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绿茶穿成下堂妻后

报错
关灯
护眼
177、第一百七十十七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李珣若有所思地摩挲杯盏, 不知在想什么。

  宋致远见他神色凝重,问:“五郎在想什么?”

  李珣回过?神儿?,“圣上惧我?。”

  宋致远怔住。

  李珣:“我?得急流勇退。”他缓缓起身, 背着手站到?窗前道,“京中你们替我?盯着,我?得给他和自己留台阶下?。”

  “可是……”

  “大?周才被打下?来?,那边根基不稳, 为防出岔子, 我?会自动请缨过?去。”

  “五郎你疯了,这都?走到?门口了, 就差那一脚,你却要退?!”

  宋致远一脸不可思议。

  李珣偏过?头看?他, 没有说?话。

  宋致远还想说?什么, 李珣做了个手势,他闭嘴不语。

  晚上入睡前林秋曼坐在铜镜前擦面脂,李珣穿着中衣坐到?床沿看?她,待她过?来?时, 才说?道:“想不想出去走走?”

  林秋曼:“???”

  李珣握住她的手, “离京,去樊城。”

  樊城是大?周属地。

  猝不及防听到?他说?离京, 林秋曼颇觉诧异, “为什么要离京?”

  李珣:“功高?震主, 急流勇退。”

  林秋曼心中了然。

  李珣继续道:“樊城那边没有人知道你,说?不准你还可以上两回公堂过?过?瘾。”

  林秋曼掩嘴笑,好奇问:“那边跟陈国相比又如何?”

  李珣客观道:“水平相近,甚至某些方?面更高?一些。”顿了顿,“那边土地肥沃, 产的粮比这边多?,某些技术也更精进。”

  林秋曼兴致勃勃问:“民风如何?”

  李珣笑道:“比我?们更开放,特别是女郎,普遍要彪悍,性格爽朗,不拘小节。”

  林秋曼的眼睛顿时亮了,缠着他说?了老半天。

  拿定主意后,李珣没耽搁多?少日?就进了趟宫,林秋曼则回了趟娘家。

  听到?她说?打算离京,周氏心里头很不是滋味,“原以为咱们能一家子在一块儿?,结果你又要走了,阿娘心里头舍不得。”

  林秋曼:“往后总有时间回来?看?阿娘的。”

  周氏幽幽道:“山高?路远的,谈何容易。往日?大?娘在渭城能回来?一趟已?是不易,你

  这去得更远,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来?看?我?一次。”

  说?到?这里,周氏心里头愈发难受。

  林秋曼耐心宽慰她一番。

  在京中这几年还是挺舍不得的,不过?李珣自有他的打算。

  林秋曼也知道功高?震主的弊端,心里头虽有些不舍,还是懂得大?局,便开始着手跟周娘子等人道别撤离。

  之后隔了近半月左右,夫妇离京。

  一家人送别。

  周氏连连抹泪,终归是舍不得的。

  林秋曼对林清菊道:“往后还望阿姐多?多?费心,大?哥应该三五日?便能到?京,他回来?了,让他好生照料阿娘。”

  林清菊:“放心,倒是你们这一路山高?路远的,沿途可要小心些。”又道,“莲心可要好好照顾二娘。”

  莲心道:“奴婢记下?了。”

  众人又说?了许久的家常,车队才离去。

  林秋曼坐在马车里,偷偷地抹了抹眼角,到?底有些难舍。

  李珣把她揽进怀里,二人都?没有说?话。

  马车走了莫约一个多?时辰后,中途他们骑马变道。

  接近天黑时,他们已?经换了三条路线。

  沿途不断有人离去,林秋曼虽不大?明白,却也没有多?问。

  晚上他们在一家农院宿着。

  李珣在另一间房商事,莲心伺候林秋曼洗漱。

  林秋曼问道:“莲心你可想仔细了,真打算跟我?去樊城么?”又道,“离乡背井的,山高?路远。”

  莲心:“主母去哪里,奴婢就跟到?哪里。”

  林秋曼抿嘴笑,“像个跟屁虫,我?还甩不掉你了。”

  莲心:“奴婢这条命都?是主母的,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

  林秋曼被逗乐了。

  主仆又说?了好一会儿?话,莲心才下?去了。

  直到?许久李珣才回房,林秋曼已?经睡下?了。

  他钻进被窝,搂住她的腰身。

  林秋曼翻身钻进他的怀里,迷迷糊糊道:“明天不想骑马。”

  李珣:“依你,我?们走水路,乘船。”

  林秋曼“唔”了一声,困顿问:“为什么要换呀?”

  李珣把头埋入她的颈项,“怕有尾巴跟来?,想取我?脑袋。”

  这话把林秋曼的瞌睡给惊醒了,猛地哆嗦了

  一下?,使劲往他怀里拱。

  李珣轻抚她的背脊,他身上的气息是她熟悉的安定,莫名叫人踏实。

  之后没隔多?久她又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次日?一早人们就出发,走水路。

  深秋的天气已?经冷了起来?,林秋曼坐在客船里,望着两岸绚烂多?彩的山林,高?兴道:“这地方?好。”

  莲心也道:“漂亮。”

  林秋曼一扫先前的疲惫,整个人都?精神抖擞起来?,用出行游览的心态来?面对这场奔波,只觉得心情大?好。

  天气晴朗,两岸的秋色在阳光的照耀下?绚丽到?极致。

  河水碧绿,波纹上泛起点点金光。

  她站在甲板上观望,身侧的李珣道:“这一路得走好些时日?,你若是觉得乏,咱们便停一停。”

  林秋曼笑道:“不乏,游山玩水的,极好。”

  李珣失笑。

  沿途走走停停,览尽秋光。

  一行人极其低调,跟寻常百姓那般隐没于山间乡野,或流连于市井城镇。

  林秋曼是极度享受的,她喜欢人间烟火,也喜欢这大?好河山。

  待到?隆冬时,漫天飞雪缤纷,二人很有情趣地听雪赏梅。

  林秋曼闻着馥郁芬芳,打趣道:“照咱们这进度,估计到?樊城得明年下?半年了?”

  李珣不紧不慢道:“无妨,如今京中安定,天下?太平,我?们对以前的大?周皆采取怀柔政策,刚柔并济,百姓们都?不想过?混乱日?子,一时半会儿?不会生事。”

  林秋曼:“那极好。”

  李珣:“遇到?冥顽不灵的,就打;遇到?听话的,则招安。”又道,“这些年那些大?周权贵被我?们惯养得太好,没甚骨气,倒是底下?的些许士大?夫很有风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很值得敬重。”

  两人就前大?周的一些治国话题聊了起来?。

  李珣的包容性极强,他会认真分析别人的好与坏,然后将实情糅合,得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理念见解。

  林秋曼单手托腮看?他,是欣赏崇拜的。

  接近年关时,京中出了变故。

  当初李珣离京的路线无人知晓,包括宋致远等人。

  为防被追杀,他甚至安排了五六队车马伪装。

  他不信任所

  有人,但华阳,他却是信的。

  这道消息是华阳传来?的,她是唯一知道他去樊城路径的人。

  当时李珣正?同林秋曼用饭,两人还商量在城里过?年。

  老陈匆匆而来?,拿着京中送来?的信函道:“郎君,京中告急,华阳府求助!”

  林秋曼诧异道:“发生了什么事吗?”

  李珣放下?筷子,接过?信函来?看?,只有简短几句。

  圣上病重,楚王造事,速回夺位。

  李珣若有所思地把信件递给老陈,“你自个儿?慢慢用,我?去商量些事。”

  林秋曼点头,心里面虽困惑,却也没有多?问。

  晋王府的几个随从旧部聚在一起商议,有人质疑这封信函真假,也有人振奋高?兴,李珣则一脸凝重。

  老陈道:“郎君是回还是不回?”

  李珣轻轻摩挲血玉,“自然要回的。”顿了顿,“老傅你们先走,去打探实情。”

  傅东来?道:“领命。”

  李珣:“先去跟玄甲营那边联络,莫要贸然现身,以免打草惊蛇。”

  傅东来?点头。

  接下?来?一众人又细细商议了一番。

  林秋曼独自在屋里有些忐忑,她来?回踱步,莲心安抚道:“主母勿要担忧,殿下?会想法子的。”

  林秋曼正?色道:“能让大?长公主传信来?,可见是出了大?事。”

  莲心闭嘴,心里头也七上八下?的。

  也不知隔了多?久,李珣才进房来?,莲心退了下?去。

  李珣握住林秋曼的手道:“京里头出了岔子,我?得回去一趟。”

  林秋曼急急问:“什么岔子?”

  李珣沉默了阵儿?,才道:“圣上病重,阿姐唤我?回去。”

  林秋曼难以置信,“圣上才多?少岁数啊,年纪轻轻的怎么就病重了?”

  李珣并未回答这个问题,只道:“此事来?得紧急,你一路颠簸是吃不消的,先暂且留在此地,等我?平了这事再来?接你,如何?”

  林秋曼不高?兴道:“要等多?久?”

  李珣想了想,“我?也吃不准,最?早也得等到?来?年开春了。”又道,“我?把陈叔留在这儿?,有他照应你们,我?回京也要放心得多?。”

  林秋曼没有说?话。

  李珣

  轻轻捏她的脸,“不高?兴了?”

  林秋曼:“大?过?年的,晦气。”

  李珣失笑,“我?也不愿。”

  第二日?李珣把她送到?隔壁的小县城藏身,是个乡下?地方?,颇清净。

  临走前两人腻歪了阵儿?,林秋曼道:“一路可要小心些。”

  李珣亲昵地蹭她的额头,“你也要保重身子。”

  不多?时外头传来?声音,“郎君,该走了。”

  李珣应了一声。

  林秋曼替他整理斗篷,认真地看?了会儿?他,“去。”

  李珣亲了亲她的面颊,这才开门出去了。

  这一去,又是好几个月。

  乡下?僻静,照料她们的钟大?娘不是个多?话的人,林秋曼适应得也快,日?子虽然枯燥了点,但胜在清净。

  过?完年后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林秋曼懒洋洋地坐在椅子上晒太阳。

  钟大?娘家养的土狗在她脚边打盹儿?。

  那狗子叫阿黄,特别亲人,林秋曼很喜欢逗它?。

  老陈去河边钓了几尾鱼回来?,林秋曼兴致勃勃地拿它?来?熬汤。

  晚上人们坐在一起用饭,钟大?娘赞道:“林娘子的手艺好,这汤真是鲜得咬舌头。”

  莲心替老陈盛了一碗,“陈叔钓鱼辛苦了,多?吃点。”

  老陈笑道:“你们若是喜欢,明儿?我?还去钓几尾回来?。”

  林秋曼:“那敢情好。”

  日?子过?得慢悠悠的,钟大?娘家的母鸡孵出一窝小鸡仔,院子里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暖春山花烂漫,蜜蜂嗡嗡忙碌个不停,乡下?的人们已?经开始备秧苗了。

  待到?清明时的某天,钟大?娘从市集上采买回来?,兴致勃勃地跟林秋曼等人八卦道:“这天真是说?变就变!”

  林秋曼:“???”

  钟大?娘:“我?今儿?听到?集市上都?在议论?,说?上头又换了一个天皇老子。”

  莲心好奇问:“皇帝的年纪又不大?,怎么又换了?”

  钟大?娘拍大?腿,“嗐,天家的事,谁知道呢。”

  莲心八卦问:“换成哪个了?”

  钟大?娘认真地想了许久,才道:“好像是那个什么楚王?”顿了顿,“不对,是那个叫什么晋王来?着?”

  林秋曼:“???”

  莲心:“!!!”

  老陈:“……”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