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迟迟月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6章 第 46 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突然听吴昭昭这么一说, 岳舒也不知道是该消化她带来的消息,还是该安慰她。

  不过吴昭昭本意并不是要跟她倾诉自己求而不得的爱情,见岳舒也恍恍然的样子, 她放下手里的活儿,挨着岳舒也在沙发上坐下:“其实你对谈迟是有点意思的?”

  岳舒也眼皮一抬,看她一眼又垂下,看着自己腿上的平板:“怎么又要往我身上扯, 我都说了我看淡凡尘。”

  “我信你的邪。”吴昭昭像听到笑话似的连连发笑,“我都听我闺女念叨好几次叔叔, 我寻思你的生活圈子里除了你爸就只有方圆这个男的了,哪儿还冒出来的个叔叔,她说叫谈叔叔。你就搁这儿跟我装。”

  岳舒也啧了一下唇,她不知道怎么跟吴昭昭开口说起谈迟,想起来就是一团糟。

  “我承认, 我是有点喜欢他。”

  吴昭昭一点不意外, 一副看穿一切的样子:“喜欢就上啊。你跟顾舒文分开都好几年了, 心思也早从他身上拔掉, 能开始一段新的感情是好事。你要相信,不是所有男的都跟他一样垃圾。”

  岳舒也摇摇头,“说不清。”

  吴昭昭被她气得直翻白眼, 这到底有什么说不清的。

  “我看不穿他,他这个人的身上好像笼罩着一层什么, 云山雾罩的。听说他有喜欢的人,但只是听说, 我无从得知其他的消息。在他家待过一段时间,除了他家人的很少的几件物品比如毛巾杯子之外,再没有任何其他人的痕迹。他待人温和有礼, 跟谁都是关系融洽得恰到好处,距离不疏远但要走近却也是很难。这样的一个人……”

  “你等等。你说你在他家待过一段时间?你们俩已经进行到这个阶段了吗?”

  关于被隔离在谈迟家的事,岳舒也并没跟任何人提起,知晓这件事的只有她爸妈,所以吴昭昭是第一次听岳舒也提起。

  既然说到这里,岳舒也就三两句话大概解释了一下。

  “好像哪里不对,你等我理一理。”吴昭昭回忆了一下,“谈迟没告诉你他的真实年龄?”

  “他大我一岁,今年27。”

  吴昭昭摇头:“不对,他今年28。”

  岳舒也不太理解为什么会有一岁的年龄差:“虚岁?”

  “不是。方圆跟我说谈苏和她哥哥在户口上是双胞胎,但其实他们俩有两岁的年龄差,登户口的时候,谈苏加了一岁,谈迟减了一岁。”

  “为什么要这样?”

  吴昭昭撇了一下嘴:“我也这么问过,方圆不跟我说,对了,他还让我别跟别人说。”她耸耸肩,“反正我已经说了,方圆有本事来打死我。”

  九零年代计划生育抓得严,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将两兄妹的年龄改了,倒也说得通。

  “不过,听你这么说,我也觉得这人有点神秘感了。”吴昭昭手指点着沙发的边缘,“这么有神秘感的男人,难道不是更吸引人吗,再加上他那个颜值,那个身材。”

  岳舒也顿然觉得自己跟吴昭昭说了半晌,纯粹地浪费口舌。

  院里依旧有部分学生无法返校,课程一直持续线上授课,所以之后的几天岳舒也上课都在家,几乎不往学校里去,直到考试,一切都相安无事,沈灿也老老实实背了处分,没再缠着沈雅静,也没找因为那一巴掌来找岳舒也的麻烦。

  期末考试之后,岳舒也跟几个同学去见了导师,商量关于下乡调研的事,顺带回了一趟学校。她这次并没有很凑巧地碰上谈迟,也没有再故意绕路把车停在离物理学院更近的那片停车区域。

  虽然偶尔想起谈迟,她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但其实只要再过一段时间她就会习惯不去想他,也不去奢望什么爱情不爱情的东西。

  -

  调研一行十来个人,除了姜澜的学生,还有跟冯艺璇一样的几个本地学生。

  姜澜交待,这次调研的时间会很长,而且地点在比较偏僻的乡下,信号可能会不太好。离开荣城之前,岳舒也把樱樱交给爸妈,顺带给她请了一个钢琴老师,只要她够忙,就不会到处找妈妈。

  调研的地方就在荣省的清源县,离荣城三百多公里的乡下。他们一行人先坐普快火车到清源县城,然后在当地包车往镇上去。

  荣城是省会城市,繁华富庶,但相隔不算很远的清源县属于山形地貌,交通不便,发展得并不算很好。到县城以下的几个镇子,经济条件就更差一些了。

  他们花了半天到达调研的第一个目的地桃林镇。镇子规模不大,街道也不宽广,好在依山傍水,五十块一晚的小旅馆也还算干净,熬过最初的不习惯之后,岳舒也逐渐适应这里的住宿和饮食。

  经过短暂地修整,下乡调研工作正式展开。十七个人分成五个组,实行一组针对一个村庄的走访调查。岳舒也和冯艺璇一个组,另外加了一个二年级的师兄黄海涛。

  这次的调研主要是针对农村的家庭暴力问题,这个话题其实很敏感,尤其在思想比较传统的乡下,那些老乡听说“家庭暴力”都忍不住发笑。

  “什么家庭暴力不暴力的?两口子打个架就暴力?”

  “那叫夫妻情趣懂不懂?”

  ……

  类似这样的话,他们每天都会听到,岳舒也勉强能忍,但冯艺璇连男朋友都没交过,饶是她性格开朗,听到这些话也忍不住脸红。

  这次的调研时间长,任务也重。加上夏季,天气炎热,每次回到旅馆,这些学生都累的不行。

  冯艺璇倒霉得很,都快要结束一天的工作返回镇上,在村口被一条没栓绳子的狗追,摔到老乡家的菜地里,把脚给扭伤了。

  老乡姓刘,是个热心肠的人,没找她俩赔钱,还带着冯艺璇去家里给她冰敷。

  村子里年轻人不多,这种暑期,大多都去外面忙着打工挣钱。刘叔也已经年过五十,去年还在外面打工,今年开年没出门,他们两口子准备在本地承包果园。两口子有个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快毕业了,所以找了个实习的工作,暑假就没回家。

  “总不能在外打一辈子工,老了,打不动了,还不是要回来。”刘叔给她俩倒了茶,叫他老婆准备晚饭。

  “叔叔,不用麻烦。”岳舒也连连拒绝,冯艺璇也摇头。他们这个三人组还有一点收尾工作要做,等黄海涛忙完过来,她们就走。

  “反正都是要吃饭的,多两双筷子而已。”田姨笑呵呵地出来,去菜地里摘了新鲜的蔬菜就去了厨房。

  刘叔两口子已经填过问卷,这会儿他们闲聊,就聊起家暴这个事。

  “我们村子里家暴的情况不多,现在是法制社会,我们都知道打人不对。要说家暴,我还被我媳妇儿揍过呢。”

  冯艺璇笑说:“那刘叔,你白天的问卷可不是这么写的。”

  田姨在厨房能听到他们说话,就嚷开了:“你们别听他胡说。”说着话,田姨从厨房出来,手上还沾着水,她拿围裙擦擦手,顺便一手就在老刘肩膀上拍了一下,“这也叫家暴?”

  刘叔捂住肩膀,假装一脸痛苦的样子,把她们两人都逗笑了。

  黄海涛回来的晚,过了六点才来找她俩,凑巧遇到这家老乡的晚饭好了。

  一般来说,乡下的午饭晚饭都是很晚的,这个时候其他家的老乡都还在忙地里的农活,但因为老刘两口子回来主要是侍弄果园,前阵子刚忙完,所以比较闲。

  在桌上吃饭,田姨听他们三人说起这个调研,听得津津有味。

  “我们这片其实没什么家暴的事件,原因倒不是我们这儿的男的不打人,是因为都没什么人在农村了。不过我年轻时候倒是见得多,那时候农村人多,谁家男人不打老婆,好像就不叫男人。”

  刘叔赶紧辩解:“我可没打过你。”

  “我又没说你。”田姨看她老公一眼,老刘笑呵呵的点头,挟了块青椒津津有味地嚼着。

  冯艺璇悄悄说:“叔叔阿姨感情不错嘛。”

  岳舒也悄悄嗯了一声。

  “我见过的家暴基本都是男的打女的,女的打男的也有,但是少。那时候打老婆很普遍,我娘家村子以前就有一个打死老婆的,真的是活活打死。不光男的打这个老婆,婆婆和小姑子也一起参与,一家人欺负一个媳妇,啧啧啧!”田姨说着,都忍不住摇头。

  “为什么不跑啊?”冯艺璇听得瞠目结舌。

  “怎么不跑啊,当然跑!但是被抓住,就往死里打。”

  “娘家人也不管管吗?”

  “那时候观念不同,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都是别人家的人了,管啥啊?而且,那时候农村人也不管什么法律不法律的,只有警察来抓人了,才晓得法律,法盲多的很。”田姨忍不住唏嘘,“反正打人总是不对的,无论有没有法律,都不该打人。”

  “阿姨说的是。”黄海涛饭吃的快,把碗里最后一粒米扒拉完,放下碗,拿出小本子来,“除了不懂法之外,他们还有什么原因要打人呢?”

  “你问的是我说的那家人?”田姨问。

  黄海涛点头:“都行,阿姨你可以发表你的看法。”

  “那家人的问题是为了要儿子。那家媳妇第一个生了个女儿,计划生育的政策是第一个是女儿,就可以生二胎,于是就又生了一个,哪知道还是个女儿。国家政策肯定不允许再生,这家人就把气都发在媳妇的身上。说起来也是造孽,那家媳妇被打死了,小女儿还没半岁,然后被那家的老太婆送人,也不知道送哪里去了。

  “关键最气人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杀人不一定偿命,牢还是要坐的,那家的老太婆就坐牢去了,前几年放出来了。那家里那个男人后来又娶了个老婆,倒是给他生了个儿子,罚款生的。”

  沉默了好一会儿的刘叔突然说话:“送走的那个二女儿应该比我们磊磊大两三岁?不晓得还活着没?”

  田姨唏嘘一声:“谁知道呢?”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