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家都穿了[古穿今]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2章 暴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今天是景晴参加民乐大赛的日子, 昨日晚上,她就用锦帕浸了琴油把余音从里到外小心仔细的擦拭了两遍。

  景晴之前去考级的时候,景家人都没有跟着去, 一是有邱成耿陪着一起, 他们放心, 二是时间上确实有些排不开。

  这次比赛就不一样了,除了景安泓要上班外,景家人可以说是全部都出动了。

  景安泓的研究工作已经步入正轨,虽然研究院这一批所有的书画他都看得懂, 但是为了收敛锋芒, 在研究院院长的示意下, 最近他一直保持着一个星期翻译一本书的速度在工作着。

  研究院的工作那么重要, 景安泓自然是不能以女儿要参加考试为由请假,所以今天景晴的考试, 由赵华兰、楚绣娘加上一个小萝卜头景霖陪着她去。

  对于楚绣娘来说,事关宝贝孙女的比赛,什么老姐们,广场舞,那都要靠一边站了。

  为了景晴今天的比赛,昨日赵华兰还特意跑去买了一台单反, 在店员的指点下勉强学会基本的操作后, 她就拍着胸口放下了豪言, 言说自己明天一定会替女儿多拍几张美照留着做纪念。

  把余音轻轻的放进琴盒后,景晴坐在梳妆台前,楚绣娘站在身后帮她梳着发髻。

  为了舞台效果,今天景晴准备恢复以前在大周朝的打扮。

  说起来也是可惜,自从穿到现代后, 景晴的那些宝贝衣服就压了箱底。

  原本现在的年轻人都追捧汉服,景晴穿着以前的衣服出门也没有什么不妥,然而现在景家包括景晴在内的所有人,心里想的都是该如何才能尽快的融入现代的生活,所以都在有意识的在控制自己不去接触以前的服饰。

  尤其是像楚绣娘和赵华兰这样娘家所有的人都留在那边世界的,就更加不想触景生情了。

  才穿过来的时候楚绣娘和赵华兰还在心里担忧过,要是三皇子成功登基了,自家绝对是太子党,如今他们一家穿到现代了倒是逃过了杀身之祸,也不知道三皇子没在他们身上出到气,回头会不会诛他们三族、九诛,要是诛三族的话,赵家作为景安泓的妻族,那是绝对要受牵连的。

  当时景安泓见妻子每到晚上就长吁短叹,暗自落泪的样子后,还仔细给她分析过,圣上和太子这些年在朝堂和国内都享有德名,心腹死忠数不胜数,三皇子成事之后要是有心清算所有和父兄关心亲近的人,那他怕是要把半个京城的人都杀完才行。

  说到底三皇子最恨的还是戚氏、太子和戚氏的母族。

  戚氏也是农家妇出身,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陛下登基,戚氏当上皇贵妃后,戚家的三伯四叔,连带着十几个侄子都搬到了京城,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变成了新贵。

  虽然这么说有些不地道,但是戚家有那么大一家子人,等三皇子杀完他们,说不定心里的气就已经消得差不多了,赵家是老牌世家,三皇子动他们的可能性不大,他的皇位本来就来得名不正言不顺,他要再不收敛一点,惹得世家聚在一起抗争了,那他的皇位也坐不稳了。

  至于楚绣娘的娘家,不过就是在景家的照拂下当着几家铺子的管事罢了,三皇子得有多闲得慌,才会想着去找他们这种平头老百姓的麻烦?

  这些朝堂上的倾轧赵华兰和楚绣娘不懂,如今儿子(丈夫)就是她们的主心骨,赵华兰更是这一辈子都以景安泓为天惯了,他说她们的母族不会出事,她们就相信她!

  今日难得穿一次以前的衣服,景晴在自己已经闲置了两个多月的梳妆盒里挑了一套珍珠镶玛瑙的头面。

  这套头面是景晴收到的聘礼,宫里最顶级的工匠用最好的材料做出来的头面,发钗和步摇上的珍珠颗颗匀称,每颗珍珠上都带着淡粉色的珠光,要是没有之前的那一场意外,这套头面就该是她回门省亲的时候穿戴的首饰了。

  景晴的首饰很多,但是她今天穿了一套葱白色的襦裙素纱衣,外面套了一间同色的素纱大袖,配上这一套主色为白调的头面正正好,发钗、步摇上点缀的艳红玛瑙,更是衬得她整个人都娇艳了两分。

  楚绣娘把手上拿着的最后一支步摇推进孙女的发髻里后,拍了拍手,赞道:“还是我孙女眼光好,这一身衣服挑的好,首饰也挑得好,今天你只要往台上一站,就已经赢了其他人一大半了。”

  古话说要想俏,一身孝,大周朝对白色的衣服有忌讳,女子为了好看,就转而穿起了如月白、葱白、银色、玉色、芦花色这些和白色类似,但又不是纯白色颜色的衣服。

  景晴伸手摸了摸鬓边自然垂下的珍珠流苏,转过头说道:“奶奶,您看您说的,这比赛比的是弹琴的技巧和对乐理的理解,哪有打扮得好看一点就赢了的。”

  她参加的是民乐比赛,又不是参加的选美。

  再说了,今天的民乐比赛可是全国性的正规比赛,全国各地的参赛者不知凡几,景晴都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拿到一个好名次,哪有楚绣娘说得那般容易,只靠着长得好看就能赢过别人了。

  祖孙两呆在房间里闲聊的时候,赵华兰也从隔壁的衣帽间里替女儿取来了鞋子。

  赵华兰举起手上的绣鞋晃了晃:“今天穿这双鞋子,银白色,和你身上的衣服也搭得上。”

  赵华兰手上拿的是一双白色带银光绣着缠枝莲花纹的鞋子,尖尖的鞋头上,坠着一颗指甲盖一般大的珍珠,让人只看着,就能在心里想象到——当绣鞋的主人穿上这双鞋子的时候,行走间鞋头的珍珠随着步伐颤悠悠的晃动着,将是怎样的一种风情。

  这双鞋子景晴十分眼熟,多看两眼后,她就想起来了,这是家里给她准备的嫁妆,南海的珍珠,巴蜀那边来的蜀锦。

  珍珠每年渔民和珠农总能得到不少,最上等的送到宫里后,品质稍差的就在市面上流通,这双绣鞋上串着的珍珠是元煊文送给景晴的,品质自然是供到给皇宫的珍品。

  然而这双绣鞋,最珍贵的却不是鞋头上的两颗珍珠,而是这鞋面所用的蜀锦。

  巴蜀种桑养蚕的人家多,可是这蜀锦却是十分的稀少,都说这蜀锦的制作工艺极其复杂,一直是京城贵族夫人小姐的心头好。

  不过想买的人多,市面上的蜀锦却是少之又少,一般情况下,一百两黄金都不一定买得到一匹蜀锦。

  为了给女儿长脸,赵华兰找门路砸钱买到了一匹蜀锦,就那么一匹蜀锦,裁了一套衣裙后,手巧的绣娘用裁衣服剩下料子做了两双绣鞋,真是把这么金贵的一匹布利用到了极致。

  看着母亲手上拿的鞋子,景晴脱口道:“这不是我的……”

  原本景晴是想说这绣鞋是她的嫁妆,但是在现代生活这么久了,她也意识到在这个世界里,以自己的年龄,说这些话有些不合适宜,所以说到最后的时候,她的声音已经低得听不见了。

  赵华兰却是一眼就看出了女儿心中所想,她摆了摆手,不以为然的说道:“这绣鞋是你的嫁妆不错,当时为了让你能风风光光的嫁入皇家,娘让绣娘替你裁制了不少新衣,如今想来,倒还不如多给你置办点玉碗玉瓶。”

  这话说完,赵华兰自己都觉得好笑,自家穿越到现代后,以前花了大价钱置办的衣裳首饰竟然比以前价值吃饭喝茶用的茶杯还要不值钱一些,反倒是家里的那些瓶瓶罐罐,让他们卖出了高价钱。

  赵华兰看着手里的绣鞋,感叹道:“原先我想的是这些东西留着你成亲后穿用,如今倒是用不着了,这些东西又不耐放,用不了几年就得变脆发黄了,再说了,这现代也不兴用衣裳鞋子当嫁妆。”

  “我和你父亲商量过了,前面修建的大楼,给你和你弟一人一栋,我和你父亲、祖母三个人,靠着剩下的一栋房子也能生活了,等你出嫁的时候,那栋房子也算是你的嫁妆了。”

  赵华兰仔细的想过,穿到现代后,自家几乎没有了谋生的本事,以前只靠着景安泓太子太傅的身份,就能让他们一家人在京城风光体面的生活,来到现代后,虽然他的身份变成了国家研究院的研究专家,但是每个月到手的薪资并不高,按照目前的情况看,以后他们说不定真就要靠着家里的房子收租金生活了。

  景晴十六岁了,就是按照现代的标准,离她结婚也没多少年了,有了帝都的一套房子,不管她以后找个什么样条件的对象,也不至于会在家境上看轻她。

  听母亲越说越夸张,景晴连忙伸手接过了绣鞋,再聊下去,连给她以后的孩子送什么样式的满月礼都该聊到了。

  景晴弯腰穿好鞋子后,出声提醒到:“好了,我们赶紧走,再晚该错过签到了。”

  什么嫁妆不嫁妆的现在都不重要,眼下最重要的明明是她的比赛啊!

  景晴今天打扮的好看,用网上的话说,那就是从脚尖精致到了头发丝。

  偏偏景晴现在背上背着一个琴盒,那个沉甸甸,黑漆漆的琴盒的存在简直是太违和了,想女儿随时随地都美美的赵华兰赶忙开口说道:“我给你背琴盒。”

  赵华兰态度坚决,景晴只能卸下琴盒递给了她。

  今天有赵华兰开车,所以邱成耿倒是难得的能够休息一下,由戴璐陪她们出门。

  说到邱成耿,就不得不说前几天被赵华兰提醒后,他决定把景家送的首饰送去林业那里买掉的事情了。

  听邱成耿说打算把首饰卖掉的时候,戴璐也动了心,那些首饰她又戴不了,留在手里反倒是日夜担心它们丢了坏了,确实不如卖出去换成钱妥当省事。

  最后这十来样古董首饰,就打包在一起送到了林业那里。

  邱成耿和戴璐都觉得钱越早到手越安心,所以也没有选择寄卖,而是直接折价卖给了林业。

  当时送首饰的时候,楚绣娘就是特意选的成色和价值都差不多的首饰。

  最后经过林业的估价后,邱成耿手里的那些首饰卖了两千两百万,戴璐的卖了两千四百万。

  因为戴璐有一只镶嵌着红珊瑚的错金手镯,那只手镯因为红珊瑚的存在,让她比邱成耿多得了两百万。

  之前的拍卖会可不止景家受利,作为主办方的林业也是赚了一个盆满钵满,邱成耿和戴璐的这点首饰他一下子全部收下来根本不是问题。

  首饰交到林业手里后,戴璐和邱成耿第二天就收到了钱,因为突然间暴富,他们两个人现在走路都还晕飘飘的,足见这两千多万带来的影响有多大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