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大明得长生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3章 输在了200两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萧敬听御厨们报着菜品,并没有直接信了,哪怕他们叫了爷爷,还是检查了一下,没有违禁品,这才笑着说:“血燕,这可是好东西。”</p>

  “都是为了陛下。陛下勤政,小的们也是心疼。”</p>

  能来上菜的人,情商不低,这漂亮话说的,暖人心啊。</p>

  “你们有心了!”</p>

  就是萧敬,原本是皮笑肉不笑,这时候肉都笑了。</p>

  “许大人也来了。”</p>

  他看到许本山过来,手中也有一食盒,同样笑着打招呼道。</p>

  “是,萧公公。”</p>

  许本山就不如这俩御厨了。</p>

  听听人家开口叫的啥?</p>

  “爷爷。”</p>

  亲近!</p>

  再看许本山。</p>

  “公公?”</p>

  呵呵……</p>

  只一开口,俩御厨便昂首挺胸,与萧敬天然站到了一起。</p>

  不过萧敬也知道,许本山就是一技术官,没那些门道。</p>

  事实上,哪怕是司天监要投其门下,萧敬也是不敢收的。</p>

  毕竟大明开国大帝朱元璋规定了,司天监是能解读老天爷旨意的特殊人才。</p>

  而且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特殊人才。</p>

  皇帝派他们去读天。</p>

  你却收他们当干儿子,干孙子?</p>

  你说,你想干什么?</p>

  是不是也想知道“天意”?</p>

  萧敬想知道个鬼哟。</p>

  萧敬又不是蠢的,这等事,他可不掺和。</p>

  所以对许本山,他哪怕是在笑,也没有丝毫亲近的意思。</p>

  “许大人这会儿带了什么好吃的。”</p>

  萧敬只是在公事公办,同样要检查许本山的食盒。</p>

  许本山把食盒打开,一一为其介绍。</p>

  “公公,这是甜口的豆汁与豆浆,这是咸口的豆汁与豆浆。这是豆脑与粥食……”</p>

  “噗嗤!”</p>

  俩御厨,当场乐了。</p>

  “用豆子与我们的血燕比?”</p>

  那提食盒的御厨实在是没忍住。</p>

  今日,许本山去他们那学厨。他们是有难为许本山的意思,怎么说也是个抢买卖的。</p>

  但是一天下来后,他们算是看明白,这一位就不是个厨子,锅子都拿不动。</p>

  到了晚上,许本山过来,他们还有些吃惊,以为他弄了多好吃的东西。</p>

  但是,就这?一水的豆子?</p>

  用豆子比血燕?</p>

  他们可不是乐吗?</p>

  “外面是怎么回事?”</p>

  弘治皇帝正批奏折,外面便嚷嚷个不停。</p>

  闹了水灾,已经够他烦的了。没想到外面越来越过分,竟然还笑上了。</p>

  萧敬听出弘治皇帝不开心,狠狠的瞪了笑的御厨一眼,然后开口说:“陛下,天色不早了,吃些宵夜吧。”</p>

  还好,萧敬还念情,怎么说也是叫自己“爷爷的”,并没有把俩厨子卖了。</p>

  俩厨子也知自己惹了皇帝的不开心,对萧敬一脸的感激。</p>

  当然,这份感激不仅仅是心里的,更重要的是行动上。</p>

  到了萧敬下值,自有一份孝敬送上。</p>

  弘治皇帝抬头看了看天,果然是月色明亮,天色已晚。</p>

  摸摸肚子,是有些饿了。</p>

  “让他们进来。”</p>

  皇帝让进,御厨们抢先进去。先呈上自己的食物。</p>

  “陛下,新饨的银耳血燕粥,特为陛下补一补身子。”</p>

  “血燕啊,这怕是很贵。”</p>

  一听是血燕,弘治皇帝感慨了一句。</p>

  “是,陛下。这上好的血燕,要二百两银子一两。”</p>

  御厨似乎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功劳,挤压许本山的粥食似的。开口便是200两。</p>

  在他们看来,皇帝当然是要吃好的,二百两的才有的席面啊。</p>

  什么豆汁、豆浆的,能要几文钱?</p>

  这一把,他们御膳监赢了。</p>

  昨日输的不明不白的。</p>

  虽说他们是从皇帝身边的小太监,打听过了的。但是什么清汤面,会有他们的御膳好吃?</p>

  烧天鹅、烧鹅、清蒸鸡、暴腌鸡、川炒鸡、烧肉、白煮肉、清蒸肉、猪屑骨、荔枝猪肉、鲟鳇鲊、蒸鱼、猪耳脆、煮鲜肫肝、玉丝肚肺、蒸羊、燌羊……</p>

  这哪一样比不上清汤面?</p>

  不信,说破天去,只要他们没亲眼见,就肯定是不信的。</p>

  因为这不可能。</p>

  现在,今晚上是亲眼见到了。</p>

  两个御厨心中,全是赢定了的美。</p>

  二百两?</p>

  “朕吃不下。”</p>

  弘治皇帝碰了下瓷碗,手又缩了回去。</p>

  两个御厨上下心中嘀咕了:咋的,皇上没胃口?</p>

  这事可不好办。</p>

  没有胃口可就不是他们厨艺的问题了。</p>

  今天怕是分不出胜负了。</p>

  然而,两个御厨哪里明白弘治皇帝的心思。</p>

  作为一个从小受圣贤教育,一心想做贤君明主的弘治皇帝。</p>

  这会儿大明正遭灾,说不好都要杀司天监祭天了。</p>

  你御膳监这时候弄一小碗粥,说是二百两。</p>

  弘治皇帝怎么吃的下?</p>

  就是明朝后来,那位离谱的嘉靖皇帝想吃个饼,太监告诉他,一个饼一千两。嘉靖皇帝都能忍下不吃。更何说这躬行节俭的弘治皇帝了。</p>

  放下那银耳血燕粥,不舍得吃。</p>

  可肚子是真饿。怎么办?</p>

  今天一天,许玄外出,许本山学厨艺,弘治皇帝本就没吃多少。</p>

  抬头一看,正好看到进来的许本山。</p>

  再一看许本山手上。</p>

  活!</p>

  他手上提的分明是食盒。</p>

  弘治皇帝眼睛一亮,从御案上起身。</p>

  “爱卿来了!”</p>

  他就知道,许本山会来的。</p>

  怎么说,他也是个皇帝,已经表示过爱吃了。怎么会没人送?</p>

  一口吃的,求不得,还叫什么皇帝。</p>

  更重要的是,许本山的吃食,好吃不贵。</p>

  哪怕他吃的再多,也不用担心百官弹劾。反而会因为他吃百姓之食,会得到与民共苦的赞扬。</p>

  反倒是那二百两的燕窝。</p>

  信不信他今晚吃了,明天便有人上奏,要求他与民共苦。</p>

  天下遭灾,对上苍为民祈福的当口,一碗粥,二百两。</p>

  大明的文人们都能开心死--又可以骂皇帝,得名望了。</p>

  百姓遭灾,弘治皇帝心中本就不舒服。</p>

  再让朝野上下骂。</p>

  但凡心胸小的,都能被气死。</p>

  所以,这御膳监哪里送的是吃食,这送的是“坑”啊?</p>

  过去没有对比,吃,是“不与民共苦”;不吃,是“浪费食物”。</p>

  怎么着,都坑定了。</p>

  现在不一样了。</p>

  许本山来了。</p>

  一碗清汤面,好吃,朝臣还都夸。</p>

  这才是真的好!</p>

  他是皇帝,就爱听满朝上下夸自己。</p>

  喜欢我在大明得长生&lt;/p&gt;</div>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