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不南渡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七十七章 伪帝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完颜宗翰的尸体,被金人寻见。

  虽然已经是面目全非。

  但根据身份凭证还有身体上还能仔细甄别出来的一些特征,足以证明宗翰尸体的真实性。

  尸体被迎入金营之中,大小将官无不拜谒吊唁。

  就连一直在马车中深居简出的完颜宗望,也拖着病殃殃的身体去看一眼宗翰的尸体。

  佝偻的身躯下,已经没了往日的雄壮,苍白的脸上连一分血色都没有。

  哪怕一直强忍着,还是忍不住的不断咳嗽,只是吐出来的东西被巾帕包裹,不敢让其他的将领看到分毫。

  “元帅被掏空了身子吧,怎么成这样了。”

  “哎,英雄难过美人关啊。”

  许多人小声的议论着。

  但没人说出来,所有人都

  宗望在金兀术的搀扶之下,来到的宗翰的面前,看到那尸体,就已经忍不住哭泣。

  “粘没喝啊,是我害了你啊……倘若……”宗望小声的自言自语,那悲痛欲绝的样子,忍谁看了都不免泪目。

  当天夜里,似乎已经了却了最后心事的完颜宗望,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凉了。

  金兀术选择秘不发丧。

  仍然以宗望的名义发号施令。

  这并非是野心膨胀,而是在金将之中,他的声望还不足以让其他所有的金将都愿意听从。

  像完颜娄室,完颜希伊在军中的地位可不比他弱多少。

  如果不发生战事还好,若是在北迁的途中遇到宋军,打起来,军令无法统一之下,哪怕他们战力强悍,也会因此而吃亏受阻。

  ……

  黄河岸边。

  依然平静,金兵依然在有条不紊的渡河。

  赵榛的宋兵,踩着刹车板不断向金兵阵地龟速前进。

  岳飞和宗泽时刻紧盯着金人的动向,寻找合适的时机,尝试着从强大的金人军队身上撕下一块肉来。

  被放回来的两个帝姬和和福贤褔公主安排在一起。

  赵榛有闲暇的时候就去看上一眼。

  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和将士们呆在一起。

  由于赵榛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金兵身上。

  并没有关注汴京现在如何了,不过当几个人从汴京来到了宋营之后,赵榛也不得不处置一下那几个过来的可怜虫。

  汴京已经被金人摧残的不成人样,城中百姓十不存一,虽说十不存一,但总归还是存着点。

  存的百姓或许是想方设法逃过金人屠杀的幸运儿,但存在来的官员,那如果没有对于金人的委曲求全,是绝对不可能被留在汴京的。

  尤其是金人走的时候还顺手立了一个大楚皇帝。

  试图想要建立一个亲金朝的政权来替代原本的宋朝。

  但这样的想法实在是没有任何意义。

  投降派们成立的朝廷,由于皇帝并不是赵家人,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毫无声望的张邦昌。

  这种皇帝,下的旨意,在汴京内勉强好用,但出了汴京城,谁会当回事?

  张邦昌自己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他就没有当皇帝的命,金人在的时候能保的住他,金人一走,宋地的人知道他称帝了,估计全天下的人都想着把他扒皮抽筋。

  虽然自己的亲信王时雍和徐秉哲三劝五劝的告诉张邦昌,他这个大楚皇帝就算硬着头皮也得干下去。

  毕竟如果投降了赵家人,他这个变节称帝的大臣,肯定会凉。

  但王时雍和徐秉哲忘记了一件事情。

  张邦昌是投降派……

  所谓的投降派就是,遇事不决先投降,面对金人如此,面对赵宋依然如此。

  所以张邦昌并没有听从亲信的建议。

  在听说赵榛已经被赵佶立为代皇帝,并且现在就在距离汴京不远,金人大军的屁股后面之后。

  便是慌不迭路,亲自带着几个主要的伪楚官员,来到赵榛的营地,献玺还政于赵榛。

  “臣门下侍郎张邦昌,扣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张邦昌自我介绍时,用的是在宋朝时的官职,以表达他对于大宋的眷恋和忠心。

  几个人都是屁股撅的老高,一副小心翼翼,恭恭敬敬的样子,让赵榛想起了李雪健演的宋江。

  “金人以屠城相胁,迫使臣登极称帝,臣不愿苍生受难,只得顺从,今金人已返,汴京已安,臣深知皇气仍在赵家,百姓仍以宋为尊,更不敢自不量力,御使天下。”

  “特以罪臣之身前来,还政于陛下……”

  “臣有罪……”跪着的张邦昌不敢抬头看向赵榛哪怕一眼。

  不断地哭泣着,试图用可怜巴巴的样子,来让其他人心软的同情他的遭遇。

  他真的好命苦啊。

  好不容易考个功名,不说能不能大富大贵,起码……得保证自己的安全吧。

  金人那么猛,咱们又打不过,不投降怎么活命。

  投降了金人,大家和平共处,一起赚钱一起发财,不好么,非要打打杀杀的。

  那当皇帝又不是他的本意,要不是金人把刀架在脖子上,他这辈子连当皇帝的想法都不敢有过。

  “陛下,张邦昌和金人沆瀣一气,今虽献玺而降,仍不足以抵其罪,当以极刑,以告天下。”

  觉得张邦昌该死的人,绝对不在少说,宋代很重视士大夫,很少对大臣大开杀戒,许多获罪之人大多以流放为结局。

  但这并不代表不能杀。

  当一个士大夫做的太过于过分的时候,该杀还是得杀。

  就比如像张邦昌,投降了金人还好,毕竟投降的又不是他一个,但竟然敢称帝,无论是自愿还是非自愿的,都绝对不会为世人所容忍。

  “张邦昌先失节于朝廷,后僭越称帝,实乃罪无可恕。”

  不仅仅是赵榛身旁的将领都觉得张邦昌该死。

  哪怕是张邦昌带来的伪楚官员也在落井下石。

  纷纷声称,张邦昌称帝虽然假意推脱,但却怂恿金人逼迫他们劝进,他们也好绝望,好无奈啊。

  他们不仅绝望无奈,还很有眼色。

  张邦昌称帝的事件,绝不可能轻易的就这么过去,必须有人来背负罪责。

  那就只可能是张邦昌自己。

  一把剑被丢在张邦昌面前。

  那意思显而易见,这渣渣,赵榛都懒得动手。

  “称帝之事,臣真是情非得已啊,宫室之中,不敢动分毫,紫宸垂拱,更不敢进一步,至于礼数,从没逾越半分,陛下……臣真的心向大宋啊。”

  觉得自己要死的张邦昌,哭的稀里哗啦。

  赵榛面无表情的听着。“嗯,朕知道了,念你还识点实务,那么……”

  见赵榛话有松动,张邦昌喜出望外。

  只要能活命,怎么样都好。

  不过很快,张邦昌笑不出来了。

  赵榛把丢在他面前的剑捡了起来,换成了一根绳子重新丢到张邦昌面前。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