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说服”起人来,一套一套的
他不得不再帮朱七算了起来,从县衙给的赏银到禀生银子,算给朱七看。
当然了,这里面并不会包括孙老爷、豹哥、宴公子等人送来的;贺银,这是;秘密不是?
;看到了没有,小叔,你是秀才,所以郁县令、戴县令都给了赏银,而且是最高的。
;可是你看到没有,跟禀生银子一样,这东西只有前几名才有。
;建同师兄虽然考上了,但每次都考得最后几句,你觉得这种事情会轮上他吗?
……
好吧,这是轮不上了!朱七望着这张单子,这才意识到;考试成绩的高低,居然会跟后面的银子挂勾。
第一名,永远是最多的。
前面几名,能够分到一点剩余。
而到了中等、末等,那就是连残羹剩渣都没有了。
;不说这个,就是小叔我问你,如果建同师兄不是我们师兄,你还记得后面几名人的名字吗?大宝又问了另一个问题。
朱七愣了一下,因为他也知道自己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可在大宝的问题之下,他却发现:我竟然不记得了?!
;不记得了吧?
;嗯。朱七有点沮丧,;我的记忆力,好像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好。
本来脑子不聪明,若是连;过目不忘的本事都没有了,他以后还怎么读书?
;这跟记忆没关系,大宝失笑,说道,;小叔,你忘记了,当时去看名字的是谁?是其他人啊,大家都在找自己熟悉的名字,有几个会注意到别人的名字?你的名字之所以会被大家记住,因为你是第一名,你是秀才……对于陌生人,大家只会关注前几名,因为只有考在前面的,才越有机会往上考,越有机会往上考,才越有机会做官。
他甚至询问朱七,若不是因为他考了县案首,抢了宴公子的第;第一名,人家宴公子会记得他吗?
朱七无言以对。
因为他知道,大宝说得很对。
他也是这个时候才清清楚楚的认识到,即使刘建同跟他一样有了功名,大家记住的是他这个县案首,即使他只考了一次,就碰巧考了第一名;而不能是同样得了童生的刘建同,即使他是老老实实一级一级考上来的。
;那是不是说,如果我在院试考得不好的话,那也会……
朱七没有说下去,但大宝听懂了。
小叔这是担心,他考得不好,没有了现在的这些;待遇,会让家里人失望。
他笑了,说道:;小叔,你在想什么呢?不管你考得好不好,都是我们的小叔啊。对不对,二宝?
;嗯嗯!肯定的,在我心里,小叔一直很厉害。二宝听得半懂不懂,不过对于自家哥哥的说法,他十分认同。
窗外,原本过来想要跟朱七商量;贺礼的叶瑜然,她也没想到,自己不过是慢了几步,居然会听到家里的;小家伙们说出这样一翻大道理。
嗯,大宝果然没让她失望!
这才多大的人啊,;说服起人来,一套一套的。
最主要的是,还非常;有道理。
她想了想,准备先给叔侄几个多一点时间,等晚一点再过来找朱七说话。
李氏正叽叽喳喳地跟几个妯娌说送礼的事情,就见婆婆回来了,还以为她已经跟朱七谈好了,问道:;娘,我们送什么啊?
;晚点再说,你们先忙你们的!叶瑜然说道。
;不……现在准备吗?李氏疑惑,说道,;要不然,明天一早就有可能来不急赶大宝、二宝的牛车,送到镇上了。
自从家里有了牛车以后,买个什么东西、送个什么东西也方便了。
李氏已经帮娘家捎了好几次东西了。
叶瑜然:;没事,早上来不急,下午送也一样。就那么一两天的时间差,别人也不会介意。
;好吧。婆婆都这么说了,李氏能怎么办?
照办。
既然朱家都已经收到了消息,岑氏书院那边肯定早一步收到了消息。
岑先生有些小得意,学生一走,他就跑到了后院。
;夫人,你输了!
;输了就输了,我白得了一个童生当女婿,也挺好的。岑夫人到不觉得自己输了有什么,就像她所说的,输了就白得了一个童生当女婿;要赢了,就得重新换一个女婿,仅此而已。
岑先生失笑,因为他也没想到,自己那么大的一个人了,居然还会跟夫人这么;在意这个赌约。
他轻轻笑了一下,说道:;那……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了?
;嗯!等他回来,你就可以跟他说了。岑夫人说道,;我这边呢,也会跟我们的宝贝女儿提个醒,让她心里有个数。
;这事还没定,这么早跟女儿说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只准问你学生的意思,就不许我问我女儿的意思?说不定你学生同意了,你女儿还不一定会同意呢。其实岑夫人是有些担心,从县试到府试不过是隔了两个月,她怕女儿一时有些难以接受。
可是这亲事啊,就是这样,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刚好岑先生也看中刘建同,刘建同自己也争气,考了一个童生出来,若是他们不赶紧抢先定下来,那边肯定会有别人家找到刘建同,想把亲事给定了。
;女儿啊,你爹的那个学生考中童生了。
见着女儿,岑夫人就开门见山,直接说了出来。
岑莺语一愣:;考……中……了?
;考中了!岑夫人一边重复着,一边细细打量着女儿的神色,;今天刚传回来的消息,前院都传遍了,所有人都在替你爹高兴。今年五个学生参考,一连出了两个学生,一个秀才,一个童生,这在安九镇都是没有的。
;那这比例是挺高的,五个中两个。岑莺语也替她爹高兴,;那明年招生,应该会更容易吧。
;肯定的,就是怕你爹压力大,毕竟今年考得那么好,明年肯定也会有人盼着。可这种好事情,哪里年年都有啊?要真那么容易,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读了一辈子,也没考上了。
;不会的,娘,大家都知道科举不容易,考没考上,又不是先生一个人的责任。先生再厉害,这学生不努力,那也没用。岑莺语不太懂这些,善良的她第一反应就是安慰她娘。
至于别的,没有多想。
;你也知道考功名不容易,你爹手里也难得出一两个人,所以娘就想问问你,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岑夫人盯着她的眼睛,说道,;我们是母女,你也别瞒娘,有什么说什么。这个刘师兄,你觉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