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八卦
那姓马的汉子见大家伙都眼巴巴的看着他,等着他来说这个八卦给大家过瘾,桌上还凑了不少的酒菜,这一顿有吃有喝看来是跑不了了,顿时感觉自己的虚荣心极度满足,也不再多卖关子了,倒了一碗酒一饮而尽,哈出一口气叫了个爽快,冲四周一拱手:“各位老少爷们抬爱,你们的这些心意我就却之不恭了,大家就听我好好说道说道。”
原来李珣的新自行车最近成了京城中的热门话题,这就吸引到了京城中的那些权贵子弟们的注意,这些人中有不少的纨绔子弟,每天就是想尽办法,去体验一些新奇或是稀少的玩意,再或者就是通过吸引来普通人羡慕的眼光,来让自己得到一种优越的感觉。
毫无疑问李珣新得到的自行车就这一个完美的目标,首先它足够新奇足够稀少,目前除了李珣一人拥有之外,再没有听说过谁拥有。其实是自行车已经成功吸引住了京城百姓的目光,现在正是京城中的大热门话题。最后就是李珣只要一骑着自行车上街,马上就会引来无数的百姓观看,只这一点就让很多人羡慕的心中痒痒的很。
有那与李珣相熟的权贵子弟,就在这一天结伴相约李珣在遇仙楼中饮宴,这种互相请吃在他们这些权贵子弟的圈子中实在平常,很多人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就是为了混吃等死,古代的娱乐活动也少,年龄相近脾气说的来的人就经常一起吃喝,也像西方的聚会一样几乎每天都有。
李珣相对于他的哥哥而言,因为现在他还没有官职在身,所以身上的约束也要小的多,遇到这样的请吃,基本上只要不是脾气特别合不来,都是有请必到。
这一次也不例外,李珣兴匆匆的就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在一路上百姓的注目礼下来到了遇仙楼赴约。
酒过三巡,就有一位权贵子弟凑到李珣的身边问道:“我说李兄弟,你已经骑那辆什么运动型自行车这么长时间了,看你这些天无论到哪都要骑着那自行车去,这自行车的名字可真是奇怪啊,到底这自行车和马车牛车比有什么好处啊?”
李珣年纪还小,家里管的也严,在外面吃饭也不敢喝酒,所以现在只是吃了点菜,一点酒都没有喝,扭头一看问话的这人,原来是和他混的很熟的高遵宪。
这高遵宪的来历可是不小,乃是大宋赫赫有名的高家将传人,高家将可是绝不输于杨家,潘家,曹家的将门,并且从五代十国之时就是世出将门,人称“白马银枪”的高思继及其兄弟高思祥皆是当代名将。高思继的孙子就是北宋开国名将,宋太祖赵匡胤的妹夫,渤海郡王高怀德。
高遵宪虽然不是高怀德这一支的,不过人家的爷爷可是高太尉。大家别误会,这个高太尉可不是宋徽宗的那个高俅,而是别名高卫王的高琼,虽然没有高怀德的名气大,倒也抗辽名将,与当时的宰相寇准共同促成了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对大宋确实是一个屈辱的条约,甚至是压垮大宋百姓脊梁的一座大山,不过依当时的情形,萧太后率二十万辽军已经攻到了澶州(今河南濮阳市),离着大宋都城汴梁只有一步之遥。本来宋初时的综合战力就比不过如日中天的辽军,而大宋当初的那批开国的精兵悍将已经没剩下多少,又经过了太宗和真宗两朝,重文轻武现象已经非常严重,军队的战力和宋初时已经有云泥之别,更别提和萧太后统治下的辽国相比了。
所以从真宗到下面的百官,大多数都是避战派,有主张南迁的,有主张西逃的,满朝文武除了寇准和高琼之外,就没有几个真正的主战派。就算是在御驾亲征的路上,真宗都有好几次畏敌势大想要退缩,就是他们两人不离左右适时拦下。可以说就是他们两人硬逼着真宗御驾亲征,勉强逼退了辽军,才让大宋得以苟延残喘,慢慢发展起来。
高琼本人不但是在大宋军功显赫,而且还特别的人丁兴旺,光儿子就生了十四个,每个都出仕为官,其中又以长子高继勋的官职最高,官至建雄军节度使,死后赠太尉、太师,追封康王,谥号穆武。另外据不完全统计,高琼还有女儿十二人、孙六十三人、曾孙一百四十五人、四世孙七十一人、来孙(五世孙)十三人。
高琼的长子高继勋就是高遵宪的父亲,高继勋也是一员北宋名将,也曾和辽国打了不少仗,于草城川、寒光岭战役中曾大破过辽军,参与过平定王均之乱,名扬蜀地,号称“神将”。如今的高继勋已经是74岁高龄了,官至建雄节度使。
高遵宪是高继勋的五子,如今还不到二十岁,下面还有一个六弟高遵楫,从这里也让人不得不感叹高继勋的本事,年纪都这么大了还有这样的战斗力,真是令人感叹不已宝刀未老啊。
其实高家还不止于此,高遵宪的三哥高遵甫现在生有一个女儿,现如今才只有两三岁年纪,她就是日后英宗皇帝的皇后,在宋神宗也英年早逝后以太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的高滔滔。
并且高家还和其他各大家族都有联姻,比如高遵甫的夫人就是另一大将门曹家所出,如果历史不改变的话,曹家很快还会再出一个曹皇后。所以说高家和没落的杨家完全不同,一直是大宋朝的顶级权贵,尤其是在军队中和三衙中的影响力极大,也不是刚刚开始崛起的李家能比的。
当然现在张玉兴穿越来了北宋,以张玉兴对历史的了解,想来一定会全力阻止让那天性凉薄,喜怒无常的英宗再登上皇位,免得他再依着性子折腾朝堂,祸害大宋的国力,至于高滔滔还有没有当皇后的命就不好说了。
高遵宪和李珣两人年纪相差不大,现在也是无官一身轻,每天混吃等死的典型,同时他又有出身将门的豪爽性格,也没有沾染上那种特别惹人厌的纨绔习性,和李珣的关系倒是混的相当的铁,经常带着李珣骑马出城游猎。
“哥哥无须客气,如果哥哥喜欢,我那自行车可以借给哥哥几天玩耍,就算哥哥真的想要,珣也可以忍痛割爱。至于这自行车的名字,我还真的曾经问过张县男,他给我说过,牛车马车是以畜力为动力拉动,所以才叫牛车马车,这自行车前进的动力,是需要有人自己出力蹬踏,才能让自行车向前移动,所以才命名为自行车,我听着倒是很有些道理。”
那马老大讲到这里,伸手拿起一碗酒来仰头一饮而尽,又拿起筷子来夹了两口菜进嘴,这时旁边就有人忍不住开口说道:“这自行车的名字原来是这么来的,这样说来倒是合情合理,只是既然是由骑车的人来出力,车子才能前进,那还骑它做甚,直接步行不是更方便吗?”
马老大咽下嘴里的菜,不屑的哼道:“哼!你以为就你自己聪明,人家张县男又岂会比你还笨不成?这里面自然是有道理的,只是我还没有来的及说出来罢了,总要让我先喝两口酒来解解渴,再吃两口菜来进肚不是?”
脚店掌柜的瞪了插嘴那人一眼,又给马老大满了一碗酒:“马老大不必和他一般见识,咱们也是因为你讲的好,一时太过投入了,你该吃吃该喝喝,慢慢来不必急于一时。”
马老大被脚店掌柜说的浑身舒服,又是一大碗酒喝下去,哈出一口大气,只感觉通体舒泰,吃了两口下酒菜,自己也忍不住打开了话匣子。
高遵宪也是好奇的问道:“我说李珣兄弟,既然这自行车还要骑在上面的人来出力,才能让车子向前走,那还骑它有什么用?直接用走的不就行了?虽然说骑着它看着很新奇,样子也比较帅,不过还是没有骑马坐车省事啊?”
“嘿嘿,这一点哥哥可是说错了,张县男的聪明才智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岂会在这种事上做无用的事情?那自行车我是不知道有什么机关,不过骑在上面却是要比步行省力太多,这一点兄弟我可是深有感触,尤其是蹬一下车子自己就能走很远,人又是坐在车座上面的,多少也能回复一些力气,总之和步行相比,骑自行车又省力速度也要快很多。”
“至于拿自行车和骑马坐车相比的话,就只能说各有优劣了。自行车的速度和骑马高速奔跑还是要差一些,和骑马慢跑比又要快一些,关键是养马也是一大开支,何况除非骑术特别历害,一般来说马并不能被人随心所欲的操控,另外就是骑车比骑马的颠簸程度要好上一些。至于马车牛车之类就更不能相比,一是没有了养牲畜的费用,跑在路上的灵活性更是差了一大截,自行车那是说走咱就走,实在是太过方便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