于石油,不过在古代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尤其是最方便用来种植割胶的三叶橡胶树的原产地是在南美洲,后来也是因为各种原因,橡胶的种植才慢慢转移到了东南亚,甚至后世的东南亚达到了全世界90%以上的橡胶产量。现在的东南亚只有野生的橡胶树,分布也很少,张玉兴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中外海商找到了一些野生橡胶树,收集了一批天然橡胶出来。
野生橡胶的生长特点的是非常不集中,这就给采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同时野生的橡胶数量也不多,虽然张玉兴教给海商的割胶方法并不会马上就让橡胶树死亡,但是也会大大的减少寿命,所以张玉兴就让海商们收集了不少的种子和树苗,然后找了心腹之人在雷州和东南亚一带开辟橡胶园,集中种植管理橡胶树。
二百章了,对于第一次写的新手不容易,前面确实写的不好,后面尽量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